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2篇血液科
  • 2篇药性分析
  • 2篇医院感染
  • 2篇原菌分布
  • 2篇诊治
  • 2篇诊治分析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弥漫
  • 2篇弥漫大B细胞...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结核
  • 2篇合并肺结核
  • 2篇肺结核
  • 2篇病原菌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刘妍丽
  • 5篇李登举
  • 3篇吴思静
  • 2篇简翠
  • 2篇孙自庸
  • 1篇孟凡凯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第四届全国血...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液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分析医院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分离自血液科感染患者送检标本的检出病原菌,菌株鉴定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鉴定仪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科病区177例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4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6株占54.8%,革兰阳性球菌86株占34.7%,真菌26株占10.5%;感染部位包括血液38.3%、痰液25.8%、尿液14.9%、伤口分泌物11.3%和骨髓3.2%等;标本采集时接受中心静脉置管占34.5%;粒细胞缺乏占29.4%;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占9.6%;鲍氏不动杆菌和肠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最为严重,耐药率较低的主要包括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吡肟,未检出耐利奈唑胺革兰阳性菌。结论血液科病区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多,部分菌株具有高耐药性,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经验性选择和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刘妍丽杨时佳简翠孙自庸李登举
关键词:血液科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血液科病区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同济医院血液科病区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分离自血液科病区感染患者标本的病原菌株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 共...
刘妍丽杨时佳简翠孙自庸李登举
原发性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肺结核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析淋巴瘤治疗过程中结核复燃和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 例骨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诊治经过,以及合并存在的肺结核和乙型病毒型...
刘妍丽吴思静杨时佳李登举
原发性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肺结核诊治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析淋巴瘤治疗过程中结核复燃和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骨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诊治经过,以及合并肺结核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处理。结果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通过骨活检证实,而合并存在的肺结核最初由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误诊为淋巴瘤胸膜转移,后经CT引导下组织活检证实,避免了临床的误诊和误治;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淋巴瘤同时,未出现结核播散和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抗结核药物与化疗药物同时应用未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持续加重,随访无淋巴瘤未复发。结论病理组织检查对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 bone lymphoma,PBL)的确诊至关重要,PBL诊治过程中需关注特殊感染的合并存在以及对原发病诊治的影响,PET-CT检查结果分析需结合临床和病理进行判断。
刘妍丽吴思静杨时佳李登举
关键词:骨淋巴瘤肺结核乙型肝炎病毒利妥昔单抗
血液病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血液科病房(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或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阳性住院患者宿主因素和临床特征,对比分析诊断驱动治疗和经验治疗在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时的有效性。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5月可疑真菌感染的血液科G试验和GM试验,结果阳性的2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接受经验性治疗患者10例,设为经验治疗组,接受诊断驱动治疗患者18例,设为诊断驱动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真菌治疗有效率为82.14%,其中经验性治疗患者为70.00%,诊断驱动治疗患者为88.89%;诊断驱动治疗组粒细胞缺乏>10d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经验治疗组(P<0.05);在细胞毒化疗、免疫受抑、肺部感染及治疗用药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试验和GM试验有助于肺部IF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诊断驱动治疗和经验治疗对于IFD均有重要价值。
刘妍丽杨时佳吴思静孟凡凯李登举
关键词:肺部感染侵袭性真菌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