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小青

作品数:59 被引量:462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机械工程
  • 8篇农业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离心泵
  • 10篇数值模拟
  • 10篇值模拟
  • 9篇叶轮
  • 8篇设计方法
  • 6篇排污泵
  • 6篇内部流场
  • 6篇空化
  • 5篇无过载
  • 5篇磁力
  • 5篇磁力泵
  • 4篇导叶
  • 4篇水力
  • 4篇污水
  • 4篇流场
  • 4篇流场分析
  • 4篇流道
  • 3篇多级离心
  • 3篇多级离心泵
  • 3篇多喷嘴

机构

  • 54篇江苏大学
  • 7篇东南大学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五邑大学
  • 1篇江苏理工大学
  • 1篇镇江江大泵业...

作者

  • 59篇丛小青
  • 36篇袁丹青
  • 21篇袁寿其
  • 8篇陈向阳
  • 7篇王冠军
  • 6篇陆伟刚
  • 6篇袁建平
  • 6篇白滨
  • 5篇何有世
  • 4篇施卫东
  • 4篇李红
  • 4篇张兵
  • 4篇贾自强
  • 4篇王光辉
  • 4篇王利伟
  • 3篇王洋
  • 3篇黄良勇
  • 3篇康仕彬
  • 3篇赵斌娟
  • 3篇刘厚林

传媒

  • 14篇排灌机械
  • 9篇中国农村水利...
  • 8篇排灌机械工程...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流体机械
  • 3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化工时刊
  • 1篇水泵技术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节水灌溉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可再生能源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过载双流道排污泵性能预测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在进行无过载双流道排污泵设计时,利用公式预测的性能和试验结果有较大误差。对此,通过流动分析指出,普通离心泵相对液流角与叶片出口安放角相差不大,而在双流道叶轮出口速度三角形中,相对液流角与叶片出口安放角相差较大,因此,用叶片出口安放角进行性能预测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双流道泵无过载性能预测的计算方法:!2应取叶片背面出口安放角;计算叶片排挤系数时,叶片厚度应取内流道出口处叶片厚度。试验表明,该计算方法能大大提高性能预测的准确性,预估最大轴功率值及其位置较普通计算方法误差大幅度减小。
丛小青袁寿其袁丹青陆伟刚
关键词:排污泵无过载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的设计方法被引量:14
2008年
以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对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副的啮合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转子的较完整的设计方法.介绍了这种泵的工作原理,并综合齿轮及齿轮泵的设计计算方法,分析了直线-共轭内啮合齿形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给出了基本参数的选取和计算方法,推导了流量计算方程;利用平面啮合定理(Willis定理)和齿廓设计基本方法,分别得到了内、外齿轮的齿廓曲线方程.通过实例,求得其基本参数及齿廓曲线方程,并绘制出直线-共轭齿轮泵转子的图形,验证了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及齿廓曲线方程的正确性.
丛小青刘梦仙乌骏
关键词:齿轮泵内啮合齿廓曲线方程设计方法
远射程消防水炮流道内导流片的性能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为提高消防水炮射程,消除管内流道中的涡流和横向流,需在弯管流道内安放导流片.以5种不同曲率半径的弯管为对象,在管内安放位置不同、数量不同的导流片,进行水炮设计流量为400 m^3/h的内部流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安放导流片可消除管内湍流核心区,改善流动状态,减小出口湍动能.当曲率半径为1.2~1.4倍的管内径时,安放导流片后管内的湍动能大幅减小,且出口最大湍动能为不加导流片时的一半以下;曲率半径较小时,安放单片导流片的进出口压差与安装双片导流片的压差相差不大;曲率半径大于管内直径时,前者的压差小于后者的压差;在靠近弯管内壁安放单片导流片后,水炮结构紧凑,且压差比双片导流片小,管内流体的旋转和振动最少,因此在设计消防水炮时优先选择单片导流片.
袁丹青石荣丛小青季明
关键词:消防水炮导流片数值模拟
带间隙和不带间隙低比转速离心泵空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20年
为研究低比转速多级泵间隙对泵空化性能的影响,应用CFX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有无口环间隙模型泵在不同空化系数下的空化性能。通过设计6种间隙组合模型,分析了不同位置的间隙及其尺寸对多级泵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低空化系数的前提下,当空化处于早期和发展阶段时,叶轮口环间隙有利于叶轮的空化性能;当空化恶化时,叶轮口环间隙降低泵空化性能。叶轮口环间隙越大,泵空化性能越好。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他工况下空化发展情况,分析由空化引起的压力脉动、振动与噪声问题奠定了基础。
丛小青张悦王玉帛
关键词:多级离心泵空化特性数值模拟空化系数
基于PLC大型喷灌恒压控制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通过C40可编程控制器来控制变频器,变频器控制水泵电机的供电频率,根据灌区需水量来调节水泵电机的转速,使灌溉管道的压力保持基本恒定,节约了大量的电能;同时,通过1台PC机和PLC通信来监控各参数,提高了灌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袁丹青丛小青张兵
关键词:电工学PLC变频器
分布式磁力泵群智能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磁力泵以其无轴封、无泄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随着工厂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对磁力泵的状态可监测,并且可联入工厂自动化监控网络。通过实际应用和分析对比,对磁力泵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其核心在于对隔离套温度、滑动轴承磨损监测两个方面。因此,针对磁力泵的结构及运行特点,采用单片机和PC机相结合的分布式系统,对生产车间多台磁力泵运行中隔离套温度及滑动轴承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并实现了越限报警,故障泵停机切换处理。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
康仕彬袁丹青丛小青许世铎
关键词:磁力泵分布式结构温度监测串行异步通信
多喷嘴液体射流泵的设计及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为研究多喷嘴射流泵设计方法及结构参数对泵性能影响,提出了基于经验系数多喷嘴射流泵的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不同喷嘴参数的射流泵。采用试验方法对射流泵进行了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喉管内部速度梯度较大,说明工作流体与被吸流体混合较快,验证了多喷嘴射流泵能够缩短喉管长度。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4喷嘴射流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射流泵内部流场的速度和湍动能分布,结果表明喉嘴至喉管入口段径向速度梯度较小,轴向速度梯度较大。试验结果为多喷嘴的理论计算和合理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陈向阳袁丹青王冠军丛小青张晓炜
关键词:射流泵多喷嘴
单叶片螺旋离心泵水力平衡性能优化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研究螺旋离心泵水力平衡性能的优化效果,以一台单叶片螺旋离心泵为例,采用3种切割出口边形式,通过CFX15.0对泵流场进行非定常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切割形式下径向力和扬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利用SAMCEF研究了转子的临界转速及振型,并分析了在径向力激励下转子系统的瞬态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切割形式下,作用于叶轮的径向力均呈周期性变化,周期与叶轮旋转的周期相同;径向力恒定值的大小随切割角度的增大而降低,扬程亦随切割角度的增大而降低;设计转速下,转子系统不会出现共振情况,振幅随切割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切割角度为30°时振动最小,且扬程达到要求。
袁丹青杨润宇蒋新禹丛小青王玉帛
关键词:螺旋离心泵径向力临界转速瞬态响应
径向力对螺旋离心泵转子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为了研究流体激励力对螺旋离心泵转子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以一台单叶片螺旋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利用CFX 14.5对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了非定常计算,得到了不同流量工况下叶轮所受的径向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建立了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转子的临界转速和振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以不同流量工况下的径向力作为外部激励时,转子系统的瞬态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流量工况下,叶轮的径向力均呈周期性变化,周期和叶轮旋转的周期相同;径向力可以分解为恒定量和脉动量,随着频率的增加,脉动峰值逐渐减小;在设计转速下,转子系统不会发生共振;当考虑径向力的作用时,叶轮上监测点处的径向位移呈现复杂的周期性变化,径向力的频率成分会在振动过程中体现出来.
袁丹青王航丛小青季明张楠
关键词:螺旋离心泵径向力临界转速瞬态响应
基于模糊决策理论的冬小麦精量灌溉智能系统的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为了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节约大量的灌溉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考虑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SPAC)的基础上,在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设定了不同的最佳土壤湿度;同时通过天气环境参数来预测作物的腾发量;最后根据土壤湿度、作物腾发量以及作物的生长阶段来模糊决策作物的灌水量。结果表明,在考虑土壤、作物和大气的综合作用下,根据多因素对作物灌水量进行模糊智能决策,比根据单一参数预测作物的灌水量,预测结果更准确。
张兵袁寿其李红丛小青袁建平
关键词:冬小麦模糊决策精量灌溉土壤湿度腾发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