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佟琳

作品数:109 被引量:34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17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3篇中医
  • 29篇中医古籍
  • 23篇古籍
  • 15篇中医药
  • 9篇计量学
  • 8篇温病
  • 8篇文献计量学
  • 8篇名方
  • 8篇经典名方
  • 7篇心肌
  • 7篇心肌缺血
  • 7篇心肌缺血再灌
  • 7篇心肌缺血再灌...
  • 7篇心肌缺血再灌...
  • 7篇养生
  • 7篇用药规律
  • 7篇再灌注
  • 7篇再灌注损伤
  • 7篇缺血
  • 6篇数据挖掘

机构

  • 108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云南中医药大...
  • 3篇河北中医学院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云南中医学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市东城区...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国家图书馆
  • 1篇广州白云山和...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09篇佟琳
  • 73篇张华敏
  • 41篇李鸿涛
  • 31篇张磊
  • 27篇陈广坤
  • 27篇刘思鸿
  • 23篇张伟娜
  • 16篇唐丹丽
  • 15篇李兵
  • 13篇高宏杰
  • 8篇刘寨华
  • 7篇王梓宁
  • 6篇隋宇
  • 5篇崔海峰
  • 4篇王燕平
  • 4篇王进宝
  • 4篇霍蕊莉
  • 3篇杨洪军
  • 3篇程英
  • 2篇李想

传媒

  • 16篇中国中医药图...
  • 14篇国际中医中药...
  • 7篇中国中医基础...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5篇西部中医药
  • 4篇中医杂志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中国中医眼科...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河南中医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华医学图书...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2篇环球中医药
  • 2篇世界中联信息...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河北中医

年份

  • 3篇2024
  • 14篇2023
  • 19篇2022
  • 20篇2021
  • 8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温病古籍数据挖掘的风温病证候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中医温病古籍中较少涉及对风温证候描述性的语言,其论述较多的是对该疾病症状或症状群的描述,而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是"证",找到风温证候是诊治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去探索风温的证候,目的是找到古籍中风温疾病的"证",从而将古人对该疾病的认识加以提炼,为医者诊治疾病提供借鉴。
佟琳唐丹丽张华敏
关键词:风温中医古籍证候
痰瘀同治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Rho/Rho激酶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观察痰瘀同治方对高脂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MI/RI)Rho/Rho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及痰瘀同治方高、低剂量组.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 再灌注2h复制MI/RI模型,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RhoA、ROCK Ⅱ mRNA 表达及ROCK下游底物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痰瘀同治方低剂量组可降低心肌RhoA、ROCKⅡmRNA及磷酸化MLC (p-MLC)水平(P值分别为0.045、0.042、0.023,P均< 0.05).结论 痰瘀同治方可通过抑制RhoA、ROCKⅡ激活及p-MLC蛋白过度表达而调控Rho/Rho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发挥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唐丹丽佟琳崔海峰隋宇张华敏
关键词:痰瘀同治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信号转导通路
北京地区中医古籍资源收藏与保护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中医古籍资源收藏与保护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地区中医古籍资源的收藏与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北京地区,56.25%的机构(个人)有专业古籍修复人员和62.50%的机构(个人)采取缩微保存、影印出版、数字化保存、数据库或知识库检索等形式对中医古籍进行再生性保护,有10个机构(个人)收藏的120部中医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结论:在原生性保护及再生性保护方面还存在不足,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对中医古籍的保护能力,充分发掘中医古籍多重内在价值,传承精华,促进中医古籍的合理发掘与利用。
佟琳李鸿涛张伟娜陈广坤李辰李萌张华敏
关键词:中医古籍古籍保护
一种用于古籍善本的可调式保护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古籍善本的可调式保护夹,包括底部U型架,底部U型架正面和背面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插槽,定位插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定位插销,定位插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部U型架,顶部U型架正面和背面的中部均设置有调节...
陈广坤李鸿涛张华敏佟琳张磊刘思鸿高宏杰王程邓景鹏孟虎彪
现存中医眼科古籍书目信息的计量分析与思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对现存中医眼科专著文献书目进行统计与分析,揭示古代中医眼科文献的存世状况与发展演变规律。方法对《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的所有眼科书目信息,从文献的成书时间、版本年代、版本类型、存世古籍版本数、收录于丛书情况、现代影印与整理出版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59种中医眼科文献,成书于1911年(含1911年)前的古代文献159种,成书于民国时期文献100种;版本年为明代8种、清代82种、民国104种、年代不详65种;版本类型主要为抄本、刻本、铅印本、石印本等;眼科孤本文献共计162种,占全部总量的62.55%;有42种眼科文献被影印或整理校点出版,占全部总量的16.22%。结论中医眼科专著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医眼科的理论与诊疗技术水平发展情况,现存古代眼科文献及其中蕴含的中医眼科理论与知识精华,亟待抢救整理与发掘利用。
佟琳刘兵邓景鹏刘大军杨永升胡雪原亢泽峰霍蕊莉
关键词:中医古籍文献计量学
安徽地方志医学资料数据库的示范性构建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构建示范性的安徽地方志医学资料数据库,探讨为中医药文献考证、地域特色分析等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采用书目调研、文献辑录等方式获取数据资料;将B/S架构与MVC设计模式相结合,建立集数据加工与数据检索于一体的安徽地方志医学资料数据库。结果:建立了安徽地方志医学资料数据库—地方志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书目数据96条、内容数据5907条,实现了安徽地方志医学信息的录入、存储、修改、检索和统计功能。结论:安徽地方志医学资料数据库改变了传统地方志医学资料的存储和查询模式,可以为中医药文献考证、地域特色分析等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持,也为全面开展地方志医学资料研究提供了较好示范。
张伟娜李兵李鸿涛佟琳张华敏
关键词:地方志数据库
汉唐止痛方剂的复杂网络方法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疼痛作为人类最敏感的疾病,是中医学长期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在古代,方剂是治疗疼痛最常用的方法。选取《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六部古代医方书中主治出现疼痛的方剂1556首,运用复杂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汉唐止痛方剂的核心药物,药物配伍规律以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汉唐时期止痛类方剂核心用药主要为温经活血、通络止痛为主。
李明佟琳张伟娜李敬华
关键词:汉唐复杂网络
地方志中医学资料的辑录与整理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以1949年以前地方志中医学资料为研究对象,从著作和论文两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了地方志中各类医学资料的辑录规范,并指出可以通过书目整理、数据库建设、挖掘分析等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从而佐证和补充丰富现有中医典籍的内容,为中医药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线索和依据。
张伟娜李鸿涛程英李兵佟琳裘俭张华敏
关键词:地方志中医文献辑录
“望色”源流考被引量:5
2014年
"望色"为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之一。该文从"望色"一词源流出发,考证其规范名;明确其定名依据;同时列出"望色"之同义词,并根据其名词演变追源溯流,以明晰"望色"这一名词术语的历史演变和准确含义。
杜松刘寨华佟琳张华敏
关键词:望色
经典名方桃核承气汤的历史沿革和处方考证被引量:6
2022年
桃核承气汤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发布的经典名方,通过系统梳理桃核承气汤的中医古籍及现代临床文献,对其出处、组成、基原与炮制要求、剂量、制法用法、功能主治等历史沿革进行考证,发现桃核承气汤主要在药物基原、饮片炮制及药物剂量折算等方面存在疑义。在充分文献考证基础上,考虑经典名方制剂开发实际需求及现代临床实践使用习惯,该研究建议桃仁选用桃Prunus persica或山桃P.davidiana的干燥成熟种子,桂枝选用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干燥嫩枝,甘草选用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蜜炙用,大黄选用大黄Rheum palmatum或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或药用大黄R.offìcinale生用,芒硝选用硫酸盐类矿物芒硝;药物用量方面,直接以汉代度量衡折算用量较大,结合现代临床常用剂量按桂枝6 g、芒硝6 g、甘草6 g、大黄12 g进行折算,桃仁的质量根据实测确定,制法服法为将药物置于锅中,加入水1400 mL,加热煮取药液500 mL,滤除药渣后加入芒硝,再将汤剂微微煮沸即可。饭前温服100 mL左右,一日3次。该方古籍记载主治太阳表证已解,热入膀胱、蓄结于里之证,经后世医家临证灵活应用,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便秘及慢性肾衰等疾病。
王进宝张磊佟琳贾思琪曾子玲贾紫涵郑丹平李兵张华敏刘思鸿
关键词:桃核承气汤经典名方主治病证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