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莹

作品数:15 被引量:161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眼眶
  • 8篇肿瘤
  • 4篇血管
  • 3篇血管瘤
  • 3篇眶肿瘤
  • 3篇病理
  • 2篇影像
  • 2篇显像
  • 2篇海绵状
  • 2篇海绵状血管瘤
  • 2篇核素
  • 2篇核素显像
  • 2篇病理学
  • 1篇性病
  • 1篇血管外皮瘤
  • 1篇血管外皮细胞...
  • 1篇眼附属器
  • 1篇眼眶病
  • 1篇眼眶海绵状血...
  • 1篇眼眶横纹肌肉...

机构

  • 14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14篇丁莹
  • 11篇宋国祥
  • 7篇何彦津
  • 4篇张虹
  • 2篇孙丰源
  • 2篇张遵诚
  • 2篇董华
  • 1篇汪东
  • 1篇王毅
  • 1篇白玫
  • 1篇韩悦
  • 1篇肖利华
  • 1篇唐东润
  • 1篇信惠敏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天津医药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99mTc标记红细胞放射核素显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99mTc—RBC放射核素显像做为一种新的诊断工具,根据肿瘤核素显像情况,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经B型超声、CT或MRI证实为眼眶肿瘤的患者68例进行^99mTc—RBC放射核素显像,其中男30例,女38例,平均年龄37.8岁。如果血池相开始出现放射性异常浓集影,且随时间推移,1h后放射性浓集影逐渐增强,至4h时晚期延迟相放射核素明显增强者可判断为海绵状血管瘤。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或活检后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24例海绵状血管瘤显像为血池相开始出现放射性异常浓集影,且随时间推移,1h后放射性浓集影逐渐增强,至4h时晚期延迟相放射核素明显增强;1例海绵状血管瘤各个时相均未见异常放射性浓集影。43例其他类型肿瘤显像方式与海绵状血管瘤有显著不同。结论^99mTc—RBC显像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新方法,可提供术前组织学诊断,从而选择合适的手术人路。
张虹张遵诚丁莹董华宋国祥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核素显像
眼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学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眼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1980年至2018年眼眶横纹肌肉瘤36例(36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5个月~14岁,平均(6.54±3.79)岁。眶上象限为其好发部位。就诊的主要症状为眼球突出。B超检查,肿瘤显示为低或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探查,肿瘤内可见动脉频谱,血流丰富。28例行CT扫描呈软组织密度影,其中骨质破坏6例。10例行MRI检查,8例T1WI显示为中等或中等偏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36例中眶内容摘除4例,前路开眶切除肿物32例。病理学检查显示:亚型中胚胎型20例(55.6%),腺泡型9例(25.0%),多形型7例(19.4%)。结论眼眶横纹肌肉瘤属高度恶性肿瘤,传统的B超、CT、MRI结合PET-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指导诊断、治疗,监测复发与转移。
郝胜利丁莹汪东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
影像检查在眼外肌占位中的诊断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B超、CDI、CT和MRI检查对眼外肌占位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1991至2010年共2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眼外肌占位病变的影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眼外肌内猪囊尾蚴病12例、眼外肌内原发肿瘤10例、眼外肌内转移癌2例、眼外内植入性囊肿1例。其影像学表现各有不同。结论影像检查为眼外肌内猪囊尾蚴病提供特征性的诊断依据,其中超声检查为首选,能特征性的显示眼外肌内寄生虫囊泡和囊尾蚴蠕动影,而CT和MRI可作为补充检查手段;B超、CDI、CT和MRI检查在眼外肌内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丁莹张虹宋国祥
关键词:影像检查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并分析 14例 (15只眼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诊断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运用B超、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眶内囊肿和萎缩的小眼球。结论 :通过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该病可与多种眼和眼眶疾病相鉴别。影像学检查对于制定手术方案很有帮助。
王毅丁莹孙丰源宋国祥
关键词:先天性小眼球眼眶囊肿CTB超
眼内肿瘤针穿后针道瘤细胞移植的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研究眼内肿瘤细针抽吸活检后针道内瘤细胞的移植。方法11只眼内肿瘤离体眼球,作细针抽吸活检,共44个针道,每个针道作5μm连续切片检查。结果国产6号半普通针组22个针道中有15个发现瘤细胞,美国产20G套管针组22个针道有2个可疑瘤细胞。结论细针抽吸活检(FNAB)技术安全、有效。
何彦津宋国祥丁莹
关键词:细针抽吸眼内肿瘤针道活组织检查
52例婴儿型眼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1年
丁莹宋国祥信惠敏何彦津
视神经原发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视神经原发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视神经肿瘤患者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视神经胶质瘤12例,影像图均表现为视神经梭形增粗,边缘光滑清楚。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有强化。MRI上病变于T1WI呈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有强化。视神经鞘脑膜瘤8例,影像图表现为视神经一致性增粗(2例)、梭形肿块(2例)、不规则偏心性肿块(4例),病灶边缘清楚但欠光滑。CT上表现为软组织密度,2例伴钙化,有强化。MRI上T1WI呈中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中等或略高(或低)信号,强化明显。经手术证实病变限于眶内者9例(术前CT显示为12例,MRI显示为9例);累及视神经管内段6例(术前CT显示为3例,MRI显示为6例),累及颅内5例(术前CT、MRI均显示为5例)。结论:视神经胶质瘤与视神经脑膜瘤均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MRI较CT更利于显示肿瘤向视神经管内及颅内侵犯的范围与程度。
白玫韩悦丁莹
关键词:视神经疾病肿瘤磁共振成像
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治疗眼附属器婴儿型血管瘤被引量:4
2000年
眼附属器婴儿型血管瘤治疗方法很多,如:放疗、冷冻、动脉栓塞、硬化剂瘤内注射、全身类固醇治疗及手术等,但都因存在一定副作用或并发症,影响患儿外观和眼部功能,故未被广泛使用。本文总结我科1980~1998年采用皮质类固醇肿瘤内注射治疗眼附属器婴儿型血管瘤46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根据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大多可以确诊。多起自生后2个月内,病变侵及真皮浅层时,肤色发红,局部隆起且表面有不规则的小凹。病变侵及真皮深部或眶部时,肤色显蓝色或略呈紫蓝色,似海绵感。
丁莹宋国祥何彦津
关键词:血管瘤肾上腺皮质激素眼肿瘤
穿切活检在眼眶病诊断中的应用
1999年
唐东润孙丰源何彦津宋国祥肖利华丁莹
关键词:眼眶疾病
99mTc标记红细胞放射核素显像在眼眶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 对眼眶肿瘤患者进行99mTc-RBC放射核素显像,根据显像结果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性疾病和非血管性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经B型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方法证实为眼眶肿瘤的75例患者进行99mTc-RBC放射核素显像,其中男32例,女43例,平均年龄44.7岁.据99mTc-RBC放射核素显像方式不同,做出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性疾病、供血丰富肿瘤或其他实体性肿瘤的诊断.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或活检后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 31例海绵状血管瘤显像为血池相开始出现放射性异常浓集影,且随时间推移,1h后放射性浓集影逐渐增强,至4h时晚期延迟相放射核素明显增强;1例海绵状血管瘤各个时相均未见异常放射性浓集影.血管畸形显示为血池相即出现异常的放射性浓集影,30min后逐渐增强,至4h减弱或消失.供血丰富肿瘤显示灌注曲线升高,血池相异常放射性浓集影轻度增强,至延迟相消失或无变化.结论 99mTc-RBC显像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性疾病、供血丰富肿瘤及其他实体性肿瘤的一种新方法,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张虹丁莹张遵诚董华宋国祥
关键词:眼眶肿瘤核素显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