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承逵

作品数:265 被引量:2,321H指数:25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1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9篇建筑科学
  • 3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1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80篇混凝土
  • 91篇钢纤维
  • 79篇钢筋
  • 57篇钢筋混凝
  • 57篇钢筋混凝土
  • 54篇应力
  • 51篇纤维混凝土
  • 41篇钢纤维混凝土
  • 33篇载力
  • 33篇自应力
  • 33篇混凝土梁
  • 33篇承载力
  • 27篇自应力混凝土
  • 22篇异形柱
  • 20篇延性
  • 19篇高强
  • 18篇抗剪
  • 18篇钢筋混凝土梁
  • 18篇高强混凝土
  • 17篇配筋

机构

  • 257篇大连理工大学
  • 2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4篇沈阳建筑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7篇清华大学
  • 7篇沈阳建筑工程...
  • 7篇郑州大学
  • 7篇辽宁省建筑设...
  • 6篇沈阳大学
  • 5篇北京市建筑工...
  • 5篇吉林大学
  • 5篇河北工业大学
  • 5篇中国建筑设计...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大连水产学院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3篇三峡大学
  • 3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263篇黄承逵
  • 64篇赵国藩
  • 21篇赵顺波
  • 18篇何化南
  • 14篇刘明
  • 13篇周长东
  • 11篇孙晓燕
  • 10篇田稳苓
  • 9篇管俊峰
  • 9篇王伯昕
  • 9篇秦杰
  • 8篇宋玉普
  • 8篇曲福来
  • 8篇张宏战
  • 8篇刘文珽
  • 6篇常旭
  • 6篇陈小锋
  • 6篇戴建国
  • 6篇胡铁明
  • 6篇王丹

传媒

  • 4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6篇土木工程学报
  • 16篇工程力学
  • 15篇建筑结构
  • 10篇水利学报
  • 10篇建筑结构学报
  • 10篇建筑材料学报
  • 9篇工业建筑
  • 8篇混凝土与水泥...
  • 8篇混凝土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中国公路学报
  • 4篇水力发电学报
  • 4篇沈阳建筑大学...
  • 4篇2006全国...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3篇全国第五届纤...
  • 2篇实验力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年份

  • 4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10
  • 24篇2009
  • 21篇2008
  • 9篇2007
  • 34篇2006
  • 29篇2005
  • 22篇2004
  • 8篇2003
  • 17篇2002
  • 8篇2001
  • 11篇2000
  • 7篇1999
  • 8篇1998
  • 12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8篇1994
  • 3篇1993
2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纤维膨胀混凝土的膨胀效应系数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用膨胀效应系数来反映钢纤维与膨胀剂的联合增强效应.膨胀效应系数概念清楚、意义明确,并能充分反映钢纤维与膨胀剂的协同作用效果.而且通过膨胀效应系数可确定钢纤维膨胀混凝土的最优配比和临界配比。
田稳苓赵国藩黄承逵
关键词:钢纤维膨胀混凝土
干湿交替与荷载作用下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耐久性(英文)被引量:2
2009年
对8根持载与恶劣环境作用后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加固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梁的尺寸为1 700mm×120mm×200mm.首先采用4点分加载方式对梁进行预裂,卸载后粘贴CFRP片材,然后放入腐蚀环境.影响因素考虑了干湿交替与持载水平(持载水平分别为30%和60%混凝土梁极限荷载).分析了干湿交替单一因素和荷载与干湿交替双重因素对CFRP加固梁的长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荷载与干湿交替双重因素对CFRP加固梁的承载力和破坏形态影响较大,这主要是由于CFRP与混凝土界面的劣化引起;对CFRP加固梁的刚度几乎没有影响.
李杉任慧韬黄承逵崔云飞
关键词:耐久性干湿交替持载
L、T形柱轴压比限值研究被引量:22
2003年
对T、L形柱轴压比限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T、L形柱轴压比限值与截面尺寸有关;并针对T、L形柱当腹板受压时轴压比限值很低,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很难实现这一现象,提出了提高轴压比限值的方法,考虑增加腹板端部配筋和箍筋约束混凝土作用的有利影响,对T、L形柱轴压比限值进行了电算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T、L形柱肢长、厚比越大,轴压比限值越低;增加腹板端部配筋对T、L形柱轴压比限值有所改善;考虑箍筋约束混凝土作用对轴压比限值有明显提高。最后给出了考虑肢长、厚比不同的T、L形柱轴压比限值。
王丹黄承逵刘明
关键词:T形柱L形柱轴压比限值
网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7
1999年
介绍短切网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抗压、抗弯性能,韧性,抗渗性、热老化稳定性以及塑性收缩性的试验结果。
戴建国黄承逵
关键词:聚丙烯纤维力学特性塑性收缩抗渗性混凝土
玻璃纤维聚合物约束混凝土圆柱简化分析模型被引量:22
2004年
混凝土圆柱受到有效的侧向约束后,其强度和延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粘贴玻璃纤维布约束混凝土施工方便,质量可靠.但在设计时,需要合适的分析模型用来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若采用以往基于钢筋约束混凝土的分析模型会过高估计GFRP材料的约束作用,导致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共进行了27根(9组)混凝土圆柱试验,其中一组试件未贴布直接试验以便观察其破坏模式,其他8组试件贴布后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柱的强度和变形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基于试验结果,并参考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双线性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周长东黄承逵
关键词:玻璃纤维聚合物约束混凝土圆柱分析模型本构关系延性
配筋钢纤维砼板抗冲切性能的试验研究(上)被引量:19
1994年
本文报告了33块配筋钢纤维检板抗冲切性能的试验结果,分析了钢纤维的掺入对钢筋砼板各种性能的影响。依据影响冲切强度主要因素的分析,建立了钢筋砼板和配筋钢纤维砼板冲切强度的计算公式,并绘出了其相应的可靠度水平的分析结果。
安玉杰赵国藩黄承逵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配筋冲切强度
混凝土十字形中柱的板柱连接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两个大比例十字形中柱的板柱连接试件(其中一个试件配置抗冲切锚栓),在竖向荷载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探讨了十字形中柱的板柱连接在模拟地震作用下的裂缝形态、破坏特征、混凝土以及钢筋的应变、滞回特性、位移延性等一系列受力特性。试验研究表明,十字形中柱的板柱连接与传统方形中柱的板柱连接受力性能类似,两个试件的极限侧移比都远超过了1.5%的侧移比限值要求,因此在板柱结构中引入十字形柱是可行的;配置抗冲切锚栓可以显著地提高板柱连接的承载能力和延性。此外,根据试验给出了十字形中柱的冲切临界面形式,并提出了其类似极惯性矩的计算公式,从而使十字形中柱的板柱连接可以应用现行规范的方法进行承载力分析计算,采用该方法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刘文珽黄承逵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板柱连接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板柱连接冲切性能试验研究
2005年
进行了6个十字形柱-板柱连接(其中3个未配置、3个配置了抗冲切锚栓或箍筋)和2个对比方柱-板柱连接的冲切试验,研究了异形柱-板柱连接的冲切受力特性,同时将锚栓和箍筋的抗冲切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方柱-板柱连接试件相比,在柱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异形柱-板柱连接试件具有较高的抗冲切承载力.抗冲切钢筋可以有效地提高板的冲切承载力和延性.在改善延性方面,锚栓比箍筋更有效.另外,将国外几个主要规范ACI318、BS8110及MC90关于非矩形荷载面冲切临界截面周长的规定进行了比较,从试验结果看,规范ACI318的取法更合理.
黄承逵刘文
关键词:异形柱十字形柱钢筋混凝土板板柱连接冲切锚栓
大比尺马蹄形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以三峡大坝背管压力管道为原型,按照1∶10进行几何缩尺,制作了内径达1.24 m的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使用新型内水压力施加方法,进行了模型试验,掌握了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在内水压力作用下的工作机理。通过与同系列模型试验的比较,对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模型试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最后针对常规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参照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比较选择了符合试验结果的初裂荷载计算公式、裂缝间距最大缝宽计算公式以及管道强度设计公式,以供设计使用。
何化南秦杰黄承逵
关键词: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模型试验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宽度试验与计算方法被引量:14
2011年
为了建立混凝土结构裂缝验算的统一公式,对28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试验,分析了配筋、保护层厚度和截面高度变化对钢筋重心水平对应的梁侧面的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结构设计中裂缝宽度验算对应的裂缝形态特征;提出了以纵向受拉钢筋直径和间距为变量的纵向受拉钢筋有效影响区的计算方法;改进了平均裂缝间距及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模式,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建议的公式精度较好,使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更为合理,适用于大保护层和高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梁。
管俊峰赵顺波李晓克黄承逵
关键词:桥梁工程钢筋混凝土梁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