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宣孟

作品数:49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35篇哲学
  • 13篇中西哲学
  • 13篇西方哲学
  • 12篇中国哲学
  • 10篇哲学比较
  • 10篇中西哲学比较
  • 10篇本体论
  • 8篇哲学史
  • 5篇中国哲学史
  • 4篇形而上学
  • 4篇追寻
  • 3篇哲学形态
  • 3篇本体论哲学
  • 3篇BEING
  • 3篇ONTOLO...
  • 2篇语言
  • 2篇哲学本体
  • 2篇哲学本体论
  • 2篇知识
  • 2篇释义学

机构

  • 47篇上海社会科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台湾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谢菲尔德大学
  • 1篇华沙大学
  • 1篇上海市委党校
  • 1篇蒂尔堡大学
  • 1篇考克大学
  • 1篇耶路撒冷希伯...

作者

  • 49篇俞宣孟
  • 1篇林毅夫
  • 1篇乐黛云
  • 1篇王荣华
  • 1篇黄颂杰
  • 1篇金东寒
  • 1篇叶舒宪
  • 1篇石之瑜
  • 1篇石永泽
  • 1篇董建平
  • 1篇韦立德
  • 1篇黄育馥
  • 1篇汤一介
  • 1篇王赓武
  • 1篇陈安民
  • 1篇芮哲非
  • 1篇李希雅
  • 1篇萧兵

传媒

  • 11篇哲学分析
  • 8篇社会科学
  • 7篇学术月刊
  • 5篇上海社会科学...
  • 4篇探索与争鸣
  • 4篇毛泽东邓小平...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党政论坛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世界哲学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7
  • 3篇199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巴门尼德的“是”的意义说被引量:2
1990年
在柏拉图的心口中最令他敬佩的人物,除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要数巴门尼德了。甚至一向在他的故事里充当导师角色的苏格拉底,在《巴门尼德篇》这篇对话里,是一个需要接受巴门尼德教诲的童稚。柏拉图推崇巴门尼德,是因为他可以从巴门尼德那里得到启发,去解决他自己面临的思想难题。巴门尼德经柏拉图的推崇而名声大起,也因柏拉图以“六经注我”式的态度对他的张扬而隐去了自己的真面目。
俞宣孟
关键词:巴门尼德哲学思想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突破─—上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发展探索
1996年
董建平陈安民俞宣孟金东寒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经营资产评估国资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比较中发展哲学
2006年
本文认为,哲学的创新发展是在中西哲学的比较中实现的。开展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需要,也是西方传统哲学走出目前处境的要求。本文还提出在开展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时面临的理论难点,并对解决这些难点的办法作了初步思考。
俞宣孟
关键词:西方哲学中国哲学
一种海德格尔式的精神分析理论——介绍诺尔的《人的发展及人的可能性》
1992年
由诺尔(Richard T.Knowles)领导的杜肯大学心理学系,是在美国把海德格尔哲学引入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他的《人的发展及人的可能性》(美国大学出版社,1986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俞宣孟
关键词:海德格尔哲学书评
追寻意义
1992年
人生意义问题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课题所要研究的。意义问题的核心是人的意义问题。意义离不开人的生存方式,事物的意义由人赋予。海德格尔的研究表明,意义是通过人的活动把事物关连起来的关系整体。批判意义问题上的客观主义,它导致的意义与价值的分离,无疑是人格分裂、人的本质失落感等现代社会病态心理的根源。
俞宣孟
关键词:传统文化
以重估智慧让哲学和生活世界重新联系起来
2015年
当代哲学已经疏离于生活世界——这里的"生活世界"指的是,人类在时空背景中形成的实践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类赋予自己生活的意义,指引自己的生活方向。这种疏离源于如下事实:自现代以降,哲学就是依据科学的范式来划定自身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重新将现代哲学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裂痕加以弥合。因此,可以从哲学采纳科学的范式时所面临的诸问题开始进行思考;特别要考察的是,对智慧加以重估是否能否重新恢复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是否有助于批判科学的过分自负。
彼得.琼克斯俞宣孟
关键词:科学哲学笛卡尔
在技术的本质中看天道——读海德格尔《关于技术的追问》被引量:3
1995年
海德格尔后期思想汪洋恣肆,通贯其间的是一种“知天命”的境界,追寻天道成了他的哲学中最重要的宗旨。这一宗旨也贯彻在他对现代技术的本质所作的哲学思考中。 《关于技术的追问》是海德格尔通过技术的本质看天道的一篇最具代表性的文章。这最初是他在1949年再次报告,原名《座架》,现名是他在1955年再次报告时改定的。1977年,他的有关技术问题的论文被编译成英文论集出版,《关于技术的追问》是其中的首篇,并且篇名也被取为整本论集的名称。
俞宣孟
关键词:天道座架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突破──上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发展探索
1996年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突破──上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发展探索董建平,陈安民,金东寒,俞宣孟我国的改革事业已持续了十几年,这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摸索中前进的过程,其成绩是斐然的。目前,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董建平陈安民金东寒俞宣孟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国资委资产评估市场化出资人
从海德格尔到禅被引量:1
1995年
从海德格尔到禅俞宣孟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哲学与禅宗哲学的分别考察,试图揭示两者间的某些共同旨趣,即它们都认定,人的最原始深处的命根子原是与自然无差别的,世间一切所在都是从这个命根子的展开中显现出来的,果能体会和明白这一层,离通达事理的最高、最深境界便不...
俞宣孟
关键词:本体论哲学海德格尔哲学阿赖耶识西方哲学史禅宗柏拉图
世界走向中国:从汉学到中国学——2004·上海“世界中国学论坛”发言选登被引量:3
2005年
2004年,“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各国学者从“多元视野”观照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再次构筑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平台。这里选登的主要是对传统汉学(Sinology)与“中国学”(China Studies)及其关系的不同见解,以及对中国文化学术传统的较新看法。中国学脱胎于、基础于汉学并且扩及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实际上是跨学科和多层面的,这渐成共识;但是,如何继承汉学传统,如何对待资料及其考据和整合,则要进一步讨论。本文据速记整理,可以窥见一些正式论文集看不到的内容。
王荣华汤一介萧兵季塔连科杜维明叶舒宪葛剑雄石之瑜林毅夫王赓武乐黛云俞宣孟莫汉蒂芮哲非李希雅韦立德黄育馥熊月之
关键词:中国历史文化汉学中国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