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婷婷
- 作品数:28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浓得化不开”——论徐志摩的散文创作被引量:3
- 1983年
- 一中国现代散文史是一部五彩缤纷的画集。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新月派领袖诗人徐志摩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个性占据了画集中绚丽的一页。徐志摩是“五四”中期开始写诗的资产阶级诗人。茅盾在三十年代就指出:“志摩是中国布尔乔亚的‘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他虽然也接受过中国传统的教育,但主要的是英美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熏陶。
- 倪婷婷
-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
- 杨刚的英文小说《日记拾遗》及相关问题考析被引量:3
- 2015年
- 《日记拾遗》是《活的中国》里唯一用英文创作的短篇小说,杨刚假借别人的故事袒露了自己的身心体验。《日记拾遗》与中文小说《肉刑》及《殉》所具有的相关性,为了解杨刚同时所写的另一篇英文小说提供了联想的可能。而杨刚选择直接用英文创作《日记拾遗》,与她协助斯诺编译工作过程中逐渐明确的读者意识有关。
- 倪婷婷
- 关键词:斯诺
- 凌叔华与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文化遇合——以《古韵》为考察中心被引量:2
- 2017年
- 《古韵》从创作到出版均得益于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帮助。凌叔华与朱利安·贝尔英译自己三篇小说的体验,为之后英语写作《古韵》打下了基础。由于作者呈现的中国形象契合了布鲁姆斯伯里团体对古老文明的乌托邦想象,《古韵》难逃"东方主义"迷思的尴尬。但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作者基于人类本质一致性的立场,在维系与中国情感和文化联系的同时,将目标读者对人类文明的理想嫁接到自己的价值系统中,未尝不是有意义的尝试。
- 倪婷婷
- 关键词:《古韵》跨文化
- 现代文学史上个性解放主题的淡化被引量:5
- 1987年
- “五四”个性解放主题几乎主导了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创作,于一九二七年前后,出现了明显淡化的趋势。这说明“五四”式的个性解放不可能承担人的解放的责任,阶级解放必然成为新的开拓。然而新兴的阶级主题文学却又简单化地把阶级解放和人的彻底解放当作一种因果关系,并对前期主题的反封建思想意义以及对民众内心的深刻关注有所漠视和鄙弃,这就导致了个性解放主题的淡化。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赞成个性发展的,革命文学创作中也有某些真实的反映,到了新时期,则赋予这个主题以新的意义,这是更高层次上的人的解放文学。
- 倪婷婷
- 关键词:阶级解放文学主题知识者现代文学史无产阶级文学革命文学
- “光赤式的陷阱”——革命加恋爱被引量:5
- 1988年
- 1925年以后,现代叙事性文学中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因素;革命。这鲜明地昭示了继开拓“五四”新文学划时代局面后的又一个新阶段的到来。主客观情势的发展都为这一新阶段的来临作好了准备:早期革命者的实际斗争经历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创作素材,大批作家已逐渐将视野从单个的自我移注到自我以外的社会,同时,
- 许志英倪婷婷
- 关键词:恋爱叙事性文学创作素材读者群知识层
- 论“五四”作家的哀悯情感
- 2007年
- “五四”大多数作家都信奉一种人道主义理念,在这种以“普遍”和“真挚”为衡量尺度的思想原则下,他们理解的新文学的使命不仅是“表现个人对于环境的情绪感觉”,同时也是“扩大或深邃人们的同情与慰藉”。或许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以悲天悯人而执笔者,皆世界上可敬之文豪的赞语不一定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而新文学的尝试者一开始也未必个个怀抱文豪的雄心,可近十年的创作实践却一表明作家的哀悯情感已经渗人“五四”文学的肌理,并由此构成了“五四”文学灰色调的有机组成部分,展现出独特的沉郁苍凉的美感意蕴。
- 倪婷婷
- 关键词:作家情感新文化运动
- “五四”作家的文化心理
- 倪婷婷
- 关键词:五四作家作家心理中国现代文学
- 论“五四”人生探索主题
- 1989年
- 一随着“五四”高潮过去,中国觉醒的一代知识者,从热狂的呐喊转向痛苦的榜徨。这时,旧的理想偶象巳被击毁,新的人生准则尚待摸索确立,而黑暗的封建社会制度依然如故,在顽固的旧势力面前,现代人的个性和抱负正一次次经受着沉重的摧残,在真实可感的黑暗现实到向往憧憬着的人生理想境界之间,几乎难以望见一条可行的大道。尽管这一切在“五四”热潮期就早已存在,但只有到短短的两三年后的退潮期。
- 倪婷婷
- 关键词:知识者庐隐王统照
- 论“五四”文学中的“爱与死”模式被引量:2
- 2007年
- "五四"文学包括"五四"剧作中"爱与死"模式的书写,侧重于表现对生命的颓废感受和对爱与美的执著追求,其中带有明显的现代颓废唯美主义文学形式移植和意义嫁接的痕迹,同时也不乏西方感伤浪漫主义传统的参与因素,但是,其内在的反叛立场和唯美取向最终仍然受制于现实情境下新文学作者独特的精神和情感体验。
- 倪婷婷
- 文本与国别文学边界——由赛珍珠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谈起
- 2014年
- 赛珍珠《大地》等小说具有明显的中西文化双重属性,表明了作者的中国体验对其写作的重要影响。除了作者经历被多元作用的实际情形,文本是否反映中国式的情感意绪、价值观念及其程度、方式,应是研究者优先也是重点考量的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学边界的划分。赛珍珠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提示了对不同身份作家的中国叙事进行文化意义辨识的必要性。作为主流现代汉语文学以外的形态,一些充分反映了作者中国现代性建构和想象的外语创作,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边界,在多元文化日益交汇的当下,尤其值得正视。
- 倪婷婷
- 关键词:文本身份中国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