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影

作品数:16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5篇新生儿
  • 3篇护理技术
  • 3篇儿科
  • 2篇胆红素
  • 2篇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地奈德
  • 1篇新生儿病房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护理
  • 1篇新生儿黄疸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时期

机构

  • 13篇大庆油田总医...

作者

  • 13篇刘俊影
  • 5篇林晓枫
  • 5篇韩冬梅
  • 4篇梁淑芬
  • 3篇姚丽
  • 3篇朱明武
  • 3篇王桂芳
  • 3篇李锦兰
  • 3篇李晶
  • 2篇吴春燕
  • 2篇任秀伟
  • 2篇张晶
  • 1篇张楠楠
  • 1篇程继
  • 1篇张秀玲
  • 1篇吴洪晶
  • 1篇张珊珊
  • 1篇佟香艳
  • 1篇谭亚荣
  • 1篇刘丽丽

传媒

  • 6篇中国伤残医学
  • 3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方法:将8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生后第3天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每次300 IU/kg,首次皮下注射,以后静脉注射,每周3次,连续2周。在生后14 d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生后10个月采用Gesell量表及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在生后14 d进行NBNA测定,治疗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一般评估五个部分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儿在生后10个月进行Gesell量表评定,治疗组大运动能区、精细运动能区、语言能区、个人社交能区及社会适应能区五大能区DQ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儿在生后10个月进行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定,治疗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肯定,临床可推广应用。
李锦兰吴春燕李晶朱明武姚丽刘俊影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不同部位采血方法在儿科的应用及体会
2013年
目的探讨患儿不同部位采血的技巧,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根据患儿的年龄及血管情况,选择不同部位的采血方法。结果大大提高了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结论灵活掌握使用合适的采血方法,既提高了采血成功率,又保护了血管,减轻了患儿痛苦,有利于患儿疾病康复,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及工作压力。
林晓枫韩冬梅刘俊影
关键词:儿科采血方法
喉癌病人的术后护理
2013年
喉癌是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我国北方发病率最高,占耳鼻咽喉癌的11%~22%,占全身肿瘤的1%~2%,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多见。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手术是治疗喉癌的重要手段。我科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喉癌患者58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0例。
谭亚荣张楠楠张珊珊刘俊影
关键词:喉癌病人术后护理头颈部肿瘤鳞状细胞癌病理类型身心健康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2004年
2002年7月-2003年7月,我病区共收治新生儿267例。用留置针的210例,年龄最小的出生后10分钟。体重最轻的1000g。在头皮静脉中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可来福接头(不用肝素帽)静点完后不用肝素封管,一次成功率97%,留置部位:额静脉82例,颞静脉50例,耳后静脉12例,足背静脉15例,手背静脉17例,
王桂芳梁淑芬张晶韩冬梅刘俊影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新生儿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头皮静脉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布地奈德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血气分析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联合布地奈德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血气分析的影响,并评价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的胎龄<33周、出生体质量<1500 g、出生6小时内发生ARDS的早产儿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实验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100mg/kg+布地奈德0.25mg /kg(男8例,女6例)气管内滴入配合机械通气,治疗组单独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100mg/kg(男9例,女5例)气管内滴注配合机械通气,药物滴注时间在出生60分钟内。监测2组的血气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与治疗组第1、6、12、24小时血气分析pH值、氧分压( Pa O2)、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AaDO2)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用PS联合布地奈德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ARDS血气分析明显改善,改善呼吸困难,缩短吸氧时间,有利于早产儿尽早停氧,降低了肺损伤,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魏红娟任秀伟刘俊影王会悦宋思佳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血气分析布地奈德二氧化碳分压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性瘫痪高危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营养神经细胞治疗基础上进行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家庭干预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脑性瘫痪高危儿的效果。方法:197例脑性瘫痪高危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4例给予静脉神经细胞激活剂治疗,干预组103例在给予静脉神经细胞激活剂基础上进行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家庭干预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结果:早期综合于预组总显效率为89.32%,对照组总显效率为74.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岁时Gesell量表评定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大运动能区、精细运动能区、社会适应能区、语言能区、个人社交能区DQ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脑性瘫痪高危儿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其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的全面发展。
李锦兰刘俊影李晶朱明武姚丽
关键词:脑性瘫痪高危儿早期综合康复智能发育运动发育
静脉注射渗漏性损伤的防治
2004年
静脉注射是治疗疾病,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途径。是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但有些药物如外渗到血管周围的软组织中,轻则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缺血坏死。造成功能障碍。为了减少或避免此损伤,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探索,对渗漏性损伤的原因及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当积极主动地做好渗漏性损伤的预防护理。下面将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渗漏原因及主要的预防措施概述如下。
梁淑芬张晶王桂芳刘俊影韩冬梅
关键词:静脉注射渗漏性损伤护理技术病情观察
酪酸梭菌活菌散在治疗小儿念珠菌肠炎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观察在应用制霉菌素及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念珠菌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念珠菌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制霉菌素口服及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制霉菌素口服2h后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监测体温、粪便性状及粪便真菌镜检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体温、粪便性状及粪便真菌镜检等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在应用制霉菌素的基础上辅以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念珠菌肠炎可显著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李锦兰吴春燕李晶朱明武刘丽丽姚丽刘俊影
关键词:酪酸梭菌制霉菌素肠炎念珠菌
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2013年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切护理工作的基础。新生儿病房的护理对象具有无任何语言和意识支配能力,病症差异大、病情复杂且变化快,再加上患儿无陪护人员等特征,这使得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更多、更复杂。因此,加强新生儿病房的护理风险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林晓枫刘俊影韩冬梅
关键词:新生儿病房陪护人员病房护理不安全因素新生儿护理
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治疗及护理被引量:4
2010年
梁淑芬林晓枫刘俊影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时期不可逆性蓝光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