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莹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生物可利用性
  • 3篇水体
  • 3篇可利用性
  • 3篇巢湖
  • 2篇
  • 2篇沉积物
  • 1篇生物可利用磷
  • 1篇磷形态
  • 1篇磷形态分布
  • 1篇孔隙
  • 1篇孔隙水
  • 1篇扩散膜
  • 1篇湖流
  • 1篇河流
  • 1篇BAP
  • 1篇巢湖流域
  • 1篇巢湖水体
  • 1篇城市

机构

  • 4篇安徽大学
  • 4篇煤矿生态环境...
  • 3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篇李玉成
  • 4篇龚莹
  • 4篇王宁
  • 4篇宗宁
  • 3篇郑刘根
  • 3篇罗军
  • 1篇张剑

传媒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城市纳污河流磷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以巢湖十五里河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2012年,逐月采样分析了巢湖十五里河水体与表层沉积物中磷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十五里河水体磷污染状况严重,正磷酸盐(DIP)年均浓度1.134 mg/L,总磷(TP)年均浓度1.876 mg/L,由上到下呈现不断积累的趋势,并与流域内富营养化水平相一致。表层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磷(BAP)含量呈现AAP>Olsen-P>WSP>RDP的规律,丰水期(5-7月)是全年磷浓度最高时期,也是控制十五里河磷污染物汇入巢湖的重要时期;以十五里河为典型的城市纳污河流沉积物对磷污染物表现出"汇"的特征,但在丰水期表现出"源"的特征,成为重要的内源磷释放来源。
宗宁龚莹张剑李玉成郑刘根谢毫王宁
巢湖流域十五里河水体与表层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BAP)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研究了巢湖十五里河水体与表层沉积物的氮磷分布,并采用传统化学分析法和梯度扩散膜技术(DGT)分析了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磷(BAP)含量。结果表明,十五里河水体正磷酸盐(DIP)和总磷(TP)浓度自上游至下游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一直保持在富营养化水平〔ρ(DIP)≥0.343 mg·L-1,ρ(TP)≥0.676 mg·L-1〕,上游的污水汇入是导致水体磷浓度急剧升高的主要原因,中游污染源少而使磷浓度下降,下游农业面源与支流的汇入又使磷浓度有所增加。沉积物中4种BAP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藻类可利用磷(AAP)含量、NaHCO3提取磷(Olsen-P)含量、水溶性磷(WSP)含量和易解吸磷(RDP)含量,其中沉积物w(AAP)和w(Olsen-P)与沉积物w(T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中下游河段沉积物孔隙水中磷具有向水体迁移的趋势,说明这些沉积物磷有自孔隙水向上覆水扩散的潜在风险。十五里河BAP含量检测结果表明,DGT技术与传统化学方法检测结果相关性显著,因此DGT技术可作为今后十五里河BAP分析研究的重要工具。
宗宁龚莹李玉成郑刘根罗军谢毫王宁
关键词:水体孔隙水
巢湖水体-沉积物磷形态与有效性被引量:12
2015年
为探讨巢湖磷形态内源污染特征及生物有效性,采用传统化学方法和梯度扩散膜技术(DGT),分析了巢湖水体和沉积物磷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区域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西部湖区水体中总磷(TP)和可溶性无机磷(DIP)浓度高于中、东部湖区,处于富营养化水平。不同湖区沉积物中TP、铁/铝结合态磷(Fe/AlP)和藻类可利用磷(AAP)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东部和中部,钙结合态磷(Ca-P)分布没有明显差异,有机磷(OP)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东部、西部和中部湖区;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性磷(DGT-P)含量全湖分布差异较小,河口处波动较大,说明河口受河流携带污染物影响较大;沉积物中DGT-P含量与高活性AAP、Fe/Al-P、OP和DIP含量相关系数R分别为0.541、0.547、0.731(P<0.01)和0.438(P<0.05),因此可考虑将DGT作为生物有效性磷监测手段。等温吸附实验表明东、西部湖区沉积物对磷酸盐具有较高吸附潜能,中部湖区较低;然而平衡溶液中DGT-P却存在较大差异,西部湖区9号样点最大平衡浓度(0.62 mg·L-1)约为东部湖区3号样点(0.07 mg·L-1)的9倍,说明沉积物对上覆水磷的生物有效性存在较大影响。
龚莹王宁李玉成宗宁罗军谢毫
关键词:磷形态分布巢湖
水体与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性磷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巢湖十五里河水体和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梯度扩散膜技术(DGT),研究了水体与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性磷(BAP)含量间的相关性,并与4种化学提取方法(WSP、RDP、AAP、Olsen-P)进行比较,探索表征水体与沉积物中BAP更合适的方法。结果表明,DGT技术比其他4种方法获得的数据相关系数更高,可作为研究水体与沉积物BAP的重要工具。
宗宁王宁龚莹罗军郑刘根谢毫李玉成
关键词:水体沉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