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兵
- 作品数:56 被引量:33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 抗精神病药合并盐酸丁咯地尔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疗效与IL-2和IL-6水平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合并盐酸丁咯地尔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IL-2和IL-6水平的变化。方法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抗精神病药和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用抗精神病药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来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变,用BPRS减分率来评价临床疗效,同时测定治疗前后IL-2、IL-6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PRS(26.33±2.54)分、SANS(16.29±3.57)分、SAPS(1.43±1.69)分,分值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临床疗效则有明显提高(P<0.05),且IL-2[(10.57±9.43)pg/ml]和IL-6[(10.38±6.81)pg/ml]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合并盐酸丁咯地尔有助于提高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细胞因子水平。
- 钟智勇张晋碚温盛霖黄兴兵魏钦令吴小立
-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盐酸丁咯地尔精神分裂症疗效IL-2IL-6
- 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动态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 探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为研究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以及抗抑郁治疗的生物学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将35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设为病例组,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设为对照组.病例组口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病例组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对照组于入组时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病例组治疗8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13.02,P<0.01),显效率71.4%,总有效率88.6%.(2)病例组治疗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6.94,P<0.01),治疗前显著低于对照组(t=8.02,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t=1.62,P>0.05).(3)病例组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病例组治疗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病程、年龄、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能参与老年抑郁症的病因与治疗机制,并可能成为预测老年抑郁症抗抑郁疗效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 黄兴兵梅芳钟志勇魏钦令王相兰吴小利甘照宇
-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生物学指标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汉密顿抑郁量表
- 广泛性焦虑症与抑郁症患者免疫、内分泌及单胺递质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4
- 2004年
-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GAD)与抑郁症(MD) 患者在免疫、内分泌和单胺递质方面的差异.方法对30例GAD患者(焦虑症组)、38例MD患者(抑郁症组)在治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6~8周)前后分别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PH)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选择30名年龄和性别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1)焦虑症组治疗前IL-8[(122±76)ng/L]、SIL-6R[(2 065±790)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99±68)ng/L]、[(294±48)ng/L,IL-6水平为(1.6±0.7)ng/L,低于对照组[(5.3±2.7)ng/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抑郁症组治疗前IL-2[(7.7± 6.7)ng/L]、IL-8[(119±67)ng/L]、SIL-6R[(1 308±371)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经治疗后,焦虑症组IL-6[(4.3±1.2)ng/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8[(39±9)ng/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抑郁症组IL-2[(2.4±1.2)ng/L]、IL-8[(47±15)ng/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均接近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2)焦虑症组治疗前ACTH[(49±28)ng/L]、EPH[(67±45)ng/L]、NE[(470±259)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5±15)ng/L、(48±19)ng/L、(317±181)ng/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抑郁症组治疗前CS[(669±270) nmolg/L]水平高于焦虑症组治疗前[(430±181)nmol/L]和对照组[(386±118)nmol/L].经过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均接近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结论广泛性焦虑症与抑郁症在免疫学、内分泌和单胺递质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 张晋碚黄兴兵关念红陶炯王相兰魏钦令甘照宇
- 关键词:治疗前IL-8抑郁症单胺递质焦虑症
- 精神发育迟滞与胎次及父母育龄的关系被引量:1
- 1997年
- 为了解精神发育迟滞与胎次及父母育龄的关系,我们应用Haldame和Smith法对104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父母育龄越大,胎次越高者易患此病。提示开展优生学研究,对预防此病具有重要意义。
- 黄兴兵黄雄麦桂英童梓顺
-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胎次父母育龄
- 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症的综合对照研究
- 目的:该课题通过对广泛性焦虑症和抑郁症进行人格、精神症状以及生物学因素的综合对照研究,探索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可能的病理机制,为临床上对二者进行鉴别提供依据.结论:1.同GAD相比,抑郁症病人的性格缺陷更加明显,表现为...
- 黄兴兵
- 关键词: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人格
- 文献传递
- 氧化应激参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9年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成年人群终身患病率约为1%的慢性精神障碍,主要的核心症状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并和认知功能损害紧密相关。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做一综述,了解氧化应激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关系。
- 周素妙吴逢春丁文华黄兴兵
- 关键词:氧化应激精神分裂症
- 氧化应激参与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9年
-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情绪和认知功能的慢性精神疾病,该类疾病常反复发生,间歇期可以完全缓解,部分患者有残留症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氧化应激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并发现其与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该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助于明确氧化应激与抑郁症认知功能的关系。
- 周素妙黄兴兵
- 关键词:氧化应激抑郁症
- 焦虑症和抑郁症血脂和儿茶酚胺水平研究被引量:1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在血脂和血儿茶酚胺方面的差异性。 方法 :对 38例抑郁症 (抑郁组 )、30例广泛性焦虑症 (焦虑组 )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其血脂和血儿茶酚胺的浓度 ;选择2 9例正常健康人 (正常组 )为对照。 结果 :抑郁组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 (CHO)水平低于疗后、焦虑组治疗前和正常组 ;焦虑组治疗前后血清CHO水平相仿 ;焦虑组治疗前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仿。焦虑组治疗前肾上腺素 (EPH)和去甲肾上腺素 (NE)血浓度高于疗后、抑郁组治疗前和正常组 (P <0 .0 5 ) ;抑郁组治疗前后EPH和NE血浓度相仿 ;抑郁组治疗前与正常组的EPH和NE血浓度也相仿。抑郁组及焦虑组的血脂浓度水平与血EPH、NE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抑郁症患者有血脂代谢异常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有明显的儿茶酚胺紊乱 ,两者属于不同性质的疾病 ;
- 黄兴兵张晋碚关念红魏钦令逯金燕甘照宇
- 关键词: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血脂儿茶酚胺
- 酒精所致震颤谵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干预被引量:2
- 2012年
- 饮酒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已成为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压力增大,我国与饮酒有关的精神障碍正逐年增加。为了进一步做好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作者对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梅芳黄兴兵
- 关键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震颤谵妄护理干预
- 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件的犯罪学特征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正常者凶杀案件犯罪学特征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调查表对精神医学鉴定案例中鉴定结论为精神分裂症的146例案例(研究组)和鉴定结论为正常者(对照组)的103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t=2.46,P<0.01)。研究组89.7%被评定为无责任能力,对照组99%被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P<0.01)。研究组更多地采取公开作案方式,对照组隐蔽作案多见;研究组危害对象更多地涉及近亲和同事,而对照组涉及朋友多见;研究组作案动机主要为病理动机、混合动机和不明动机,现实动机较少,而对照组主要为现实动机,不明动机较少。两组作案方式、危害对象、作案动机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89%在精神症状直接支配下作案,最常见的精神症状(前四位)依次为被害妄想、幻听、关系妄想、逻辑障碍。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案件的犯罪学特征明显不同与正常人,其责任能力的评定与其精神病理学特征及严重程度有关。
- 黄兴兵陈瑞珍姜楠林振强曹丽萍王旭荣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凶杀司法精神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