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东

作品数:24 被引量:50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学成
  • 8篇化学成分
  • 3篇洋参
  • 3篇中药
  • 3篇紫苏
  • 3篇西洋参
  • 2篇药理
  • 2篇英文
  • 2篇皂苷
  • 2篇皂甙
  • 2篇植物
  • 2篇三萜
  • 2篇水提
  • 2篇水提物
  • 2篇相生
  • 2篇轮作
  • 2篇金樱子
  • 2篇类化
  • 2篇类化合物
  • 2篇化合物

机构

  • 22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微量化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4篇刘东
  • 19篇杨峻山
  • 12篇鞠建华
  • 8篇林耕
  • 6篇许旭东
  • 4篇赵杨景
  • 4篇王玉萍
  • 3篇涂光忠
  • 2篇余竞光
  • 2篇马立斌
  • 2篇顾志平
  • 2篇张曙明
  • 1篇李春艳
  • 1篇王立为
  • 1篇郭绍荣
  • 1篇周亮
  • 1篇韩冰
  • 1篇徐丽珍
  • 1篇杨世林
  • 1篇陈晓梅

传媒

  • 5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Acta B...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国外医药(植...
  • 1篇第四届全国药...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第四届全国药...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ew Triterpenic Glucoside from Beesia calthaefolia (Maxim.) Ulbr. Native to China被引量:2
2001年
Five compounds (1 - 5)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hizome of Beesia calthaefolia (Maxim.) Ulbr. Based on chemical and spectral evidence,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as beesic acid (9-phenyl-2E, 4E, 6E, 8E-nontetraenoic acid, 1), vanillic acid (2), oleanolic acid-3-O-alpha.-L-arabinopyranosyl-28-O-alpha -L-rhanmopyranosyl-(1 --> 4)-beta -D-glucopyranosyl-(1 --> 6)-beta -D-glucopyranosyl ester (3), hederasaponin B (oleanolic acid-3-O-alpha -L-rhanmopyranosyl-(1-->2)-alpha -L-arabinopyranosyl-28-O-alpha -L-rhamnopyranosyl-(1-->4)beta -D-glucopyranosyl-(1-->6)-beta -D-glucopyranosyl ester, 4) and beesioside Q (oleanolic acid-3-O-beta -D-glucopyranosyl-(1-->3)-alpha -L-rhamnopyranosyl-(1-->2)-alpha -L-arabinopyranosyl-28-O-alpha -L-rhamnopyranosyl-(1--> 4)-beta -D-glucopyranosyl-(1-->6)-beta -D-glucopyranosyl ester, 5), respectively. Compound 1 was isolated from natural sources for the first time and compound 5 was a new compound.
鞠建华刘东林耕许旭东杨峻山涂光忠马立斌
关键词:RANUNCULACEAE
兰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0年
综述了80年代以来文献报道的兰科植物中茋类化合物、生物碱、酚类、萜类、苷类、甾醇、木脂素、黄酮、有机酸、酯类等化学成分及其分布。
鞠建华刘东杨峻山
关键词:兰科植物化学成分芪类化合物生物碱酚类
黔岭淫羊藿化学成分的研究Ⅱ被引量:25
2002年
目的 研究黔岭淫羊藿 (EpimediumleptorrhizumStearn .)根的化学成分 ,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柱层析及硅胶制备薄层进行分离 ,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 (IR ,UV ,MS ,1H NMR ,13 C 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其根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淫羊藿次苷 (Ⅰ ) ,淫羊藿苷 (Ⅱ ) ,淫羊藿次苷C(Ⅲ ) ,icariesionl 4′ β D glucopyranoside(Ⅳ ) ,朝藿定C(Ⅴ )。
韩冰沈彤刘东杨峻山
关键词:黔岭淫羊藿化学成分淫羊藿苷
中药金樱子的研究应用概况被引量:42
1996年
本文就国内外对中药金樱子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离方法、药理学研究和临麻应用作了综述,为金樱子的综合开发提供依据。
张曙明顾志平刘东田磊陈建民
关键词:金樱子中药植物药化学成分药理
枇杷叶中三萜酸类成分及其抗炎、镇咳活性研究被引量:173
2003年
目的 对常用中药枇杷叶 [Eriobotryajaponica (Thunb .)Lindl.]的化学和药效学进行研究 ,寻找与其功能主治相吻合的有效成分。方法 利用溶剂提取、萃取、柱色谱和化学衍生化方法进行分离 ,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 (IR ,MS ,1H NMR ,13 C NMR)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 ;根据其功能主治设计抗炎、镇咳药效学模型 ,对其萃取部位和所得单体成分进行抗炎、镇咳活性研究。结果 枇杷叶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枸橼酸喷雾引起的豚鼠咳嗽有明显的止咳作用。从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 6个三萜酸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 (oleanolicacid ,Ⅰ ) ,2α 羟基齐墩果酸 (maslinicacid ,Ⅱ ) ,乌苏酸 (ursolicacid ,Ⅲ ) ,2α 羟基乌苏酸 (2α hydroxyursolicacid ,Ⅳ ) ,坡模酸 (pomolicacid ,Ⅴ )和蔷薇酸 (euscaphicacid ,Ⅵ ) ,其中坡模酸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乌苏酸、2α 羟基齐墩果酸和总三萜酸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显示很强的抗炎活性 ;乌苏酸和总三萜酸还对枸橼酸喷雾引起的豚鼠咳嗽有止咳作用。结论 枇杷叶中的三萜酸类成分是与其功能主治相吻合的活性成分 ,其中含量较高的乌苏酸可作为评价枇杷叶药材质量的指标性成分。
鞠建华周亮林耕刘东王立为杨峻山
关键词:枇杷叶三萜酸类抗炎活性
中国特有药用植物铁破锣中新六糖皂甙结构的确定
<正>铁破锣[Bessia calthaefolia(Maxim.)ulhr.]为毛莨科升麻族铁破锣属植物,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贵州、广西北部、湖南、湖北西部和陕西、甘肃南部。其根茎药用,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马立斌涂光忠安冬各鞠建华刘东林耕许旭东杨峻山
文献传递
天然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波谱学规律的探讨被引量:9
2001年
根据天然 9,1 9 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皂苷的 7种结构类型 ,对其光谱学特征 (红外、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谱 )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这项工作对于区分此类骨架的不同结构类型、确定取代基的位置及其立体化学极为有帮助 .
鞠建华刘东杨峻山
关键词:结构特点立体化学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谱学特征
葡萄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 :介绍葡萄科植物的研究概况及展望其开发前景。方法 :查阅国内外资料并进行汇总、综述。结果 :葡萄科植物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萜类、酚酸类、挥发油等 ,药理研究表明 ,该科植物具有抗炎、镇痛、免疫、抑制蛋白激酶CL等作用。结论 :我国葡萄科植物资源丰富 ,应深入研究加以开发利用。
刘东杨峻山
关键词:葡萄科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中药
HPLC法测定红树林4213#内生真菌抗肿瘤代谢产物Altersolanol A的含量
2011年
建立HPLC法测定红树林4213。内生真菌中抗肿瘤代谢产物AltersolanolA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Sun—FireTMC18(4.6×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检测波长为220nm。在1.94-97μg/mL范围内,样品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7%,RSD为2.70%;100mL4213。真菌发酵液中AhersolanolA的平均含量为44.23mg。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AkersolanolA的含量测定。
李春艳刘东郭顺星林文翰邢晓科陈晓梅王春兰
关键词:HPLC红树林内生真菌
西洋参自毒及紫苏对它的相生作用研究
本文采用恒温光照培养,全营养水培和室内土壤盆栽的方法研究了西洋参的自毒及紫苏对西洋参的相生作用,应用GC-MS鉴定了西洋参自毒物质的化合物类型.结果表明:(1)西洋参茎叶、须根和根系分泌物中存在活性较高的自毒物质.经GC...
赵杨景王玉萍邵迪杨峻山刘东
关键词:西洋参紫苏轮作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