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买文选

作品数:43 被引量:26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小麦
  • 11篇
  • 9篇土壤
  • 8篇盐碱
  • 8篇碱土
  • 7篇植物
  • 6篇养分
  • 6篇基因
  • 6篇基因型
  • 5篇滴灌
  • 5篇石灰性
  • 5篇石灰性土壤
  • 5篇小麦基因
  • 5篇小麦基因型
  • 5篇棉花
  • 4篇盐碱土
  • 4篇营养
  • 4篇早衰
  • 4篇水稻
  • 4篇畦灌

机构

  • 29篇中国科学院新...
  • 19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和田地区农技...

作者

  • 43篇买文选
  • 20篇田长彦
  • 18篇田霄鸿
  • 15篇陆欣春
  • 13篇赵振勇
  • 11篇张科
  • 10篇杨习文
  • 7篇荆卫民
  • 7篇王平
  • 6篇张福海
  • 5篇保琼莉
  • 5篇李生秀
  • 5篇石秋梅
  • 4篇曾凡江
  • 4篇尹传华
  • 4篇张波
  • 3篇赵爱青
  • 3篇陈玲
  • 3篇王奉斌
  • 2篇王雷

传媒

  • 4篇植物营养与肥...
  • 4篇华北农学报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土壤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土壤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农村科技
  • 1篇中国稻米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绿洲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模拟干旱区盐碱发生的自然地质过程改造荒漠土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干旱区盐碱发生的自然地质过程改造荒漠土的方法,该方法在绿洲‑荒漠过渡带,建造高位蓄水池,人工引入生态用水形成淡水塔水头;因地势构造缓坡地,掺沙、重施有机肥改良耕层土壤;依据潜水返盐临界深度和坡度划分宜农...
张科田长彦赵振勇蒋磊买文选张福海宫江平荆卫民
文献传递
小麦及大麦幼苗对供锌及添加CaCO_3/HCO_3^-的反应被引量:2
2009年
石灰性土壤含有大量CaCO3所产生的高含量HCO3-及CaCO3对Zn的吸附作用被认为是造成作物缺锌的重要原因。该研究在营养液中添加CaCO3或HCO3-,探讨了两者在不同供Zn条件下对2种小麦(小偃22、郑麦9023)与1种大麦(西引2号)幼苗生长及Z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供Zn条件下,添加HCO3-时3种供试作物均出现明显失绿症状,供Zn时症状减轻;同时HCO3-明显抑制小麦和大麦生长,供Zn抑制作用减轻。供Zn显著增加幼苗的Zn吸收,且地上部增加幅度高于根系;3种供试作物均对缺锌较为敏感;HCO3-通过抑制幼苗生长及Zn从根系向地上部转运而影响Zn吸收,大麦的锌转运率高于小麦。HCO3-还显著提高了营养液pH,但介质中有作物时pH值增加幅度较小;与HCO3-相比,高量CaCO3对作物生长及Zn吸收影响较小,但能明显提高营养液pH值。
陆欣春陈玲田霄鸿杨习文买文选赵爱青
关键词:CACO3小麦品种ZN
膜下滴灌棉花早衰机理研究:从生长与养分的角度
对膜下滴灌棉花的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地上部响应、植株养分分布状况、土壤微环境变化与根系的相关性等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膜下滴灌棉花早衰的机理.2009和2010年在新疆库尔17勒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以漫灌为对照,采用...
买文选田长彦
缺锌条件下小麦的养分吸收状况及不同基因型的耐性差异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螯合-缓冲营养液(Chelator-buffer culture solution)进行培养试验,对缺锌条件下3种小麦基因型(绵阳19、邯6172、新麦13)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对P、Cu、Fe、Mn营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且应用4种指标,即锌效率(缺锌与锌充足供应条件下小麦地上部干物质之比)、相对冠根比(缺锌与锌充足供应条件下小麦冠根比之比)、缺锌条件下小麦地上部的锌吸收量、干物质量,对3种小麦的耐缺锌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锌缺乏条件下小麦地上部生长量明显降低,而根系依然能保持相对较强的生长发育能力;不同小麦基因型对缺锌的耐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邯6172的耐性最强;在缺锌胁迫条件下,小麦地上部Cu、Fe、Mn含量及Cu/Zn、Fe/Zn、Mn/Zn均明显升高,地上部锌含量与Cu、Fe、Mn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锌缺乏能够促进Cu、Fe、Mn在地上部的累积。与此相反,锌缺乏条件下小麦P含量及吸收量均明显降低,地上部磷、锌含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但与Cu,Fe,Mn相似,缺锌后P从根系向地上部的转运率升高。同时,对缺锌耐性最强的小麦基因型邯6172在锌缺乏条件下,地上部Cu、Fe、Mn含量的升高与P含量的降低幅度均是3种供试小麦中最大的,似乎表明小麦对锌缺乏的耐性大小与对Cu、Fe、Mn的吸收能力及与对P吸收的抑制有关。
买文选田霄鸿保琼莉陆欣春李生秀
关键词:锌缺乏
水稻机械化旱条播种植技术在和田地区的应用及表现被引量:1
2018年
和田地区是新疆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但单产普遍较低,其关键制约因素在于栽培技术落后(多采用撒播)。本研究选择新疆主推水稻品种新稻36号和新稻4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机械旱条播种植技术进行了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机械旱条播种植技术的水稻产量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撒播技术的水稻,新稻36号表现尤其显著,较撒播增产28.0%。基于此,本文就机械旱条播种植模式在和田地区应用的具体生产技术要求进行了总结,以为和田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王奉斌阿则古丽.纳伊普买文选
关键词:水稻
一种利用组织汁液速测判断蓖麻磷素营养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蓖麻栽培技术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组织汁液速测判断蓖麻磷素营养的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a、取样:在蓖麻花果期,每待测田块随机选取至少20株蓖麻,每株上各取一个叶柄;b、样品处理:将步骤a中采摘的叶柄剪...
王平田长彦赵振勇买文选张科王晴晴
文献传递
小麦不同生育期磷-锌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土壤中施用不同水平组合的磷、锌肥,在小麦的不同生育时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以及成熟期)分器官对磷-锌营养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磷降低了小麦地上部各器官锌含量,且水平越高效果愈明显,在作用时间上主要表现在生长前期(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小麦苗期、拔节期和成熟期地上部各器官磷含量在施锌后有所降低,而抽穗期和灌浆期略有提高,表明小麦磷锌拮抗作用可能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包括苗期和拔节期)和后期(成熟期)。在小麦不同的生长阶段,施磷后锌含量降低程度大小顺序为:茎>穗(籽粒或颖)>叶,其中对茎部锌含量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小麦生长前期,后期主要作用部位是籽粒。施磷比较明显的降低了小麦地上部锌含量,而施入锌肥后无论对小麦地上部磷含量表现出拮抗还是互助,绝大部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磷对锌的影响要远大于锌对磷的影响。总之,磷-锌相互作用对苗期、拔节期小麦茎部和成熟期籽粒的磷、锌营养平衡具有很明显的影响,而且在相互作用的程度大小上存在差异。
买文选田霄鸿陆欣春
关键词:小麦
棉花高效利用土壤磷的根际过程与调控研究进展
2015年
提高棉花对磷的利用效率不仅是国家磷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也是新疆棉花产业节本增效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特别是近10年国内外文献的查阅,就植物获取土壤磷的途径、过程,以及提高作物吸磷效率的关键过程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棉花摄取土壤磷的根际过程与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植物对土壤磷的获取包括活化和吸收利用两个基本过程,而吸收利用是通过根系直接吸磷途径和菌根吸磷途径共同完成的。根系分布与土壤剖面有效磷含量分布的时空匹配性是作物根系直接途径高效获取土壤磷的基础,根分泌作用增强根际土壤磷的活化是作物根系直接途径磷高效获取的关键过程,而菌根途径是作物磷效率的重要构成组分。土壤供磷强度对棉花的根形态和生长、菌根侵染率和菌根效应、根际磷酸酶活性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目前有关棉花磷高效吸收相关的根形态和生理性状、根际和菌根际生物互作过程与调节机制的研究还十分有限,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田长彦冯固买文选
关键词:棉花
新疆干旱区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76
2016年
现阶段新疆干旱区高强度水土资源开发,致使传统灌排水盐平衡模式难于维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改变农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需要创新调控理论与技术体系;传统盐碱地农业开发利用模式资源效率低、维持成本高,需要以生物修复技术为核心构建盐碱地高效率资源化利用模式。针对上述问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1400)的资助下,通过机理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产品研制、县域集成示范实现:(1)建立新疆干旱区现代水盐平衡调控理论,(2)创新干旱区盐碱地生态治理模式,(3)建成盐碱地产业化集成示范区,形成全产业链的盐碱地生态治理技术服务体系,(4)稳定一支以新疆相关单位为主体,国内优势单位参与的根植新疆的盐碱地生态治理队伍。
田长彦买文选赵振勇
关键词:干旱区盐碱地水盐平衡生态治理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差异的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为查明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3个处理:插秧、撒播和条播,对其产量及其构成进行了测定,就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插秧水稻的产量(10390 kg/hm^2)要高于撒播(7790.7 kg/hm^2)和条播(9105.2 kg/hm^2),3种栽培模式下水稻的收获指数几乎没有不同(撒播、条播和插秧分别为56.5、54.7、53.9),而插秧水稻的地上部干物质量明显高于撒播和条播,更高的地上部干物质量使插秧水稻形成了更大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特别是后者较撒播和条播分别高39.0%和26.9%,其与水稻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795)。3种栽培模式相比,条播水稻的效益成本比最高,达到了2.52。总之,与直播(撒播、条播)相比,插秧水稻获得高产的根本原因是其具有更大的穗粒数,但考虑到成本投入,在实际生产中,条播水稻的收益更高。
买文选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张波曾凡江田长彦
关键词:水稻直播干物质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