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瑞波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遗址
  • 4篇文化
  • 3篇新石器
  • 3篇新石器时代
  • 3篇石器
  • 3篇石器时代
  • 3篇河沿
  • 3篇彩陶
  • 2篇陶器
  • 2篇辛店文化
  • 2篇马家窑
  • 2篇马家窑文化
  • 2篇墓葬
  • 2篇检讨
  • 1篇大汶口文化
  • 1篇新石器时代文...
  • 1篇形制
  • 1篇遗存
  • 1篇遗址发掘
  • 1篇音长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
  • 5篇兰州大学
  • 2篇四川省文物考...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任瑞波
  • 3篇赵宾福
  • 2篇陈苇
  • 1篇魏文斌
  • 1篇杜战伟
  • 1篇任赟娟
  • 1篇肖凤娟

传媒

  • 3篇边疆考古研究
  • 2篇考古
  • 1篇北方文物
  • 1篇四川文物
  • 1篇考古学报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农业考古
  • 1篇中国国家博物...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焉不拉克文化的分期、年代和源流
2017年
一、概况焉不拉克文化,得名于1986年发掘的焉不拉克墓地[1]。不过,早在1957~1958年,黄文弼先生曾对焉不拉克墓地进行过调查和小规模发掘[2]。焉不拉克文化的典型墓地还包括寒气沟[3]、艾斯克霞尔[4]、黄田上庙尔沟村Ⅰ号墓地[5]、东黑沟[6]、拜其尔[7]、艾斯克霞尔南[8]、柳树沟[9]和拉甫乔克[10]。从目前出土的资料看,焉不拉克文化多分布在巴里坤山南侧的哈密盆地,北部的巴里坤草原分布较少。
任瑞波
关键词:墓葬形制竖穴墓
论喇家遗址“辛店文化”墓葬的文化归属被引量:6
2017年
《考古》2015年第3期发表的《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的辛店文化墓葬》(下文简称《喇家辛店墓葬》)一文中认为2005年9月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掘的5座墓葬(另有1座残毁未发掘)为“辛店文化墓葬”。《喇家辛店墓葬》不仅发表了这5座墓的随葬陶器,也对随葬器物组合、墓葬形制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为喇家遗址和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笔者认为这5座墓葬的文化性质与目前已知的辛店文化区别明显,应归人卡约文化。
任瑞波
关键词:喇家遗址墓葬卡约文化
论辛店文化的分期与年代被引量:5
2019年
辛店文化因1924年甘肃临洮大石镇(时称洮沙县)新店甲址的发掘而得名,其前身即瑞典学者安特生命名的新店期〔1〕。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随着永靖莲花台、张家咀和姬家川等遗址的发掘,人们对辛店文化的认识逐步深入。学术界对相关遗存的看法颇不一致,导致命名繁多,如辛店文化、唐汪文化,辛店文化甲组、辛店文化乙组、张家咀组、姬家川组、辛店组、四时定组,如辛店期、山家头期、姬家川期、张家咀期和山家头类型、张家咀类型、姬家川类型。二十一世纪初,《民和核桃庄》的出版标志着辛店文化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2〕。
任瑞波
关键词:辛店文化安特生
川西彩陶产地来源新说检讨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对《川西马家窑类型彩陶产源分析与探讨》实验数据再次分析,并重点比对CaO数据,发现测定的川西地区类似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标本和甘肃地区彩陶标本数据并不一致,据此检讨川西彩陶"极可能不是产于当地,而更像是从甘青地区进口而来"的结论。
任瑞波陈苇任赟娟
关键词:彩陶马家窑文化CAO
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对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进行初步梳理,根据花纹样式,将这些彩陶分为12大类。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这12类彩陶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周邻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关系密切,而且与东北地区本地考古学文化息息相关。整个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的发展前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赵宾福任瑞波
关键词:彩陶红山文化
小河沿文化界说被引量:8
2013年
关于小河沿文化的内涵和命名问题,学术界虽讨论了多年,但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燕山以北地区小河沿文化遗址材料和墓地材料的检讨,重新界定了小河沿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分布范围。经过进一步的比对分析,认为燕山以南的雪山一期遗存、中贾壁遗存、午方遗存(类型)总体特征与小河沿文化区别明显,不宜纳入小河沿文化范畴。燕山以南各类遗存中所见的少部分小河沿文化因素,实为相同时期诸考古学文化之间彼此交流或受到了相同文化影响的结果。
赵宾福任瑞波杜战伟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陶器
再论小河沿文化的分期与年代被引量:7
2015年
自1974年内蒙古敖汉旗小河沿村南台地遗址发掘以后[1],小河沿文化便成为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热点问题。材料不少,论题也多,但看法很不一致。2013年,笔者在《小河沿文化界说》一文中,通过对燕山以北地区小河沿文化遗址材料和墓地材料的检讨,重新界定了小河沿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分布领域。
赵宾福任瑞波
关键词:遗址发掘大汶口文化
大地湾遗址第五期遗存浅析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通过对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第五期遗存进行重新梳理,认为该期陶器可以分为区别明显的A、B两类,其中A类陶器不但与大地湾四期遗存基本相同,而且与常山下层文化迥异。不仅如此,大地湾五期的房址、灰坑也和常山下层文化中的同类遗存完全不同。因此,将大地湾五期所有遗存都纳入常山下层文化似乎不妥。大地湾第五期A、B两类陶器应分别归入大地湾四期和常山下层文化,而且这两类陶器缺乏共存关系和前后发展演变关系。
任瑞波
河姆渡遗址稻作遗存的研究回顾、展望和思考被引量:1
2014年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极为丰富的稻作遗存,学界对这些稻作谷物的种属、性质等随之展开研究,但是不同学者通过不同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本文对鉴定、研究河姆渡遗址稻作谷物的不同技术、方法进行了简介、回顾、检讨和展望,同时提出了自己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肖凤娟任瑞波
关键词:河姆渡遗址检讨
论齐家文化的圜底器被引量:1
2020年
《考古》2017年第9期刊登了韩建业先生的《公元前2千纪中后叶亚洲中部地区的圜底陶罐》[1](以下简称《圜底陶罐》)。文章将亚洲中部地区公元前2千纪中后叶的圜底罐分为三个系统(或三个区域),即齐家系统、卡拉苏克系统和萨恩萨伊系统,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深入讨论。该文视野宏大,涉及的区域面积广、考古学文化数量多,给读者不少启发。不过,我们认为《圜底陶罐》的部分观点和认识还有些许讨论的空间和补充的余地,在此仅就齐家文化圜底陶罐的类别、年代及其来源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任瑞波陈苇
关键词:齐家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