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慧琼

作品数:19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血性
  • 5篇缺血
  • 5篇卒中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脑卒中
  • 5篇梗死
  • 4篇缺血性脑卒中
  • 4篇基因
  • 3篇血管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急性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皂苷
  • 2篇神经损伤
  • 2篇神经再生
  • 2篇损伤后修复
  • 2篇评分

机构

  • 12篇包头医学院第...
  • 6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包钢集团第三...

作者

  • 18篇冯慧琼
  • 3篇席富强
  • 2篇蔡志平
  • 2篇侯兴旺
  • 2篇王伟
  • 2篇董峰
  • 1篇刘波
  • 1篇刘波
  • 1篇崔成立
  • 1篇王蓉
  • 1篇闫旭升
  • 1篇宋嵬
  • 1篇包秀荣
  • 1篇贾建新
  • 1篇王颖慧
  • 1篇张红宇
  • 1篇方欣
  • 1篇邬泽峰
  • 1篇杨占君

传媒

  • 5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类代谢及炎症反应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2016年
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脑血管病,是由多种环境因素和基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已经被证实的环境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另外有证据显示缺乏运动和肥胖与脑血管疾病相关。然而,仍有35%以上的患者并不伴有上述危险因素。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从基因水平阐述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已经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冯慧琼张红宇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基因因素脂类代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环境危险因素人类基因组计划
神经解剖基础与临床案例相结合的脑血管病讨论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在临床本科学生神经病学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CBL)与PBL教学方式并结合神经解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效果。方法:以包头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为观察对象。2017级临床本科2班40名学生为观察组,进行以神经解剖为基础,结合CBL与PBL讨论式教学方式,对神经病学中脑血管病内容进行教学;以2017级临床医学本科3班、4班的83名学生为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讲授式神经病学脑血管病部分内容教学,教学结束后发放教学满意度调查表,并观察两组学生的神经病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同时对应用新教学方法教学期间的学习内容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期末平均成绩(86.84±1.47)分,对照组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84.16±2.01)分,观察组学生的期末学习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1,P=0.194);观察组学生应用新教学方法对于所授课内容部分的得分为男生平均得分(20.47±1.94)分,女生得分(19.16±2.70)分,分别高于对照组学生中男生(18.54±0.67)分和女生(17.06±1.48)分(P<0.05);观察组学生的学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1)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结合临床案例进行脑血管病的讨论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学习成绩。(2)CBL结合PBL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分析问题能力,学生的满意度较高。
王伟刘波冯慧琼席富强蔡志平
关键词:脑血管神经病学理论教学神经解剖
案例教学模式联合TBL教学法在脑血管病见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模式联合TBL教学法在脑血管病见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接收的80名神经内科临床实践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模式联合T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医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91.1±4.6)分、(86.2±4.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2.1±5.6)分、(73.1±6.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见习带教满意度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模式联合T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脑血管病见习带教中能够显著提高实习医学生的理论成绩及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并能提高见习带教的满意度。
侯兴旺冯慧琼王蓉
关键词:案例教学见习带教
甲硫腺苷磷酸化酶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正>目的(1)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TAP)rs10118757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2)研究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TAP)基因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探讨MTAP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
冯慧琼
文献传递
人参皂苷Rg1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药人参皂苷Rg1(GsRg1)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是否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离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后,立即在显微镜下缝合,左侧坐骨神经为空白对照,手术后,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GsRg12mg、4mg、8mg、12mg组和甲钴胺组,分别腹腔内注射,手术2、4、8周后,通过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神经电生理方法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据此评价坐骨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SFI检测示各组神经功能指数恢复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甲钴胺组与GsRg12mg、12mg组相比神经功能指数恢复无明显差异,GsRg14mg、8mg组神经功能指数恢复明显高于GsRg1其他俩组及甲钴胺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是各GsRgl剂量组及甲钴胺组也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GsRg1组中4mg组、8mg组高于GsRg1其他2组及甲钴胺组,GsRg12mg组、12mg组与甲钴胺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相似。结论GsRg1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且最佳用药剂量为(4—8)mg/kg。
冯慧琼董峰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坐骨神经神经损伤神经再生
黛力新联合普瑞巴林治疗丘脑痛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联合黛力新治疗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 入选病例为2013-05-2014-05月住院患者中丘脑卒中后伴丘脑痛的70例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33例,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并经电生理检查排除糖...
席富强冯慧琼
人体解剖学内脏标本的保存液
本案涉及一种人体解剖学内脏标本的保存液,保存液包括下列组分:二乙二醇、聚乙二醇400、渗透调节剂、防腐剂、防霉剂、保色剂。本发明的保存液不含甲醛,挥发慢,无刺激性气味,毒性很低,安全性高,不会污染实验环境,保存效果好,较...
方欣闫旭升冯慧琼董峰邬泽峰贾建新宋嵬杨占君蔡志平崔成立
文献传递
脑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脑卒中是急性脑出血或脑梗死引起的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脑卒中后抑郁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本文就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患病率、影响因素及治疗等相关因素和治疗进展简要综述。
席富强冯慧琼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发病机制
动脉血栓中局域性亚低温脑保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动脉血栓中局域性亚低温脑保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组及联合组,各30例。单纯组给予单纯动脉溶栓治疗,联合组给予局域性血管内低温加动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神经功能缺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管总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7 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疗1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后,单纯组发生1例继发性脑出血、2例穿刺部位出血、3例脑水肿;联合组发生1例穿刺部位出血。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单纯组的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0.05)。结论动脉血栓中局域性亚低温脑保护可明显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神经损伤,提高治疗效果,且可减少溶栓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席富强冯慧琼薛继娇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对氧磷酶1基因启动子区-909C/G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国包头地区人群中对氧磷酶1(PON1)启动子基因-909C/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脑梗死患者150例及正常对照组150例PON1启动子基因-909C/G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易患因素。结果病例组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易患因素:高血压史、冠心病史、高脂血症、G等位基因增加脑梗死的发生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脑梗死的发生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G等位基因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对氧磷酶1基因-909C/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显著相关,基因型GG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子,G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易感等位基因。
侯兴旺王蓉冯慧琼
关键词:脑梗死基因多态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