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扬漪

作品数:71 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合肥市科技局重点科研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7篇细胞
  • 21篇肿瘤
  • 13篇恶性
  • 11篇腺癌
  • 11篇免疫
  • 10篇乳腺
  • 10篇乳腺癌
  • 8篇恶性肿瘤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7篇蛋白
  • 7篇淋巴
  • 7篇化疗
  • 6篇凋亡
  • 6篇乳腺癌细胞
  • 6篇贫血
  • 6篇细胞株
  • 6篇腺癌细胞
  • 6篇耐药
  • 6篇癌细胞

机构

  • 61篇合肥市第一人...
  • 8篇安徽省合肥市...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淮北矿工总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肿瘤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福建省肿瘤医...
  • 2篇暨南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2篇泰安市中心医...
  • 2篇徐州医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常州市第一人...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1篇鲍扬漪
  • 9篇刘柳
  • 9篇李斌
  • 8篇朱晓梅
  • 8篇彭丽娟
  • 7篇朱婷
  • 7篇李玉芝
  • 6篇汪毅
  • 6篇何皖伟
  • 6篇李坦
  • 6篇刘媛媛
  • 5篇牛伶
  • 5篇胡雪莹
  • 5篇鲍健
  • 4篇李红霞
  • 4篇孙峰
  • 4篇孟刚
  • 4篇时峰
  • 4篇高蓉
  • 4篇孙祥

传媒

  • 5篇安徽医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临床血液学杂...
  • 4篇安徽省第十二...
  • 3篇安徽医药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irc_0013745靶向调控miR-126-5p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的迁移、侵袭和增殖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circ_0013745靶向调控miR-126-5p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K562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1年1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治疗的CML患者与健康捐赠者外周血样本30对,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ML患者中circ_0013745表达量。通过平板克隆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circ_0013745对K56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K56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Starbase数据库预测与circ_0013745结合的miRNA,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circ_0013745是否与miR-126-5p结合,并分为mimic NC与circ_0013745-WT/circ_0013745-MUT共转染组、miR-126-5p mimic与circ_0013745-WT/circ_0013745-MUT共转染组。通过挽救实验对细胞增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RT-qPCR检测结果显示,CML患者的外周血中circ_0013745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人表达量(t=7.369,P<0.001)。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si-circ_0013745组的K562细胞克隆个数较si-NC组的细胞克隆个数显著降低(P<0.001)。CCK-8增殖实验结果显示,si-circ_0013745组细胞增殖能力较si-NC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t=8.413,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si-circ_0013745组细胞迁移能力低于si-NC组迁移能力(t=7.739,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si-circ_0013745组的侵袭细胞个数较si-NC组显著降低(t=4.679,P<0.01)。Starbase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miR-126与circ_00137453’UTR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与NC组比较,miR-126-5p mimic与circ_0013745-WT共转染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t=11.130,P<0.001),而miR-126-5p mimic与circ_0013745-Mut共转染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变化(t=0.316,P>0.05)。敲除circ_0013745后,miR-126-5p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01)。挽救实验结果显示,与si-circ_0013745组细胞增殖率比较,si-circ_0013745+miR-126-5p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率增高(t=7.175,P<0.01)。结论Circ_0013745靶向调控miR-126-5p促进CML细胞K562
焦卫云刘媛媛鲍扬漪
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侵袭细胞迁移细胞增殖
急性白血病P-糖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评价骨髓涂片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P糖蛋白(Pg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AL患者骨髓涂片白血病细胞中Pgp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51例ALPgp阳性率为275%,Pgp阳性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以M4、M5表达率较高,而8例M3无1例阳性表达。初治组ALPgp阳性率为195%,复发难治组阳性率为600%,后者高于前者(P<005)。Pgp阳性者完全缓解率(CR率)为25%,而阴性者CR率为785%(P<005)。结论 Pgp过度表达与AL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鲍扬漪朱晓梅何皖伟聂泽丰高蓉时峰史杏英牛玲
关键词:P糖蛋白急性多药耐药性
临床规模型NK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刘滋康李玉芝汪毅张艳斌郭坤元鲍扬漪
多发性骨髓瘤并嗜酸细胞增高1例
本文主要阐述了对多发性骨髓瘤并嗜酸细胞增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对该患者行MPT方案化疗一疗程,并给予抗感染、强心、利尿等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同时文章还对嗜酸细胞综合征进行了阐述。
李斌鲍扬漪朱婷胡雪莹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嗜酸细胞疗效评价
血管生成相关分子、肿瘤干细胞标记及免疫检查点分子联合检测对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目的 本研究旨在阐明在结直肠癌中,血管生成标志物VEGF、EGFR,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CD44v6、CD133、EpCAM 和免疫检查点标志物TIM3、PD-L1 和CTLA-4 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
汪毅许阳刘柳夏雷鸣鲍扬漪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
百杰依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对百杰依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进行初步临床研究。方法:对22例恶心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并建立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治疗组治疗10天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焦卫云鲍扬漪李坦孙祥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小板临床疗效
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食管癌属高度侵袭性肿瘤,在临床确诊的患者中85%以上为中晚期。对于局部晚期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放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高。本研究通过与单纯放疗比较,了解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李红霞刘思涵鲍扬漪施学辉
关键词:综合疗法
二羟维生素D3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2008年
众多临床试验证实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已有报道1,25(OH)2D3及其类似物联合细胞毒化疗药物、放射治疗、激素及其他抗肿瘤制剂具有协同作用,但因高钙血症限制了其临床使用。目前采用间歇剂量、不同给药途径、联合其他抗肿瘤药物、1,25(OH)2D3新的剂型及类似物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有望在获得1,25(OH)2D3抗癌活性的同时避免高钙血症的发生。
鲍扬漪顾康生
关键词:骨化三醇肿瘤
NK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ASCT围移植期的应用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自体NK细胞在MM ASCT围移植期的应用,观察该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8例MM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42-62岁,中位年龄51岁,移植前CR 2例,PR 6例。NK细胞培养方法:膜...
鲍扬漪刘媛媛曾志坚吴建伟车速张明杰郭坤元
关键词:NK细胞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性
文献传递
^153SM—EDTMP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骨转移癌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 研究153SMEDTMP 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骨转移癌镇痛及在治疗骨病变基础上提高免疫功能、防止骨髓抑制的效果。方法 76 例骨转移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观察治疗前后骨痛和骨病变疗效及提高免疫功能、防止骨髓抑制效果。结果 镇痛有效率分别为89 % 、79 % ,骨病变缓解率分别为39 % 、34 % , 二组差异无显著性( P>0-05) ;T4/T8 比值、NK 值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 ;防止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结论 联合治疗法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彭丽娟鲍扬漪朱晓梅许兰芳陈宏宇青纪鸿阿基凤
关键词:骨肿瘤骨转移癌钐153EDTMP参麦注射液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