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海红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污染
  • 3篇污染物
  • 3篇污染物减排
  • 3篇减排
  • 2篇低碳
  • 2篇低碳经济
  • 2篇循环经济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德育
  • 1篇德育
  • 1篇德育评价
  • 1篇低碳经济背景
  • 1篇学生德育
  • 1篇循环经济建设
  • 1篇执法
  • 1篇执法保障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素质
  • 1篇人文素质教育

机构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余海红
  • 1篇白学龙
  • 1篇张立
  • 1篇刘佳
  • 1篇周涛
  • 1篇杨小渭
  • 1篇董春泓
  • 1篇唐敏

传媒

  • 2篇生态经济
  • 1篇武警工程学院...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0
  • 1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苏州市企业污染物减排制度分析与完善研究
余海红
关键词:污染物减排
大学生德育量化理论的模糊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实现途径被引量:2
2000年
模糊数学的发展为将其引入德育工作,并为德育量化实施确定性与模糊性结合提供了可能。文章将模糊数学运用到德育评价中,用动态计算结果来表达德育评价结果,从而使德育评价更科学、真实、可信。
周涛余海红白学龙董春泓杨小渭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德育评价
苏州市低碳经济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建设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建立低碳经济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已经成为苏州市引领国内技术创新、亟需完成的重要工程。基于对苏州市"人才挤出"和"科技吸附"效应的预期,设计了低碳经济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三阶段"建设模式,并分别对创新基地"三阶段"的职能定位和组织结构进行了设计,最后从研发方向选择、软环境建设、投融资体系建设、政产学研联盟建立等方面提出建设路径。
余海红刘佳
“低碳经济”背景下苏州市污染物减排的推进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文章以推进机制基本原理作为研究的理论前提,运用社会调查资料分析了苏州市污染物排放及其治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构建了包括驱动系统、内在动力、外在压力的苏州市污染物减排推进机制,提出了完善分层次、有梯度、可持续的苏州市污染物减排引导性政策体系,以及地方与国家奖惩结合、物质与精神奖惩结合、激励与约束奖惩结合的奖惩政策体系。
余海红
关键词:低碳经济污染物减排
苏州市污染物减排推进机制优化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对苏州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求出苏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峰值,认为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出现之前,如果苏州市不抓住机遇对污染物减排推进机制进行优化,将会难以实现苏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想状态;同时探讨了如何通过经济和环境的政策创新,促使苏州市尽快在当前特定的历史阶段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这一结论也适用于国内其他同类城市推出污染物减排机制的优化。
余海红张立唐敏
关键词:污染物减排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循环经济执法保障:现状、需求与对策被引量:8
2010年
我国在循环经济执法过程中存在法律法规执法不具有现实操作性、执法主体林立多头、执法权力没有法律保障等问题。面对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强制权力、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执法需求,文章分析了循环经济执法现状与需求存在差距的原因,提出了加大循环经济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参与意识,提高执法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明确执法部门权限、改革执法体制等对策建议。
余海红
关键词:循环经济执法保障
试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该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和系统论的观点,研究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论文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入手,界定了人文、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教育等概...
余海红
关键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循环经济建设的司法保障:现状、需求与对策
2009年
司法保障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制度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在循环经济司法过程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就,但在案件的受理、审理、判决环节仍存在诸多困难。以此为背景,文章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对司法解释、司法水平和司法环境的需求,分析了循环经济司法现状与需求的差距,指出应通过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建立以检察院为主体的公益诉讼制度,提升司法者素质,优化司法资源,改革司法体制,加强司法监督,逐步满足循环经济建设对司法保障的需求。
余海红
关键词:循环经济司法保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