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小余
- 作品数:23 被引量:14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直径≥30 mm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直径≥30 mm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09例大肠LST患者,并根据病变大小分为直径≥30 mm及直径<30 mm两组,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病变大小、病变部位、内镜下形态学分型、组织病理类型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病变部位、内镜下分型、组织病理及上皮内瘤变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病变直径≥30 mm的大肠LST好发于直肠(75.4%,43/57),而直径<30 mm的大肠LST多发于直肠(36.5%,19/52)及近端结肠(44.4%,21/52);直径≥30 mm的大肠LST以结节混合型为主(61.4%,35/57),直径<30 mm的大肠LST则主要是颗粒均一型(51.9%,27/52);病变直径≥30 mm的大肠LST多为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89.5%,51/57)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7.9%,33/57),而直径<30 mm的大肠LST则主要是绒毛管状腺瘤(78.8%,41/52)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4.6%,44/52),病变直径≥30 mm的大肠LST拥有更高的恶性潜能(高级别内瘤变+浸润癌的百分比分别为42.1%(24/57)和15.4%(8/52)(P <0.05)。结论 L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大肠肿瘤,与大肠癌发生关系密切。LST直径≥30 mm时好发于直肠,内镜下形态学类型以结节混合型为主,组织中绒毛成分较多,恶变潜能更高,值得临床重视和研究。
- 钟文洲陈正义黄晓曦林松挺云小余
- 关键词: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临床病理学内镜分型上皮内瘤变
- 内镜诊疗中心乙型肝炎职业暴露16例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内镜诊疗中心工作人员乙型肝炎职业暴露的特点及防范措施。方法对16例内镜诊疗中心乙型肝炎职业暴露工作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称类别;职业暴露原因及方式,包括锐器刺伤、破损黏膜接触、污染物溅到眼睛;职业暴露后处理情况。结果16例乙型肝炎职业暴露者平均年龄(32.6±10.2)岁,其中护师2例(12.5%),护士4例(25.0%),技师3例(18.8%),临时聘用人员6例(37.5%),实习生1例(6.2%)。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损伤(62.5%)为主,其次为皮肤破损黏膜接触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污染物品(25.0%)及污染物溅到眼睛2例(12.5%)。操作过程中未戴手套、护目镜为主要暴露原因。职业暴露后给予局部冲洗、消毒,乙型肝炎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注射,16例暴露者监测6个月内均未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未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结论对内镜诊疗中心工作人员应强化乙型肝炎职业防护培训,严格操作规程,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 李俊李文卢冰云小余
- 关键词:乙型肝炎
- 内镜下绝缘头电切刀行直肠肿瘤黏膜下层剥离术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使用绝缘头电切刀行直肠肿瘤黏膜下层剥离术,以求切除一次性大于1.5cm的肿瘤。方法使用绝缘头电切刀(Insulation-tipped,IT)对12例直肠肿瘤(平均病变范围为3.4cm)行黏膜下层注射美蓝肾上腺素液,再用IT刀进行黏膜下层剥离术。结果12例直肠肿瘤均被完整切除,病理结果为绒毛腺管状腺瘤并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其中4例癌变,基底无残留癌灶。术中1例发生小动脉破裂出血,给予钛夹止血,达到止血目的,该组无穿孔者。结论IT刀可顺利进行直肠肿瘤完整黏膜下层剥离术。
- 郑秀芳苏鲁潘洪珍赖雪珍云小余
- 关键词:直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
- 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简称PLD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临床经验,探求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日本先进的脉冲式EPY-PPI激光治疗仪,在病变椎间盘患侧上方为穿刺点,在C形臂X光机透视下定位,行经皮穿刺椎间盘减压术,用18G×150mm穿刺针,激光照射量300~900(焦耳)。结果经1-6个月随访,按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评定。共54例63个椎间盘治愈15例,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优良率75.9%,有效率92.5%,无效率7.5%,治疗效果较好。结论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可行的,疗效较理想,且有极高的准确性,微创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方法。
- 潘富文云小余黄友华吴多庆
- 关键词:经皮穿刺激光腰椎间盘突出
- 超声内镜在食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在食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105例经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患者,结合内镜下治疗及病理结果,比较小探头超声在诊断及鉴别诊断各种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结果小探头超声能够清晰的分辨食管壁各层结构:由内向外分别为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有基层及浆膜层,超声内镜下依次表现高、低、高、低、高回声。常见的食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为息肉、平滑肌瘤、静脉瘤、脂肪瘤、囊肿。超声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100%、85.7%、100%、100%、100%,因而能够指导食道黏膜下病变的治疗及判断预后。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是诊断及鉴别诊断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病变的有效手段。
- 江雪梅黄晓曦郑秀芳陈正义吕静云小余文丹刘英
- 关键词:超声内镜小探头超声
- ATP荧光实时检测技术在消化内镜洗消中的作用
- 云小余文丹
- 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泻、便秘13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13例患者胶囊内镜检查,除2例未发现病变外,11例检出疾病,病种有胃窦息肉、糜烂性胃炎、结肠息肉、空肠出血性病变,小肠出血性炎症及小肠肿瘤,且顺应性较好,无不良反应。结论:胶囊内镜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无痛苦、无不良反应,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可以观察全消化道,无需住院等优点,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陈正义吕静云小余
- 关键词:胶囊内镜消化道
- ERCP术中确定的肝吸虫病变一例
- 2011年
- 患者女,41岁。患者于2010年8月20日行腹腔镜下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中因损伤变异副肝管,转开腹行副右肝管修补+取石+T管引流术。术中探查肝总管时见多发黑色小片状物流出,疑为结石;剖开胆囊见内有许多米粒大小息肉,胆囊黏膜无局限性隆起。
- 苏鲁陈正义吕静云小余文丹许保
- 关键词:ERCP术肝吸虫病变T管引流术术中探查胆囊黏膜
- 主副胰管异常汇合于主乳头一例
- 2009年
- 患者女,66岁。因反复上腹痛2年前来就治。患者近2年来反复出现上腹痛,呈隐痛、阵发性加剧,无放射痛,无发热及其它不适。外院B超检查示:胰头18mm,胰体10mm,包膜光滑,实质回声稍增粗,欠均匀,胰管扩张,
- 苏鲁郑秀芳云小余
- 关键词:胰管扩张反复上腹痛乳头B超检查阵发性放射痛
- 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ERCP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治疗MOJ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12个月,分析近远期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累积生存图,并根据术后4 w内的胆红素改善情况和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采用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影响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植入支架92枚,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术期无急性肝功能损害、大出血、胆漏等严重并发症。术后4 w内9例(9.8%)血清总胆红素(TBIL)下降≤25%或升高,5例(5.4%)死于肝肾衰竭或呼吸衰竭。无效14例,有效78例。术后复查CT或磁共振成像(MRI),在术后5~12个月共59例(64.1%)再次梗阻,其中44例(47.8%)死于原发肿瘤进展转移。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26.16±10.42)d。年龄、术前胆道感染、Child-Pugh评分是影响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是治疗MOJ的重要手段,做好术前评估及抗感染、护肝等处理,有助于提升疗效。
- 许保陈正义林松挺钟文洲云小余
-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ER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