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国占

作品数:164 被引量:1,721H指数:2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0篇农业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7篇小麦
  • 50篇玉米
  • 25篇土壤
  • 24篇籽粒
  • 20篇夏玉米
  • 20篇间作
  • 17篇冬小麦
  • 16篇花生
  • 14篇旱地
  • 13篇耕作
  • 12篇栽培
  • 12篇水分
  • 12篇耕作方式
  • 11篇氮素
  • 11篇籽粒产量
  • 11篇作物
  • 11篇利用效率
  • 11篇高产
  • 10篇旗叶
  • 10篇抗旱

机构

  • 134篇河南科技大学
  • 24篇洛阳农业高等...
  • 2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1篇河南农业大学
  • 7篇河南省农业科...
  • 4篇山东轻工业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洛阳农林科学...
  • 2篇东营职业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平顶山天安煤...
  • 2篇信阳农林学院
  • 2篇商丘市农林科...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周口职业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省农学会
  • 1篇河南省农业厅
  • 1篇河南省农业学...

作者

  • 163篇付国占
  • 96篇李友军
  • 53篇焦念元
  • 45篇陈明灿
  • 33篇尹飞
  • 28篇史国安
  • 26篇黄明
  • 26篇吴金芝
  • 24篇王贺正
  • 13篇刘领
  • 13篇宁堂原
  • 11篇陈明灿
  • 10篇徐国伟
  • 10篇徐国伟
  • 9篇李增嘉
  • 8篇马超
  • 8篇张均
  • 8篇郭秀璞
  • 8篇王振林
  • 8篇吕强

传媒

  • 14篇河南农业科学
  • 10篇麦类作物学报
  • 9篇干旱地区农业...
  • 9篇作物杂志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麦类作物
  • 8篇河南科技大学...
  • 6篇洛阳农业高等...
  • 5篇植物营养与肥...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作物学报
  • 4篇华北农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山东农业科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草业学报
  • 3篇核农学报
  • 2篇玉米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11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13篇2013
  • 10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控制烤烟盆栽土壤水分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烤烟盆栽土壤水分的装置,属于农业设备领域,包括储水罐、补水模块、信息产生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所述补水模块包括与储水罐连通的主水管、与主水管连接的缓冲器、与缓冲器连接的分水管和与分水管连通的注水管;所述主...
王小东吕强付国占李友军魏永涛庄晔
文献传递
拔节期重施氮肥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5
1997年
拔节期重施氮肥,可以显著改善群体质量,增加植株基部节间的重量、充实度和次生根条数,提高植株抗倒、抗旱能力;提高分蘖成穗率,保证稳定的成穗数;明显改善中后期光合性能,减少小穗小花退化,促进物质积累和籽粒灌浆,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具有显著提高产量的作用。但在同一密度条件下,拔节期追施氮量对小麦群体性状的改善效应和增产效果不同,均呈抛物线变化。一般情况下,拔节期追氮数量宜掌握在150~300kg/hm2尿素范围内。
李友军付国占刘丰明刘丰明
关键词:小麦拔节期氮肥
增施钾肥对小麦旗叶活性氧代谢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1997年
小麦在生育后期,旗叶O2产生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积累,叶绿素(Chl)和蛋白质含量下降,生理功能减弱,逐渐衰老死亡。增施钾肥可减少旗叶O2产生,降低MDA含量,减缓Chl和Pr分解,起到延缓衰老、增强旗叶功能,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上产量的作用。施用量在150kg/hm2以下时,效果随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超过150kg/hm2以后,效果又开始逐渐下降。
付国占李友军史国安郭香风刘丰明
关键词:钾肥小麦活性氧代谢
玉米花生间作和磷肥对间作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3
2013年
揭示玉米(Zea mays)和花生(Arachis hypogaea)间作提高花生对弱光利用能力的光合特点及磷(P)肥效应,对阐明间作花生适应弱光的光合机理和提高间作花生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该试验于2011–2012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分析了间作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与构成、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特点和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与单作花生相比,施P与不施P条件下玉米和花生间作显著(p<0.01)提高了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b含量,降低了叶绿素a/b,显著提高了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弱光时的光合速率,显著降低了气孔导度、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羧化速率(Vcmax)、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磷酸丙糖利用速率(TPU);与不施P相比,施P有利于提高间作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ΦPSII、qP、Vcmax、Jmax和TPU,说明间作花生通过提高功能叶的叶绿素b含量,改变叶绿素构成,提高了光系统II的Fv/Fm、ΦPSII和qP,增强了对光能的捕获和转化能力,提高了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而并非提高了对CO2的羧化固定能力;施P有利于提高间作花生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和产量,土地当量比提高了6.2%–9.3%。
焦念元杨萌珂宁堂原尹飞徐国伟付国占李友军
关键词:羧化效率磷肥光合特性
玉米-花生间作行比与磷肥施用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为玉米-花生间作模式中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玉米-花生行比为2∶2、2∶4和2∶8的间作模式及磷肥施用与否(不施磷与施磷180kg/hm^2)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间作行比与磷肥施用对玉米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乳熟期以前,玉米单株叶面积随间作花生行比增加呈升高趋势;乳熟期以后,玉米单株叶面积以玉米-花生行比2∶4处理最大;成熟期玉米单株干物质量和果穗质量随玉米-花生间作行比增大呈升高趋势。随玉米-花生间作行比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重心高度、穗部秃尖长度、玉米产量和偏土地当量比降低,穗长、穗粗和百粒重增加。综合玉米产量和间作优势,玉米-花生间作行比2∶4模式下配合施用磷肥,可充分发挥间作玉米个体生产潜力,确保较高玉米产量和间作优势。
胡莎莎王飞李亚辉孔乐尹飞刘领付国占焦念元
关键词:玉米间作模式磷肥干物质积累
乙烯利在玉米高产栽培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在玉米高产田叶面喷洒乙烯利 ,能获得增产 ,也会造成减产。研究证明 ,在种植密度 5 2 5 0 0株 /hm2 以上 ,第6片叶展开时 ,叶面喷洒 40 %乙烯利 1 5 0~ 2 2 5 ml/hm2 (兑水 375~ 45 0 l)能降低株高和穗位 ,增加茎秆的粗度和节根条数 ,提高抗倒伏能力 ,延长叶片的光合时间 ,增加光合势 ,使玉米获得增产。喷洒时间晚或乙烯利用量过大 。
袁宝玉韩向阳付国占杨辉
关键词:乙烯利玉米栽培技术种植密度抗倒伏能力
拔节期重施氮肥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1997年
拔节期重施氮肥,可以显著改善群体质量,增加植株基部节间的重量、充实度和次生根条数,提高植株抗倒、抗旱能力;提高分蘖成穗率,保证稳定的成穗数;明显改善中后期光合性能,减少小穗小花退化,促进物质积累和籽粒灌浆,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具有显著提高产量的效果。但在同一密度条件下,拔节期追施氮量对小麦群体性状的改善效应和增产效果不同,均呈抛物线变化。一般情况下,拔节期追氮数量宜掌握在150~300kg/hm^2尿素范围内。
李友军付国占刘丰明谷登斌胡铁良
关键词:小麦拔节期氮肥
秸秆覆盖深松对夏玉米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探讨秸秆覆盖深松对夏玉米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SS+M、SS+NM、NT+M、NT+NM)在河南西平进行连续3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脲酶、土壤碱性磷酸酶、土壤蔗糖酶、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土壤脲酶、土壤碱性磷酸酶、土壤蔗糖酶、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4种酶的活性随着玉米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即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推进,土壤酶活性从播种到花后45天先升高后下降,土壤脲酶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而土壤碱性磷酸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花后15天达到最大值。在0~5 cm和5~10 cm土层,秸秆覆盖处理下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SS+M>NT+M>SS+NM>NT+NM;在10~20 cm土层,NT+M处理下土壤酶活性急剧下降;在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在大多数时期深松处理下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免耕处理,SS+M>SS+NM>NT+M>NT+NM。在豫南雨养区实施秸秆覆盖深松能够提高土壤的酶活性,值得推广。
郭书亚尚赏王坤汤其宁张艳付国占卢广远
关键词:土壤脲酶
一种冬小麦凸凹种植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小麦凸凹种植方法,前茬小麦收获后一周内,对土壤进行间隔深松,在未深松区起垄、深松区开沟且覆盖作物秸秆,形成凸凹地表和土气阻隔界面,促进雨水向土壤中集蓄;夏闲季用除草剂控制杂草;...
黄明吴金芝李友军陈明灿付国占王贺正马超张均
文献传递
限水灌溉对极端晚播密植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解极端晚播密植小麦的限水灌溉效果,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以弱春性小麦偃展4110和半冬性小麦矮抗58为材料,在华北地区典型水浇地进行晚播(11月中旬)密植(600万株·hm-2)试验,比较了常规灌溉(拔节期和开花期各灌水60mm)和限水灌溉(拔节期灌水60mm)的小麦开花后氮素吸收转运分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与常规灌溉相比,限水灌溉可促进极端晚播密植小麦开花前氮素在开花后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效率及其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显著提高氮素收获指数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但对开花后氮素积累量以及小麦氮素吸收效率、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生长季而异。与常规灌溉相比,限水灌溉下偏旱的2012-2013生长季开花后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效率降低,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变化;偏湿润的2013-2014生长季开花后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效率维持稳定,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3%~5.3%和10.4%~13.3%。极端晚播密植栽培模式下,限水灌溉不仅可促进小麦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提高小麦氮收获指数和籽粒蛋白质含量,还能在偏湿润的年份提高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吴金芝黄明李友军付国占田文仲
关键词:限水灌溉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氮素吸收效率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