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中伟

作品数:499 被引量:1,556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4篇专利
  • 174篇期刊文章
  • 19篇科技成果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6篇机械工程
  • 15篇天文地球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文化科学
  • 12篇建筑科学
  • 8篇化学工程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04篇压裂
  • 100篇钻井
  • 88篇水平井
  • 88篇平井
  • 53篇径向水平井
  • 51篇水力喷射
  • 46篇射流
  • 37篇油管
  • 33篇连续油管
  • 31篇液氮
  • 29篇破岩
  • 29篇磨料射流
  • 27篇喷嘴
  • 27篇钻头
  • 26篇管柱
  • 25篇井下
  • 23篇围压
  • 21篇水射流
  • 20篇射孔
  • 20篇煤层气

机构

  • 359篇中国石油大学...
  • 132篇中国石油大学...
  • 48篇中国石油大学...
  • 18篇中国石化
  • 1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3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中国石油
  • 4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海油田服务...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华北油田
  • 2篇中海油研究总...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99篇黄中伟
  • 426篇李根生
  • 199篇田守嶒
  • 191篇宋先知
  • 180篇史怀忠
  • 134篇李敬彬
  • 134篇王海柱
  • 86篇牛继磊
  • 78篇盛茂
  • 45篇沈忠厚
  • 39篇武晓光
  • 28篇张广清
  • 17篇罗洪斌
  • 15篇马东军
  • 15篇蔡承政
  • 14篇刘亚
  • 14篇宋剑
  • 13篇廖华林
  • 12篇盛茂
  • 11篇熊超

传媒

  • 25篇石油机械
  • 20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流体机械
  • 14篇石油钻探技术
  • 13篇石油钻采工艺
  • 11篇石油学报
  • 10篇石油勘探与开...
  • 7篇钻采工艺
  • 7篇煤炭学报
  • 6篇岩土力学
  • 5篇天然气工业
  • 5篇石油科学通报
  • 3篇石油大学学报...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石油教育
  • 2篇水动力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45篇2023
  • 46篇2022
  • 37篇2021
  • 55篇2020
  • 40篇2019
  • 33篇2018
  • 23篇2017
  • 21篇2016
  • 21篇2015
  • 31篇2014
  • 26篇2013
  • 24篇2012
  • 14篇2011
  • 13篇2010
  • 14篇2009
  • 23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4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复合钻井技术提高钻速被引量:41
2009年
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复合钻井技术是指在复合钻井过程中将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安装于钻头与螺杆钻具之间的一种新组合钻井方式,可以综合利用机械能量及水力能量来提高钻速。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复合钻井的提速机理是:将常规复合钻井的高转速破岩与水力脉冲空化射流的有效清岩相结合,从而提高钻速。分析了在新疆英买、轮南区块4口井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复合钻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复合钻井比常规复合钻井钻速平均提高12.67%,比常规钻具结构钻井钻速提高26.2%~55.36%,该技术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王学杰李根生康延军史怀忠黄中伟谢又新
关键词: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复合钻井
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参数优化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为优化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的参数,采用设计的试验模拟工具及相应的试验台架进行了室内试验。着重研究了叶轮叶片数量、排量对压力波动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排量的增加,经过水力脉冲空化射流发生器的流体平均压力增大,压力波动振幅增大;在试验条件下,排量为13.67L/s时,采用3片叶轮,平均压力为1.25MPa,产生的脉冲效果明显,压力波动振幅为1.1MPa。
马东军李根生史怀忠牛继磊黄中伟付加胜
关键词:水力脉冲参数优化
围压下液氮射流综合实验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围压下液氮射流综合实验系统,包括:液氮供应模块,包括液氮罐、与液氮罐连接的泵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泵头的柱塞连接的电机、与泵头的出口端连接的阻尼器;温度调控模块,包括与阻尼器连接的液氮容器、设在液氮容器中...
武晓光黄中伟温海涛李根生杨睿月张世昆张宏源李冉
文献传递
一种液压传动水力喷射无限级压裂装置
本发明为一种液压传动水力喷射无限级压裂装置,包括至少两级顺序连接的水力喷射压裂喷枪结构;各水力喷射压裂喷枪结构包括喷枪本体,喷枪本体的侧壁上部连通设置喷嘴,喷枪本体内套设变径滑套;喷枪本体内设置液缸筒腔,液缸筒腔内穿设液...
李敬彬李欢黄中伟张广清李根生田守嶒刘鑫
文献传递
水力喷射侧钻径向水平井钻速方程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试验得到泵功率、围压和喷距等参数对钻速的影响,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建立水力喷射侧钻径向水平井钻速方程,将试验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给出钻速方程的求解方法。结果表明:钻速随着泵功率的增加以指数关系变化,指数一般小于1,钻井液黏度越大指数越小;钻速随着围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钻速随着喷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马东军李根生郭瑞昌黄中伟
关键词:水平井水力喷射钻速方程围压
同步多分支径向水平井完井方法及工具
本发明涉及到同步多分支径向水平井完井方法及工具。其基本工作原理为:作业油气井使用预留孔眼套管进行固井,使用内滑套使预留孔眼处于关闭状态,在径向钻孔时,使用连续油管下入水力锚依次打开全部预留孔眼,完成全部传统工艺中的套管开...
李根生黄中伟牛继磊李敬彬田守嶒史怀忠宋先知王海柱
文献传递
自进式岩屑磨料直旋混合射流钻头流场数值模拟
2015年
为了解决超短半径径向水平井水力钻头破岩效率低的问题,将膛线引入水力学中,利用膛线的螺旋切割产生直旋混合射流,同时根据磨料射流高效破碎靶件的特点,利用岩屑产生磨料射流的优势,设计了A、B 2种结构的自进式岩屑磨料直旋混合射流钻头,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钻头的流场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钻头的螺旋切槽能够形成旋转射流,磨料漏斗均能吸入岩屑形成磨料射流;钻头的扩展段和井底两侧均能产生涡漩,该涡漩可以促进岩屑翻滚,进而提高清岩效果,轴向速度分布规律与常规喷嘴圆形射流规律相似;自进式岩屑磨料直旋混合射流钻头设计时应优选A型。
兰起超李根生王海柱史怀忠黄中伟宋先知
关键词:磨料射流径向水平井膛线钻头设计
水力喷射多簇压裂簇间流量分配特征
2023年
水力喷射压裂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有力增产手段。压裂液簇间流量分配直接影响多簇裂缝起裂与扩展。本文建立了水力喷射多簇压裂环空流动模型,研究了喷嘴周围的流场特征,分析了环空流速、射流速度、簇间压差和环空出口压力等关键因素对压裂簇间流量分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环空中速度和压力变化集中于射流周围:射流中心静压高于环空压力,射流周围存在低压区和类似点汇流动的特征,且流场非均匀分布。本文条件下簇间无干扰:相同孔眼出口条件下最大簇间流量差异仅0.08 kg/s;最大簇间裂缝延伸压力差达到4 MPa,参考簇流量仅变化0.05 kg/s;延伸压力差改变,各簇孔眼流量仍以同一规律变化。孔眼流量与射流速度、环空出口压力等正线性相关,环空流速对孔眼流量无影响,上述因素均不引起簇间流量分配差异。簇间裂缝延伸压力差异是流量非均匀分配的主控因素:各簇孔眼流量随裂缝延伸压力减小而线性增加;簇间流量差异和簇间裂缝延伸压力差异呈正线性关系。实验条件下,环空流速低于3 m/s或环空出口压力高于40 MPa,压裂液利用效率可达100%。研究结果可为水力喷射多簇压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张壮壮盛茂武晓光黄中伟
关键词:水力射流
液氮与冰粒磨料射流方法及其发生装置
本发明为一种液氮与冰粒磨料射流方法及其发生装置,所述射流方法是自顶部向发生装置内注入液氮流体,同时在所述发生装置的顶部下方通过雾化喷嘴向所述发生装置内注入雾化水滴,雾化水滴与液氮流体接触形成冰粒,冰粒与液氮流体在所述发生...
李敬彬黄中伟张广清李根生田守嶒代献伟
水力喷射径向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32
2017年
水力喷射径向水平井技术可在垂直井眼内沿径向钻出呈辐射状分布的一口或多口水平井眼,从而增大与储层的接触面积,建立高导流通道,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油田挖潜和增产增注技术,其关键技术包括射流破岩钻孔能力、水力参数计算、射流钻头自进与井眼延伸能力、井眼轨迹测量与控制等。针对上述关键技术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了目前应用于径向水平井钻井的各类型射流钻头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射流破岩比能模型,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旋转多孔射流钻头综合破岩效果最佳;建立了径向水平井喷射钻进系统压耗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直径连续油管的循环压耗,分析了相关参数对系统压耗的影响规律,为水力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建立了旋转多孔射流钻头自进力计算模型与径向水平井延伸极限计算模型,对比了不同作业条件下径向水平井的延伸极限,为装备优选和径向井眼设计提供了依据;探讨了微机电惯性元件测量径向井眼轨迹的方法原理,为径向井眼轨迹测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该研究成果可为形成水力喷射径向水平井技术体系与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李根生黄中伟李敬彬
关键词:径向水平井射流破岩水力参数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