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林

作品数:43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病毒
  • 15篇肝炎
  • 13篇准种
  • 12篇乙型
  • 12篇乙型肝炎
  • 11篇基因
  • 11篇肝炎病毒
  • 10篇抗体
  • 8篇乙型肝炎病毒
  • 7篇基因型
  • 6篇抗体库
  • 6篇HIV-1
  • 5篇细胞嗜性
  • 5篇母婴
  • 5篇母婴传播
  • 5篇HCV
  • 4篇血样
  • 4篇血样本
  • 4篇正选择
  • 4篇位点

机构

  • 4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43篇兰林
  • 32篇王宇明
  • 22篇毛青
  • 11篇朱研
  • 10篇邓国宏
  • 10篇黄燕萍
  • 10篇胡亚君
  • 9篇李俊刚
  • 6篇黄广宇
  • 5篇谭朝霞
  • 5篇于俊岩
  • 5篇张长江
  • 5篇王小红
  • 4篇何长龙
  • 4篇丁世涛
  • 4篇蒋黎
  • 3篇范燚
  • 3篇刘国栋
  • 3篇罗元辉
  • 2篇吴力克

传媒

  • 6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遗传异质性对干扰素应答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2年
迄今IFN-α仍是治疗乙型肝炎的主要抗病毒药物,但其总体疗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HBV基因组的多样性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HBV种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血清型、基因型及变异株,即使在单个感染个体内,也可能包含异质性的HBV病毒群体(准种)。研究发现不同的HBV株对IFN-α治疗的敏感性不同,个体内准种的异质性程度也对扰素治疗的应答性有影响。因此,正确深入地认知和分析HBV遗传异质性,对阐明影响IFN-α治疗的病毒学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
兰林王宇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遗传异质性干扰素
HIV-1准种母婴传播的选择性与免疫学表位以及细胞嗜性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究在母婴传播方式下,病毒准种传播的选择性与CTL表位、中和抗体表位和细胞嗜性的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揭示传播的遗传'瓶颈'效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4对母婴传播HIV-1感染者血清内提取HIV-1核酸,逆转录-套式PC...
黄广宇毛青兰林
关键词:HIV-1准种母婴传播表位细胞嗜性
文献传递
基于HCV 6Kb扩增子的动态准种优势株的确定及包膜2基因正选择位点分析
背景和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球约有2.1亿HCV感染者,其中85%发展成为慢性丙型肝炎。现有的抗HCV治疗方案十分有限且迄今尚无有效的疫苗问...
朱研毛青兰林胡亚君谭朝霞张长江王宇明王小红
文献传递
HIV-1母婴传播准种多态性与免疫学表位/细胞嗜性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HIV-1准种多态性与免疫学表位以及细胞嗜性的相关性。方法从4对母婴传播HIV-1感染者血清内提取HIV-1核酸,逆转录-套式PCR扩增,产物克隆后,挑选阳性克隆行CSGE分析,对优势和劣势准种进行克隆测序分析,...
黄广宇毛青邓国宏兰林王宇明
关键词:HIV-1准种表位细胞嗜性
文献传递
双核酶自切割HCV全基因组复制子的构建及其体内外复制的特性
2013年
目的建立可在细胞内直接启动HCV复制并且能产生感染性病毒颗粒的HCV全基因组复制子,进行HCV体内外实验研究。方法在HCVJFHl及JFHl/GNDcDNA序列两侧分别加上核酶序列与pcDNA3.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RZ-JFHI和pcDNA3.1-RZ-JFHl/GND。用重组质粒直接转染Huh7.5细胞及进行昆明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定量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血清学检查分别检测其体内外复制的特性。结果在16周的检测期内,从转染HCV复制子的Huh7.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持续稳定地检测出1×10b~3×106拷贝/ml的HCVRNA(非稳定转染),产生的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在尾静脉高压注射HCV复制子的昆明小鼠,检查到短暂的病毒血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未能发现HCV抗原阳性细胞,未检测到血清中HCV特异性抗体。结论构建的HCV复制子在体外能长期、稳定及高效的产生感染性病毒颗粒,但体内实验未能获得预期效果,可能与HCVJFHl病毒株的特殊性有关。所建立的HCV全基因组复制子可用于HCV病毒学及抗病毒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
何长龙刘青山郭艳朱研毛青兰林
关键词:肝炎病毒丙型HUH7昆明小鼠
逆向斑点杂交检测HBV基因型及YMDD变异
目的应用逆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HBV基因型及YMDD变异。方法合成有生物素标记的引物, PCR扩增两种DNA片段,与尼龙膜上的探针同时杂交,BCIP/NBT显色。结果检测21例拉米夫定治疗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例HBV...
黄燕萍兰林李俊刚丁世涛王宇明
文献传递
逆向斑点杂交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YMDD变异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应用逆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YMDD变异。方法合成有生物素标记的引物,PCR扩增两种DNA片段,与尼龙膜上的探针同时杂交,BCIP/NBT显色。结果检测21例拉米夫啶治疗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例HBV为基因型B,10例为基因型C;YMDD基序有47·6%(10/21)为YMDD,28·6%(6/21)为YVDD,23·8%(5/21)为YIDD。结论在同一张尼龙膜上检测HBV基因型及YMDD变异,经济实惠、准确快捷,且易于开展。
黄燕萍兰林李俊刚丁世涛范燚王宇明
关键词:基因型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表型不一致的单卵孪生子基因组CpG岛甲基化谱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表型不一致的单卵孪生子基因组CpG岛甲基化谱差异分析,以发现可能的差异甲基化基因。方法采用改良甲基化间区位点扩增技术,根据人基因组CpG岛甲基化位点的两种主要碱基组合,CGCG和CCGG,用3种不同的酶切组合(SmaⅠXmaⅠ、HpaⅡMspⅠ、BssHⅡPauⅠ/BsePⅠ),同时采用PersonalMolecularImagerFX分子成像系统及放射自显影相结合的方法,经QuantityOne4.4.0凝胶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差异条带分析,分离回收差异甲基化条带并克隆入T载体,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初步了解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表型不一致的单卵孪生子相关的差异甲基化基因情况。结果在一对表型一致的单卵孪生子间基因组CpG岛甲基化分析显示条带几乎相同,而在另一对表型一致以及一对表型不一致的单卵孪生子之间均存在差异甲基化条带,前者差异甲基化条带数目少于后者,将得到的差异甲基化条带克隆入T载体,目前测序分析得到4个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表型不一致的单卵孪生子相关的差异甲基化基因。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表型不一致的单卵孪生子间基因组CpG岛甲基化水平有差异,其对疾病表型的影响及机制尚需后续深入研究。
徐宝艳王宇明邓国宏罗元辉杜泽丽兰林黄燕萍
关键词:表型甲基化CPG岛甲基化病毒感染后乙型肝炎
构象敏感凝胶电泳快速检测HBV准种序列异质性的方法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准种遗传异质性的方法并验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满足研究HBV准种需要检测大量病毒序列的要求。 方法:在构象敏感凝胶电泳(CSGE)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HBV核酸序列组成的特殊性,调整凝胶中使用的甲酰胺和乙二醇浓度并加入一定量的尿素,另外通过一次预电泳优选驱动序列。最后用改进地CSGE检测已知序列的HBV C-ORF区片段克隆,并把检测结果与DNA序列分析结果进行比对,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用改进地CSGE检测克隆的HVC C-ORF区片段获得了清楚地电泳图谱。对已知序列的HBC C-ORF区克隆片段进行检测:在34个克隆中发现了27种不同的克隆型,准种内病毒株(克隆)频率介于2.9~17.6%,克隆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2~2%,CSGE所得结果与DNA序列分析结果高度一致。 结论:我们建立的CSGE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完全可以用于检测HBV准种序列的异质性及其他相关研究。
兰林王宇明
关键词:构象敏感凝胶电泳HBV
抗HBV多聚酶TP区VH抗体体外可抑制HBV复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抗HBV多聚酶TP区VH抗体抑制HepG2.2.15 细胞的HBV分泌与复制. 方法:用HepG2.2.15细胞分泌的HBV的多聚酶TP区作为抗原,用PCA方法进行VH抗体选择.VH抗体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ZeoSV2(+),把载体转化入HepG2.2.1 5细胞而抑制细胞分泌病毒颗粒.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HBV DNA含量. 结果:在抗体库中共选择出3个TP区相关抗体.抗TP 区VH抗体可以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病毒颗粒.加入VH抗体的HepG2.2.15细胞(C组)比没加入VH抗体的HepG2.2.15细胞(A,B组)分泌病毒颗粒明显减少(上清内:3.480±0.32 vs 5.268±0.07,5.105±0.78. P<0.05;细胞内:5.718±0.15 vs 7.716±0.74.7.394±0.97,P<0.05). 结论:抗HBV多聚酶TP区VH抗体可以抑制HepG2.2.15 细胞的HBV分泌与复制.
于俊岩兰林王宇明丁世涛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