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荣

作品数:91 被引量:631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中青年科技专家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44篇肿瘤
  • 42篇基因
  • 34篇胃癌
  • 23篇癌组织
  • 21篇胃肿瘤
  • 20篇端粒
  • 19篇端粒酶
  • 19篇细胞
  • 17篇突变
  • 17篇肝癌
  • 15篇胃癌组织
  • 14篇癌基因
  • 13篇活性
  • 12篇微卫星不稳
  • 12篇肝肿瘤
  • 11篇微卫星不稳定
  • 10篇点突变
  • 10篇端粒酶活性
  • 9篇原发性
  • 9篇原发性肝癌

机构

  • 90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重庆市涪陵中...
  • 1篇解放军第三二...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肿瘤防...

作者

  • 91篇鲁荣
  • 83篇房殿春
  • 82篇罗元辉
  • 66篇刘为纹
  • 29篇杨仕明
  • 15篇门荣甫
  • 13篇杨金亮
  • 12篇王东旭
  • 10篇周晓东
  • 10篇晋华源
  • 7篇周子成
  • 7篇王振华
  • 5篇柳凤轩
  • 5篇汪荣泉
  • 4篇肖文华
  • 3篇罗昆仑
  • 3篇梁智勇
  • 3篇凌贤龙
  • 3篇杨建民
  • 3篇阎晓初

传媒

  • 30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中华肝脏病杂...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新消化病学杂...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癌症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肿瘤防治
  • 1篇四川肿瘤防治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2
  • 15篇2001
  • 9篇2000
  • 16篇1999
  • 7篇1998
  • 21篇1997
  • 8篇1996
  • 9篇1995
  • 3篇1994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及癌前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限制性片段长度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1999年
采用TRAP法检测了176例不同病变胃粘膜组织端粒酶活性(TA),同时采用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了35例胃癌及其相应的19例癌旁和13例手术切缘组织端粒限制性片段(TRF)长度。结果显示:①176例不同胃粘膜病变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及胃癌(GC)T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6%、38.5%、37.5%及92.3%,而正常组织(N)未检出TA,明显低于以上各组(P<0.01~0.05),癌组织TA阳性率亦明显高于CAG、IM及Dys组(P<0.01),TA阳性检出率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无明显相关性;②TRF长度随N→CAG→IM→Dys→GC有逐渐缩短的趋势,但仅N及CAG组较GC组明显延长(P<0.01),与癌旁和(或)手术切缘组织比较,肿瘤组织TRF缩短者占20(57.1%),无变化和延长者占15(42.9%),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RF长度与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TA无明显相关性,但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TA不仅在胃癌组织中可以检测到,而且在胃粘膜癌前病变或疾病中亦有表达,提示TA的检测在胃粘膜癌变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方面具?
杨仕明房殿春罗元辉鲁荣刘为纹刘海峰
关键词:癌前组织胃肿瘤癌基因端粒酶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法)检测了42例胃癌、37例癌旁及27例正常组织(21例胃癌及6例消化性溃疡手术切缘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同时对胃癌组织端粒酶提取物进行梯度稀释,以检测其活性大小。结果: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95.2%(40/42)及54.1%(20/27),正常组织中未检出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激活与患者性别、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梯度稀释法提示端粒酶活性大小与上述临床病理指标亦无明显关系。进一步组织病理研究发现,癌旁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增高,可能与癌旁肿瘤浸润、癌旁存在严重的肠化生及异型增生以及淋巴细胞侵袭有关。结论:端粒酶不仅在胃癌中可以检测得到,而且在胃粘膜癌前病变中有低活性表达,说明端粒酶在胃粘膜癌变的预测及胃癌的早期诊断方面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仕明房殿春罗元辉鲁荣刘为纹
关键词:胃肿瘤癌前病变端粒酶
大肠癌p53、Rb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
2001年
阎晓初柳风轩房殿春罗元辉贺光友鲁荣
关键词:大肠癌P53RB微卫星不稳定性蛋白表达
胃癌组织P^(53)蛋白产物的表达与病人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1995年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P ̄(53)蛋白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胃癌组织P ̄(53)蛋白染色阳性率为36.5%,肿瘤大于5cm组、有淋巴结转移和浆膜侵犯及Ⅲ、Ⅳ期胃癌组织P ̄(53)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显著高干肿瘤小于5cm、无淋巴结转移和浆膜侵犯及Ⅰ、Ⅱ期胃癌组(P<0.01)。P ̄(53)染色阳性者5年存活率为21.1%,染色阴性者为50.0%,两组5年存活率差非常显著(P<0.01)。以上结果提示检测胃癌组织P ̄(53)蛋白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预后。
罗元辉房殿春鲁荣刘为纹晋华源门荣甫周子成王振华
关键词:P^53蛋白预后胃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1997年
探讨端粒酶活化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技术对32例手术切除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及4例大肠腺瘤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32例大肠癌组织有25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78.1%。2例绒毛状腺瘤检出端粒酶活性,2例管状腺瘤为阴性。端粒酶活化与肿瘤部位、大小、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无显著相关。结论:检测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对阐明大肠癌的发病机理、癌变危险性的预测及早期诊断均可能有重要意义。
房殿春罗元辉杨仕明鲁荣门荣甫刘为纹
关键词:大肠癌端粒酶活性聚合酶链反应
肝细胞癌17p13.3位点CpG岛甲基化状态的分析及其意义被引量:8
1997年
为探讨DNA甲基化异常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采用Southern杂交技术对12例肝细胞癌17p13.3位点CpG岛甲基化状态进行了检测,发现6例正常肝组织CpG岛均未被甲基修饰,而41.7%(5/12)的肝细胞癌CpG岛被不同程度的重新甲基化;甲基化程度显著升高者多伴17p13.3位点的杂合缺失。结果表明:CpG岛重新甲基化可能是17p13.3位点基因失活的重要机理之一,过度的高甲基化状态与杂合缺失有关。为肝癌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肖文华刘为纹吕有勇高崇峰崔建涛鲁荣
关键词:肝肿瘤甲基化杂合缺失肝细胞癌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被引量:15
1998年
目的寻求检测循环血中肝癌细胞的灵敏方法。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肝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人甲胎蛋白mRNA(AFPmRNA)进行检测。结果31例原发性肝癌中有15例检出AFPmRNA,阳性率为48.4%。良性肝病、肝转移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外周血细胞AFPmRNA的存在与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结论外周血细胞AFPmRNA是反映原发性肝癌患者有无血行播散的重要标志。
罗元辉房殿春鲁荣刘为纹门荣甫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甲胎蛋白肿瘤细胞肝肿瘤
肝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相关基因突变被引量:5
2000年
吴凯房殿春罗元辉鲁荣杨仕明刘为纹
关键词:肝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基因突变
胃癌组织ras族基因突变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多聚酶链延伸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88例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胃癌组织C-Ha-ras第12位和13位、K-ras第12位和13位及N-ras第12位密码子的点突变进行检测,结果发现ras基因总突为18.2%(16.88),以c-Ha-ras第12位密码子突变率最高(13.6%),点突变的发生与肿瘤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及术后生存期密切相关。以上结果提示,检测胃癌组织ras族基因点突变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P<0.001ras基因突变与胃癌患者术后存活期的关系(图1)图1ras基因突变阴性与阳性病人术后生存率比较88例胃癌患者术后5年存活情况见图1。72例无ras基因突变组存活5年以上者25例(34.7%),16例有ras基因突变组无1例存活至5年。经统计学处理,二组5年存活率差别非常显著(P<0.01)。讨论研究表明,ras基因的激活是某些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基础。点突变是ras基因激活的重要方式,所以对肿瘤细胞ras基因点突变的检测一直是肿瘤研究领域内的热点。最近发展起来的PCR-RFLP检测技术使点突变的分析方法大为简化[5],不仅能对从新鲜胃癌组?
房殿春罗元辉鲁荣刘为纹门莱甫晋华源周子成王振华
关键词:胃癌预后
胃癌组织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房殿春罗元辉周晓东鲁荣刘为纹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微卫星不稳定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