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梅

作品数:39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化学工程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合金
  • 10篇镀层
  • 10篇耐蚀
  • 10篇耐蚀性
  • 9篇化学镀
  • 7篇微观形貌
  • 6篇极化曲线
  • 5篇电镀
  • 5篇电化学
  • 5篇磷化
  • 4篇镀层性能
  • 4篇镀镍
  • 4篇晶体
  • 4篇
  • 4篇表面形貌
  • 3篇电化学测试
  • 3篇镀液
  • 3篇配位
  • 3篇配位剂
  • 3篇化学镀镍

机构

  • 39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39篇黄晓梅
  • 5篇张密林
  • 4篇王香
  • 4篇李阳
  • 3篇蔡建崇
  • 2篇李鹏飞
  • 1篇张春红
  • 1篇殷金玲
  • 1篇程魁
  • 1篇王涛
  • 1篇李敏
  • 1篇杨萍
  • 1篇王贵领

传媒

  • 27篇电镀与环保
  • 3篇腐蚀科学与防...
  • 2篇物理测试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化学教育(中...

年份

  • 8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08
  • 3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学镀镍钴磷合金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正交试验对钢铁基体表面化学镀镍钴磷合金配方进行了选择,并对选择出的配方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化学镀镍钴磷合金镀层较致密,无明显缺陷,表面呈现有微裂纹的膜层状结构,镀层含钴48.72%(质量分数),晶相结构为晶态,化学镀镍钴磷镀层的电化学反应电阻与化学镀镍磷层相比提高了26%,化学镀镍钴磷合金的耐腐蚀性优于化学镀镍磷合金。
黄晓梅姜楠金少兵
关键词:正交试验法微观形貌
镀液中SiC的质量浓度对化学镀Ni-P-SiC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研究了镀液中SiC的质量浓度对化学镀Ni-P-SiC复合镀层中SiC的质量分数、表面形貌、镀速、耐蚀性、硬度、孔隙率及耐磨性的影响,并考察了稀土对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SiC的质量浓度的增加,镀层中SiC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当镀液中SiC的质量浓度过高时,镀层中会出现SiC微粒团聚的现象;化学镀Ni-P-SiC复合镀层的耐蚀性优于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当镀液中SiC的质量浓度为8g/L时,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耐磨性;向镀液中添加适量的氧化铈可以细化镀层晶粒。
黄晓梅金少兵
关键词:耐蚀性耐磨性稀土
化学复合镀Ni-P-SiO_2机制的研究
2019年
采用开路电位-时间曲线、阴极极化曲线、不同测试电位下的交流阻抗图谱等电化学测试手段,对化学复合镀Ni-P-SiO_2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体在化学复合镀Ni-P-SiO_2溶液中具有最佳的反应时间,不考虑温度时最佳的反应时间为4 000s。向镀液中加入SiO_2微粒可以增加膜电阻,对Ni-P合金的沉积具有阻化作用。通过研究次磷酸钠的阳极氧化行为发现,交流阻抗曲线由高频的电感弧和低频的电容弧组成。加入Ni 2+可使电化学反应电阻明显降低,使得次磷酸钠的氧化反应更容易进行。
黄晓梅向旭
关键词:极化度
铝及其合金浸锌溶液用表面活性剂的优选
2007年
利用CHI630电化学分析测试仪测试了在浸锌溶液中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及加入不同含量的最优表面活性剂后试片活化电位随浸锌时间的变化曲线和浸锌后的试片在3.5%NaC 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对其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浸锌后试片的稳定电位,提高浸锌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并确定了表面活性剂A是较适宜的浸锌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其最佳用量为0.1 g/L^0.15 g/L.同时,利用SEM、EDS对浸锌层、断面、镀镍层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镀层结合力合格.
黄晓梅张密林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浸锌溶液极化曲线
SiO2微粒对化学镀Ni-P-SiO2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采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制备了化学镀Ni-P-SiO2复合镀层,并研究了SiO2微粒的质量浓度对化学镀Ni-P-SiO2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微粒嵌入镀层内部或附着在镀层表面,但当SiO2微粒的质量浓度过高时SiO2微粒出现团聚现象;无论是镀态还是热处理后,化学镀NiP-SiO2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均随SiO2微粒的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SiO2微粒的质量浓度为12 g/L时,化学镀Ni-P-SiO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最好;SiO2微粒只是机械地掺杂在镀层中,并没有改变镀层的晶体结构。
黄晓梅向旭
关键词:显微硬度晶体结构
镍层打底的电镀铜-锌合金工艺研究
为了开发无氰无毒的铜-锌合金电镀工艺,利用复合络合剂制备电镀铜-锌合金镀层,采用极化曲线测试方法,研究了硫酸铜和硫酸锌摩尔比,络合剂A浓度,OP-10、糖精、十二烷基磺酸钠、明胶4种添加剂对铜-锌合金镀层耐蚀性的影响,观...
黄晓梅田野
文献传递
一步法黑色磷化膜生长过程研究
2015年
为了研究一步法黑色磷化膜的生长过程,测试了钢铁基体在黑色磷化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及时间电位曲线,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生长过程及不同温度条件下膜层形貌,分析了膜重随时间的变化,对成膜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适宜的磷化时间及磷化温度下,黑色磷化膜晶体数量多,尺寸适中,孔隙小,膜层致密,均匀,厚度适中,色泽乌黑,采用一步法制备黑色磷化膜,可减少生产工序,降低成本,所得膜层性能优异.在适宜的磷化时间内,黑色磷化膜的平均膜重为52.7 g/m2,在磷化膜中生成氧化铜从而使磷化膜成黑色.
黄晓梅蔡建崇金少兵
关键词:钢铁基体磷化一步法晶体
碳骨架上改进的瓦特镀液体系制备多孔镍层
2018年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孔隙率测试和万能材料拉伸试验机对改进的瓦特镀液体系制备的多孔镍层的形貌、成分、孔隙率和压缩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改进的瓦特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孔镍层的孔隙是五边形窗体所组成的空间十二面体结构单元在三维空间的拓扑分布,多孔镍层表面平整、光洁,孔隙率为85%~90%,成分为纯镍。最优配方制备的多孔镍层的抗压强度为1.74MPa,弹性模量为0.054GPa。
黄晓梅钊新伟王香
关键词:形貌
A356铝硅合金浸锌过程的组织演化被引量:1
2007年
铝硅合金经硝酸、氢氟酸出光后,形成了基体晶界和晶粒两部分,文章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这两部分锌晶粒的生长过程,用能谱仪测试了浸锌层的组成;对比了不同浸锌温度锌晶粒的形貌。结果表明,锌晶粒优先在晶界处的腐蚀坑边缘、近晶界处、基体晶粒的孔洞边缘及晶粒内高活性点区域生长,并由腐蚀坑、孔洞边缘向周围及由近晶界处向基体晶粒中心扩散,直至布满大部分基体;浸锌初期发现锌晶粒之间有晶须生成。随浸锌温度的升高,锌晶粒逐渐长大,并由粒状转变为片状。
黄晓梅张密林
关键词:铸造铝硅合金晶粒
复合配位剂化学镀Ni-Cr-P镀层的性能测试被引量:1
2015年
对甲酸钠、乙酸钠、柠檬酸、乳酸配位剂复配的Ni-Cr-P化学镀层进行了微观形貌、组成、结构、耐蚀性、镀速、硬度等测试。结果表明:Ni-Cr-P化学镀层表面为细致的胞状结构,其含有铬元素,铬的加入促使非晶态结构形成;化学镀Ni-Cr-P的镀速为14μm/h;Ni-Cr-P化学镀层的耐蚀性及硬度均优于Ni-P化学镀层的。
黄晓梅徐晓鹏李阳廖明锐
关键词:配位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