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秀兰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采用自制石蜡珠进行蜡膜介导热启动PCR
- 1994年
- 采用自制石蜡珠进行蜡膜介导热启动PCR刘宝瑞,张学庸,于文彬,代秀兰,丁振若PCR技术自从1985年问世以来,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然而PCR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扩增产物也不总是特异的。PCR的非特异性扩用,不仅降低了特异性扩增的...
- 刘宝瑞张学庸于文彬代秀兰丁振若
-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
- 全文增补中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清铜与血浆丙二醛、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 1992年
- 测定34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丙二醛(P-MD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Ery-SODA)及血清铜(S-Cu)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Cu 及 P-MDA 含量显著升高,与 PaO_2均呈负相关,S-Cu 水平与 P-MDA 含量变化呈正相关,Ery-SODA 显著降低。提示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系统平衡失调,S-Cu 的升高可能使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参与肺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 张霞刘林英潘自安孙琦代秀兰
- 关键词:肺心病超氧物歧化酶丙二醛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清铜、锌、铁、镁、钙的变化被引量:1
- 1993年
-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39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铜、锌、铁、镁、钙的变化,并与正常人对照,发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铜水平升高,与PaO_2呈显著负相关,血清钙水平降低,与PaO_2呈正相关,与PaCO_2呈负相关,血清锌、铁、镁无变化,提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铜、钙水平的变化与缺氧及高碳酸血症有一定关系,并可能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 张霞代秀兰
- 关键词:肺心病
- 流行性出血热多项肾功能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1993年
- 作者对145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行尿沉渣细胞及有形成份(USCTC/HP)、24小时尿蛋白(24huPro)、尿血肌酐比值(u/sCr)、尿β_2-微球蛋白(uβ_2-MG)、肾衰指数(RFI)、滤过钠排泄分数(FE N_a)、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AG)等12项肾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多项肾功能指标在本病各期、各型中均各具有规律性,其升降幅度同病情轻重和肾衰程度密切相关.其中USCTC,24huPro,u/sCr,uβ_2-MG等4项于肾衰早期即有显著变化,可视为早期肾衰诊断的预警性指标;前3项和RFI,FE_(Na)等5项为判断肾衰程度的敏感指标;24huPro,u/sCr和尿NAG可作为本病恢复期肾功能监测和随访指标。
- 刘俊彬韩捷王九平康文臻郝春秋代秀兰孟昭彦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肾功能衰竭
- APC、MCC基因杂合型缺失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2
- 1996年
- 采用蜡膜介导热启动PCR等技术检查了APC和MCC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缺失。结果在44例胃癌组织中有29例表现为APC基因杂合型,其中8例(27.6%)存在缺失:2例高分化腺癌均有缺失,13例中分化腺癌中2例缺失,15例低分化腺癌中4例缺失。3例早期胃癌中1例发生缺失(1/3)。MCC基因25例杂合子中2例(8.0%)发生缺失。提示APC基因在胃癌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并可能参与早期发生。
- 刘宝瑞张学庸于文彬张立伟王晓鸣蔡晓滨范渝红代秀兰
- 关键词:胃肿瘤癌发生基因缺失APCMCC
- 一组新的肿瘤标志物MG-Ags在进展期结肠癌病人血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用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G系列)免疫酶法对结肠癌、良性肠道疾病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 MG-Ags 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观察进展期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MG-Ags的变化。以探讨 MG-Ags检测的临床意义。以 48例正常人血清 MG-Ags检测 OD值的均数加 3个标准差之和作为判断肿瘤的阳性阈值,结肠癌阳性率为70%(14/20),良性疾病为8%(2/25),48例正常人假阳性为2.1%,结肠癌切除后血清中 MG-Ags水平明显降低。结果证实,MG-Ags检测对进展期结肠癌患者的血清诊断及术后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 张积仁张学庸陈希陶代秀兰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结肠癌血清
- 胃癌组织APC基因杂合性缺失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胃癌组织APC基因杂合性缺失的初步研究张学庸,刘宝瑞,张惠中,于文彬,代秀兰,丁振若(西京医院消化内科,西京医院病理科,西京医院检验科)关键词胃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杂合子中图法分类号R735.2APc基因在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1]....
- 张学庸刘宝瑞张惠中于文彬代秀兰丁振若
- 关键词:基因肿瘤抑制基因杂合子胃肿瘤
-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N-糖苷型糖蛋白的表达
- 1991年
- 为了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N-糖苷型糖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作者用一种能识别N-糖苷型糖蛋白的外源性凝集素Concanavalin A(简称Con A)建立了一种血清N-糖苷型糖蛋白检测方法,对42例病毒性甲型肝炎,92例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检测,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糖苷型糖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甲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以血清中N-糖苷型糖蛋白含量大于正常人(x±25)之和作为判断阳性标准,甲型肝炎阳性率为9.5%(4/42),乙型肝炎为32.6%(30/92)。血清N-糖苷型糖蛋白的表达与谷丙转氨酶的含量无明显关系,但与乙型肝炎的临床类型及肝功能状况有关,急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糖苷型糖蛋白的表达增高。故认为血清N-糖苷型糖蛋白的检测对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鉴别,研究及其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意义。
- 代秀兰张积仁张学庸
- 关键词:肝炎糖蛋白凝集素病毒性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