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小晶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哲学
  • 2篇笛卡尔
  • 2篇哲学争论
  • 2篇论题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方法
  • 1篇新科学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灵
  • 1篇学社
  • 1篇义学
  • 1篇因果性
  • 1篇语义
  • 1篇语义学
  • 1篇再审
  • 1篇哲学家
  • 1篇证伪
  • 1篇证伪主义
  • 1篇知心

机构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于小晶
  • 6篇李建会

传媒

  • 4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哲学研究
  • 1篇中国哲学年鉴
  • 1篇科学技术哲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适应主义与意向内容的自然化——评密立根的生物目的论语义学
意向性的自然化问题是当今心灵哲学领域中探讨意向性的主流议题,众多的心灵哲学家都在试图完成意向性的自然化构想。而且,这一构想主要是通过意向内容的自然化来实现的,因为意向内容是理解意向性的一个主要维度。由意向性问题向意向内容...
于小晶
关键词:美国哲学密立根
“4E+S”:认知科学的一场新革命?被引量:27
2014年
近年来,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都认为,在认知科学领域发生了一场新的认知革命。这一革命就是“4E+S”理论模型的兴起。其中,“4E”指的是体化(embodied)认知、嵌入(embedded)认知、生成(enacted)认知和延展(extended)认知理论;“S”指的是情境(situated)认知理论。
李建会于小晶
关键词:哲学家科学家
4E认知:因果性与构成性的判定被引量:5
2017年
在4E认知当中,由于体化认知、嵌入认知、生成认知和延展认知的内部差异,4E认知通常被区分为两大论题:因果性论题和构成性论题。从纵向来看,无论是因果性论题还是构成性论题都是对笛卡尔内在主义的反叛,其中因果性论题是对其拥有主张的反叛,而构成性论题是对其位置主张的反叛;但从横向来看,因果性论题和构成性论题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前者涉及的只是产生认知的原因,而后者则涉及产生认知的最小充分条件,在因果性与构成性的判定问题上,目前基于常识的判定、基于认知本质的判定和可操作性判定都存在一定的理论困难或适用局限,因果性与构成性的判定不仅需要认知标准的更为合理的说明,也需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于小晶
浅谈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
波普尔,拉卡托斯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进程中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波普尔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和归纳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证伪主义理论,拉卡托斯在发展他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精致证伪主义。本文从比较和分析的角...
于小晶
关键词:证伪主义
文献传递
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反思与超越——读《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被引量:1
2014年
马来平教授的新作《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以默顿科学社会学为中心》对国外成熟的科学社会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述和总结,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指出了21世纪中国主流科学观的缺陷及其重塑的必要性和方向。该书是从科技哲学角度研究西方科学社会学的理论贡献与应用价值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其中,就对默顿科学社会学而言,既有对默顿的守护与坚持,又有作者自己对默顿观点的修正、完善和超越。本书强调的中国主流科学观中科学自主性意识的缺失,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作者关于21世纪中国主流科学观重塑的呼吁表达了学界共同的心声。
李建会于小晶
关键词:科学社会学
自然选择是万能的吗?——进化论中的适应主义及其生物学哲学争论被引量:3
2012年
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重要概念。达尔文之后,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形成了两种互相对立的学说:适应主义和反适应主义。适应主义者认为,自然选择是万能的,生物的进化都是通过自然选择而获得适应性进化的结果;反适应者主义者则认为,自然选择的作用不是万能的,生物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化。鉴于适应主义的广泛影响及其在理解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拟澄清适应主义的含义及其形式,阐明适应主义与反适应主义在生物学和哲学两个层面的争论,并指出适应主义思想的局限性及多元主义视角的价值。
于小晶李建会
关键词:自然选择多元主义
对延展认知的再审视被引量:5
2014年
延展认知自1998年克拉克和查尔莫斯提出以来,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和争论,其中延展认知的支持者认为,认知冲出了大脑的界限,认知过程延展到了大脑之外、身体和环境之中,但由于延展认知支持者论证方式的不同,产生了五种不同形式的论证,分别是同等性论证、互补性论证、过程耦合论证、系统耦合论证和进化论证。然而,延展认知的反对者却认为,认知并未冲出大脑的界限,真正的认知依然在大脑之中,并基于此对延展认知不同形式的论证给予了反驳和批判,使得延展认知面临着差异性论证、耦合-构成谬误、认知系统和认知过程的区分、认知膨胀问题和认知标准问题等挑战。尽管面对挑战,延展认知的支持者也作出了相应的回应,但是作者认为,延展认知支持者的辩护与延展认知面临的挑战相比要弱得多。因此,文章的目的就是对延展认知进行再审视,从而维护认知的大脑界限。
于小晶李建会
关键词:哲学争论
认知科学的新趋向:4E认知及其关系研究
2014年
引言 近年来,随着知觉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机器人工程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认知心理学中动力学方法的应用,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在认知科学领域发生了一场新的认知革命。这一革命就是从笛卡尔式认知科学到非笛卡尔式认知科学的转变。笛卡尔式认知科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基于计算表征范式的认知研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一个共同的研究范式,即将心智的内部状态视为抽象表征水平上的逻辑或计算过程。
于小晶李建会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动力学方法笛卡尔人工智能
探索认知的本质——评马克·罗兰兹的融合心灵说和认知的标志观被引量:5
2013年
认知的本质问题是哲学的难题之一。马克·罗兰兹(MarkRowlands)在其新近的著作《心灵的新科学》中通过将涉身心灵和延展心灵融合,提出了融合心灵(amalgamatedmind)的新观点,试图跨越涉身心灵和延展心灵的鸿沟。然而,融合心灵的提出不得不面对涉身心灵、延展心灵及其整合带来的挑战。为了为融合心灵辩护,罗兰兹对认知的标志进行了大胆说明,指出了何为认知过程的充分条件。
于小晶李建会
关键词:心灵新科学哲学
强德性知识论的认知难题及其解决路径被引量:2
2019年
作为人类认知最为非凡的成就,知识与认知有着内在的关联,对知识的描绘离不开认知的术语。当代德性知识论就主张,知识是认知能力的产物,赋予一个主体知识需要赋予他相关的认知能力。然而,延展认知论题对认知能力之外的环境因素的强调,使得当代德性知识论特别是强德性知识论出现了认知难题。针对这一难题,国外学者指出了两条可能的解决路径:一是从强德性知识论转向弱德性知识论;二是从个体有机体的认知能动性走向分布的认知能动性。但是依托于这两条路径能否成功解决认知难题仍存在争论,问题的关键仍有赖于我们对能力及认知本质的理解。
于小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