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培培
- 作品数:20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心耳封堵术与华法林及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对比左心耳封堵术、华法林和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卒中预防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于辽宁省人民医院治疗的156例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釆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左心耳封堵术)、B组(利伐沙班)、C组(华法林)三组,观察各组患者卒中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治疗后3个月凝血功能指标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肝肾功能指标。结果A组均成功实施左心耳封堵术,有4例患者出现残余分流,分别为2 mm、3 mm J mm和2 mm,3个月后残余分流均消失,各组治疗期间未有严重药品反应及死亡病例;三组患者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3.85%(2/52)较C组低19.23%(10/52)(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FIB为(2.86±0.41)g/L较C组高(2.68±0.37)g/L,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37.28±4.51)s较B组(39.06±4.27)s和C组(44.93±5.36)s短,B组APTT也较C组短(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在预防NVAF患者卒中中,左心耳封堵术、华法林、利伐沙班均具有积极预防作用,而左心耳封堵术相对于华法林与利伐沙班更具有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赵宏伟尹晓盟王成福侯培培王永朱宇
- 关键词:华法林利伐沙班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卒中
- 代谢综合征与超敏C-反应蛋白被引量:1
- 2007年
-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vndrome,MS)是多系统代谢异常集聚的病理状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代谢紊乱,其中以肥胖、高血压、血糖和血脂异常四项最为突出,曾被称为死亡四重奏。MS及其各个组分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充分了解,目前很多证据表明炎症在肥胖、IR等多种MS组分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随着近十几年来研究的进展,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心血管领域强有力的预测因子的角色,且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采用更敏感的方法检测到的CRP,
- 侯培培江珊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代谢综合征REACTIVE病理状态代谢异常代谢紊乱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急性及亚急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预后价值
- 侯爱洁段娜侯培培李佳进李占全
- 托伐普坦与布美他尼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比较托伐普坦与布美他尼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8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美他尼组与托伐普坦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布美他尼组采用布美他尼治疗,托伐普坦组采用托伐普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24h尿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BNP、24h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24h尿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BNP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伐普坦组患者LVEF(34.8±4.8)%、24h尿量(2134.5±217.6)ml高于布美他尼组的(29.4±3.7)%、(1549.5±287.6)ml,BNP(1134.1±153.6)ng/L低于布美他尼组的(2046.2±134.1)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布美他尼相比,应用托伐普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更优.
- 赵宏伟王成福王永朱宇陈宝君侯培培姜仲卓
- 关键词:托伐普坦布美他尼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疗效
-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清miR-214 galectin-3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检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清微小RNA-214(miR-214)、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水平,并探讨其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72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为心衰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出院12个月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将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分为心血管事件组23例和非心血管事件组49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21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galectin-3、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检查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分析慢性心衰患者血清miR-214、galectin-3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影响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心衰组miR-214、galectin-3、LVESD、LVEDD、NT-proBNP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慢性心衰患者血清中miR-214、galectin-3水平与LVESD、LVEDD、NT-proBNP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心血管事件组miR-214、galectin-3、LVESD、LVEDD、NT-proBNP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LVEF低于非心血管事件组(P<0.05);miR-214、galectin-3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VEF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miR-214、galectin-3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预后预测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侯培培于倩矫妮孟锦栾波
- 关键词:半乳糖凝集素-3预后
-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尿素氮水平及其与预后相关性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尿素氮(BUN)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辽宁省人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心脏病分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组(高心组)113例,高血压组105例,另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心功能指标,血清TSP-1、BU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清TSP-1、BUN水平与hs-CRP、NT-proBNP及心功能指标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因素;利用ROC曲线评价血清TSP-1、BUN水平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组、高心组患者血清TSP-1、BUN、hs-CRP、NT-proBNP及LVEDD、LVESD水平依次升高,LVEF、E/A水平依次降低(F=168.800、305.757、402.741、1260.743、101.909、77.043,364.696、737.701,P均=0.000)。预后不良亚组患者血清TSP-1、BUN、hs-CRP、NT-proBNP及LVEDD、LVESD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亚组,LVEF、E/A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亚组(t=15.591、13.719、11.412、4.016、6.700、6.901、10.584、15.463,P均=0.000)。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清TSP-1、BUN水平均与NT-proBNP、LVEDD呈正相关,与LVEF、E/A水平呈负相关(TSP-1:r/P=0.362/0.002、0.355/0.003、-0.403/0.000、-0.412/0.000;BUN:r/P=0.341/0.000、0.364/0.002、-0.415/0.000、-0.425/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hs-CRP水平、高NT-proBNP水平、高LVEDD、高TSP-1水平、高BUN水平是影响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2.819(1.400~5.675)、2.647(1.254~5.586)、3.106(1.586~6.084)、3.044(1.651~5.611)、3.185(1.766~5.745)],而高LVEF、E/A值是影响不良预后发生的保护因素[0.651(0.482~0.879)、0.596(0.447~0.795)]。血清TSP-1、BUN水平联合预测高血压性心脏病
- 侯培培于倩矫妮孟锦栾波
- 关键词:血小板反应蛋白1尿素氮高血压性心脏病预后
- 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93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将其分为无反流组和反流组。统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发生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结果93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有70例患者术后未发生三尖瓣反流,占75.27%,有23例患者术后发生三尖瓣反流,占24.73%。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三尖瓣反流不受年龄、性别、右心室电极导线内径、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P>0.05),可能受起搏器植入时间、合并心房颤动、术前1级三尖瓣反流等因素影响(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搏器植入时间≥5年、合并心房颤动、术前1级三尖瓣反流均为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出现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起搏器植入时间≥5年、合并心房颤动、术前1级三尖瓣反流均为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故临床可根据其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三尖瓣反流发生率,促进预后。
- 侯培培
- 关键词:严重心律失常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三尖瓣反流
- 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行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给予负荷剂量后的起效时间及近期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发病12小时内急诊行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成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后分别立即给予替格瑞洛180 mg和氯吡格雷600 mg,术后两组分别给予替格瑞洛90 mg/d二次和氯吡格雷75 mg/d的维持治疗,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0.5、2、24 h及7天时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以及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1相同时间点的两组比较,替格瑞洛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起效更快,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更强,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
- 侯培培
- 关键词:氯吡格雷急性冠脉综合征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后左心室功能及同步性的评价
- 2023年
-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AVB)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HFpEF)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后左心室功能和同步性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辽宁省人民医院植入心脏起搏器并行LBBAP的AAVB患者45例,按其是否合并HFpEF分为AAVB无HFpEF组29例和AAVB伴HFpEF组16例。应用超声心动图获得术后3 d、术后1个月超声参数,同时应用RT-3DE获得三维参数,主要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每搏量(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经心率校正后的左心室16节段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及最大时间差(Tmsv16-Dif)。分别对比2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相比较,AAVB无HFpEF组的LAD、LAVI、LVEDD、E、e'、E/e'、LVEDV、LVESV、LVSV、LVEF、Tmsv16-SD、Tmsv16-Di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相比较,AAVB伴HFpEF组的LAD、LAVI、LVEDD、E、LVEDV、LVESV、LVS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e'升高,E/e'、Tmsv16-SD、Tmsv16-Dif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应用Pearson法分析AAVB伴HFpEF组LBBBAP术后NT-proBNP水平与Tmsv16-SD、Tmsv16-Dif均呈正相关(r=0.395、0.466;P=0.032、0.007)。结论LBBAP作为一种新的生理起搏模式,术后1个月即可有效改善AAVB伴HFpEF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其同步性,其对于AAVB伴HFpEF患者的治疗效果较无HFpEF患者显著。
- 李颖潘绍卿丁明岩孙丹丹曲海波侯培培朱芳
- 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三维超声心动图
- 左心耳封堵术与口服抗凝药物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的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左心耳封堵术(LAAC)、利伐沙班及华法林在预防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发生卒中风险的成本效益情况,以期探索最适宜的经济用药模式。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156例非瓣膜性房颤(NVAF)病人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LAAC)、B组(利伐沙班)、C组(华法林)。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三种方式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一年内的药物经济性,并进行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稳定性。结果三组患者的治疗成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总成本明显低于其他两组,A组患者总成本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成本差值及QALY差值计算ICER,可发现ICER(A组对B组)为91242.31元/QALY,ICER(B组对C组)为96706.25元/QALY,ICER(A组对C组)为93323.81元/QALY,因此A组药物经济性优于其他两组,B组药物经济性优于C组。当本次研究选取的敏感性指标出现变化后,三组间的总成本花费差异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次研究结果可信。结论与华法林及利伐沙班相比,LAAC方案在预防房颤患者卒中发生上可能更具有药物经济学效应,但仍需要大样本量、更长随访周期的进一步研究。
- 赵宏伟尹晓盟王成福侯培培王永朱宇
- 关键词:利伐沙班华法林非瓣膜性房颤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