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德雄

作品数:18 被引量:90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6篇地震
  • 6篇地震活动
  • 3篇地震活动特征
  • 3篇地震烈度
  • 3篇地震频度
  • 3篇震前
  • 3篇烈度
  • 2篇地震预测
  • 2篇地震灾害
  • 2篇断层
  • 2篇断裂带
  • 2篇形变
  • 2篇震害
  • 2篇震害分布
  • 2篇震区
  • 2篇震灾
  • 2篇震灾评估
  • 2篇强地震
  • 2篇强震
  • 2篇中强地震

机构

  • 18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18篇龙德雄
  • 2篇龙思胜
  • 2篇罗安元
  • 2篇邓天岗
  • 1篇苏琴
  • 1篇王庆良
  • 1篇黄辅琼
  • 1篇吴今生
  • 1篇杜方
  • 1篇官致君
  • 1篇张家涛
  • 1篇闻学泽
  • 1篇张铁宝
  • 1篇江在雄
  • 1篇牛安福
  • 1篇牟雅元
  • 1篇张晶
  • 1篇刘建明
  • 1篇江在森
  • 1篇王松

传媒

  • 12篇四川地震
  • 2篇地震研究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2006年纪...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0
  • 2篇1991
  • 1篇199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年8月5日四川会东—云南会泽间5.3级地震序列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2005年8月5日22时14分41秒,在四川省会东县与云南省会泽县交界一带发生了Ms5.3级地震。据西昌遥测地震台网测定:震中经纬度为26°35′N,103°03′E,震源深度为10千米。分析认为:这是一次前震—主震—余震型的地震序列事件。另外,由于这次地震情况比较复杂,根据周围20多个测震台站记录的P波初动解求解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初步认为这次地震的主震有可能是位于震区附近小江断裂带北段巧家—蒙姑断裂、蒙姑—东川断裂西侧北东向淌塘—岩坝断层北西上盘,在近水平的北北西向主压应力挤压作用下,发生了往北东方向逆冲的右旋错动的结果。
牟雅元龙思胜龙德雄
关键词: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
2005年8月5日云南省会泽—四川省会东5.3级地震四川震区地震宏观烈度考察被引量:2
2006年
2005年8月5日在云南省会泽与四川省会东两县交界处,发生了Ms5.3级地震。极震区四川震区位于会东县松坪—野牛坪—甘海子—岩坝—淌塘一带,极震区烈度为Ⅵ度,Ⅵ度区和Ⅴ度区面积分别为353和1208km2。等震线分布形态总体呈长椭圆形,长轴为北东向。四川震区涉及会东县松坪、嘎吉、鲁吉、淌塘、大桥、野租等6个区共28个乡,大多数建筑物受损,在松坪区、淌塘区的部分地区出现山地灾害。综合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的发生与震区北东向淌塘—岩坝断裂的活动有关。
龙德雄吴今生王松李志健
关键词:地震烈度等烈度线发震构造
1786年康定地震形变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1990年
本文对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康定断裂地震的形变带进行了分析。认为,地震形变带主要由发育于地形斜坡上的线性坡中槽或垄岗组成。形变带具分段特点,单条长850—1500米,呈右阶“斜列式”展布,中段(极震区)一带为现状型。其中的破裂面具正断兼扭动特点。空间特征上,坡中槽一侧的交替上升变化是依次、轮换出现的,它是地震断层运动屈曲作用(Fault buckling)导致地表变形的反映。这种形变现象与该带北西段(炉霍段)走滑型地震的形变带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也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北西、南东两段的地震破裂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它为同一走滑带不同地段运动特征的差异提供了证据。
龙德雄邓天岗
关键词:断裂带地震
判断川滇有震、无震和后续地震的一种方法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对川滇地区1988年以来30次Ms≥5.0级地震前ML≥3.0级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中、强地震前ML≥3.0级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曲线有一个非线性趋势增强的变化过程,曲线上升的非线性增强对整体区域一定时间段内有震、后续地震和无震的判断给出了震前地震活动的中、短期异常信息。
龙德雄罗安元
关键词:地震频度地震预测
四川理塘毛垭温泉地质构造环境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通过理塘毛垭温泉现场实地考察,对毛垭温泉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及泉华层堆积层的组成、成因和物质来源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毛垭温泉属于义敦—理塘、理塘—德巫活动断裂带上出露的构造上升泉,断裂带构造裂隙为温泉水通道;温泉水的来源是中深层循环热水与浅层地下水补给冷水混合体;其水温水量的变化受区域构造应力的控制,它的变化能反映这一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动态变化信息。
龙德雄黄辅琼官致君
关键词:地质构造环境
1411年西藏当雄8级地震及地震构造综述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综述了1411年发生在西藏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当雄8级地震及地震构造研究的概况;归纳了各家的研究论点,发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结论:①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层的展布及结构特征;②地震形变带的若干结论;③1411年当雄8级地震的震级和震中位置。并认为有必要对上述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正确评估西藏拉萨-羊八井经济建设地区的地震危险性。
龙德雄江在雄
关键词:地震地震构造
从强震前中强地震活动探讨川滇菱形块体内未来强震的可能性被引量:1
2002年
对中国西部南北地震带及相邻地区 ,190 0年以来 19次强震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图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9个震例显示 ,强震前在震中地区往往有早期地震和临震前的较大地震活动 ,而且早期地震至临震前较大地震活动的间隔时间与较大地震至主震时间有一个线性比值关系。通过给出的计算公式 :M =5 8+1 30 8logT(a) ,结合未来强震地区近期出现的中强地震事件的特定指标 ,预测研究区内未来强震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龙德雄
关键词:地震活动川滇菱形块体强震南北地震带震级
1725年康定7(1/2)级地震发震构造问题的讨论被引量:3
1991年
公元1725年康定7~1/2级地震,至今其震中及发震构造尚未定论。通过历史地震记载资料以及发震地区地震与地震形变带的对比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归属鲜水河断裂带无疑,而且应是该断裂带南段色拉哈分支断裂上的地震,震中在龙启马沟—色拉哈一带,称之为色拉哈地震。同时认为,这一发震段现今为一明显的大震空段,仍潜存着大震发生的危险。
龙德雄邓天岗
关键词:地震发震构造
川滇及邻区强震地区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
2003年
对中国大陆西部的川、滇及邻区 ,1970年以来 8次MS≥ 7 0级强震的震源地区 ,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及时空图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强震前在震源地区MS≥ 4 8级的中强地震活动 ,在地表特定的断裂构造带上成团丛集活动 ,其中早期和中期阶段出现的中强地震位置 ,是未来强震的震中地区。震级 -时间关系的时序特征显示 ,强震前的早期、中期和短期的三个阶段 ,中强地震震级随时间逐渐增大 ,并逐步增长 ,直到强震发生 ,地震活动的间隔时间Δt-t曲线则由大变小衰减至发生强震。在强震前 ,早期阶段的中强地震小于中期阶段出现的中强地震 ,中期阶段的较大中强地震 ,可成为强震前一次具有信号震标志的较大地震。同时 ,强震前孕震期与临震期的持续时间有一个线性比值关系 ,比值为 0 2 1~ 0 2 7。根据比值关系以及强震地区震前中期阶段和短期阶段出现的地震事件 ,可作为强震预测的一种震兆指标。
龙德雄
关键词:强震区
川滇交界东部地区汤家坪跨断层形变异常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2011年以来,四川宁南汤家坪场地出现加速变化重大异常,为此中国地震局组成异常落实工作组开展现场落实,现场调查研究表明:(1)汤家坪场地观测点跨过次级断层,从破碎带中出现的石林现象,其物质组成不是第四系地层,石林陡立变形,方向性较好,与次级断裂的走向一致,应为构造岩受到挤压后变形的结果;(2)汤家坪观测场地各观测点位是稳定的。A点位于次级断层的南西盘上,从地质剖面图看出,桩基础为二迭系下统(P1)石灰岩、页岩、砂岩地层,基岩向下是有根的,整体基础是稳定的;B、C点均位于次级断层的北东盘上,沿公路边位置布置,基础部分是稳定的;(3)根据汤家坪场地1991年以来观测到的短水准、短基线曲线分析,观测结果没有明显的年变或非构造变形现象的干扰,反映了该场地跨越次级断层构造变形的实际变化,场地监测反映了次级断层的构造活动;(4)汤家坪场地A-B和A-C短基线、短水准的近期突出变化主要反映了跨越的次级断层的新活动。
杜方龙德雄江在森王庆良牛安福张晶苏琴
关键词:跨断层形变异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