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旭

作品数:96 被引量:399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色谱
  • 17篇相色谱
  • 11篇中药
  • 11篇果叶
  • 10篇学成
  • 10篇芒果
  • 10篇芒果叶
  • 10篇化学成分
  • 9篇指纹
  • 9篇指纹图
  • 9篇指纹图谱
  • 9篇气相色谱
  • 8篇液相色谱
  • 8篇质谱
  • 8篇气相
  • 8篇高效液相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8篇GC-MS分...
  • 7篇药性
  • 7篇芒果苷

机构

  • 60篇广西中医药大...
  • 33篇广西中医学院
  • 4篇广西师范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三○...

作者

  • 93篇冯旭
  • 42篇覃洁萍
  • 34篇邓家刚
  • 17篇梁臣艳
  • 13篇杜成智
  • 10篇李耀华
  • 9篇侯小涛
  • 9篇王卉
  • 9篇王丽丽
  • 8篇韦建华
  • 7篇秦华珍
  • 7篇牛晋英
  • 6篇宋舸
  • 5篇陈卫卫
  • 5篇谭建宁
  • 5篇吴玲
  • 5篇杨柯
  • 5篇郭蕊
  • 5篇李盼
  • 5篇王胜波

传媒

  • 8篇时珍国医国药
  • 8篇中成药
  • 7篇广西中医药
  • 6篇中国民族民间...
  • 4篇中药材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草药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医教育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C法测定测定消曚眼膏中龙脑和异龙脑的含量
2015年
目的:建立GC法测定测定消曚眼膏中龙脑和异龙脑的含量。方法:采用DB-WAX色谱柱(柱长30m,内径0.53mm,膜厚度1μm),载气为氮气,分流比为10:1,柱温为140℃,进样口温度为180℃,检测器温度为200℃。结果:龙脑在0.0317~0.50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2%(n=9),RSD为1.69%;异龙脑在0.0196~0.31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2%(n=9),RSD为2.22%。结论:本法灵敏、准确,可作为消曚眼膏的质量控制指标。
朱雪妍吕轶峰冯旭
关键词:GC龙脑异龙脑
基于红外光谱数据的中药药性识别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中药红外光谱与药性的相关性。方法以红外光谱数据为分类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然后采用交叉验证法对不同药性中药进行交叉训练,建立中药药性的预测模型。结果该模型对预测集中平性药的识别正确率为83.33%,对非平性药的识别正确率为82.5%,总正确率82.89%,结论中药红外光谱与药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刘进邓家刚覃洁萍冯旭王丽丽罗祖良韦日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红外光谱中药药性
平性药药性本质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文以平性药药性的本质特征与平性药调节机体平衡的科学内涵为主线,对平性药药性本质理论研究的总体目标、学术思路、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论述。认为应坚持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的研究思路,以平性药药性本质特征研究为主线,集合药性...
邓家刚秦华珍覃洁萍杨柯冯旭郭宏伟
关键词:平性药药性理论
文献传递
赤苍藤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分析赤苍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赤苍藤挥发油共鉴定出3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1.74%,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二十七烷(10.54%)、1-辛烯-3-醇(10.20%)、环己二烯(6.29%)、叶绿醇(7.02%)、二十五烷(7.41%)、二十八烷(5.16%)。结论首次研究了赤苍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冯旭李耀华梁臣艳唐慧勤牛晋英
关键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止咳平喘糖浆中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优选止咳平喘糖浆中用药看法进行麻黄碱含量测定的样品制备条件,建立制剂中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氢氧化钠浓度、氢氧化钠用量、氯化钠用量及蒸馏液接收量对麻黄碱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当加入氢氧化钠的浓度为3mol/L、加入量为100ml,氯化钠的加入量为15g,蒸馏液接至约95ml时为最佳提取条件。结论:本方法提取效率高,方法简便,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可作为止咳平喘糖浆中麻黄碱含量测定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
冯旭覃洁萍梁臣艳牛晋英郭蕊王卉
关键词:麻黄碱正交实验含量测定方法
HPLC法同时测定两粤黄檀中6种成分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两粤黄檀中甘草酸、土甘草A、4′-羟基-6-羟甲基-5,7-二甲氧基异黄酮、大鱼藤树素甲醚、大鱼藤树酸甲酯、甘草次酸的含有量。方法两粤黄檀氯仿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6 nm。结果甘草酸、土甘草A、4′-羟基-6-羟甲基-5,7-二甲氧基异黄酮、大鱼藤树素甲醚、大鱼藤树酸甲酯、甘草次酸分别在0.07~2.50(r=0.999 2)、0.03~1.15(r=0.999 2)、0.02~0.55(r=0.999 3)、0.01~0.26(r=0.999 8)、0.01~0.25(r=0.999 6)、0.01~0.36(r=0.999 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7%、101.5%、101.0%、97.4%、96.4%、100.5%,RSD分别为2.1%、2.1%、1.8%、2.0%、1.5%、2.1%。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两粤黄檀的质量控制。
宋舸韦建华陈瑾张妍妍王慧敏冯旭
关键词:甘草酸甘草次酸
芒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芒果叶中提取挥发油。方法采用GC-MS法分析芒果叶挥发油的成分。结果分离出37个色谱峰,鉴定出18种成分,占已分离组分总含量的90%以上。其中α-古芸烯、ι-榄香烯、α-律草烯和2-亚甲基-4,8,8-三甲基-4-乙烯基-二环[5.2.0]壬烷是其中所含的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结论通过对芒果叶挥发油的分析,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冯旭邓家刚覃洁萍苏倩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
白鹤灵芝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鹤灵芝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鹤灵芝叶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21个峰,并鉴别出其中的10种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7.72%。结论:白鹤灵芝叶主要含萜类化合物,其中以二萜类化合物植醇(61.50%)为主。
王乃平梁晓乐李耀华冯旭廖月葵
关键词:白鹤灵芝挥发油化学成分
王不留行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分析王不留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王不留行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所分离出的化合物中含有烷烃、烯烃、酚、醇、酮、酯及酰胺类化合物,其中含量最大的为油酸酰胺(24.24%),其次为正二十八烷(10.40%)、肉豆蔻酰胺(6.49%)、正十五烷(5.58%)等。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冯旭王丽丽邓家刚覃洁萍
关键词:王不留行挥发油
不同产地泽泻盐炙前后成分差异及利尿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产地泽泻盐炙前后水提液中成分及其利尿作用的差异,探讨盐炙泽泻利尿作用与成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代谢笼法研究不同产地泽泻盐炙前后水提液对正常大鼠利尿作用的影响。采用SD大鼠,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呋噻米,48 mg.kg-1),不同产地泽泻生品组(按生药量计10 g.kg-1),不同产地泽泻盐炙品高、中、低剂量组(10,5,2.5 g.kg-1)。ig,20 mL.kg-1,给药后每隔1 h分别收集并记录尿量1次,共8 h。利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产地泽泻盐炙前后水提液的成分差异。结果:薄层色谱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泽泻生品成分种类与含量有较大差异,盐炙后成分的种类与含量发生较大改变。高效液相色谱结果表明泽泻成分有4个主要峰,但不同产地泽泻盐炙前后各主要峰的峰面积无明显差异。大鼠代谢笼法结果表明,福建产泽泻盐炙前后均能明显减少正常大鼠排尿量(P<0.05),最大抑制率达60.2%;江西产泽泻生品对正常大鼠排尿量无明显影响,而盐炙品能明显减少正常大鼠排尿量(P<0.05),最大抑制率为72.6%;广西和四川产泽泻盐炙前后均能明显增加正常大鼠排尿量(P<0.05),最大增加率分别为64.8%,56.6%。结论:不同产地的泽泻盐炙前后水提物成分发生改变可能是其利尿作用差异的主要原因。
曾春晖杨柯刘海燕冯旭钟振国
关键词:泽泻盐炙利尿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