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斌

作品数:119 被引量:426H指数:11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44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7篇介入
  • 23篇CT导引
  • 21篇植入
  • 21篇肿瘤
  • 18篇细胞
  • 16篇介入治疗
  • 15篇恶性
  • 14篇动脉
  • 14篇放射性
  • 12篇碘放射性同位...
  • 12篇放射性同位素
  • 11篇穿刺
  • 10篇栓塞
  • 10篇组织间
  • 10篇近距
  • 10篇活检
  • 9篇血管
  • 9篇疗法
  • 8篇放射学
  • 7篇图像

机构

  • 90篇合肥市第一人...
  • 23篇安徽省合肥市...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省立医院
  • 3篇徐州医学院
  • 3篇徐州医学院第...
  • 3篇合肥市第二人...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血液中...
  • 2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18篇高斌
  • 34篇贺克武
  • 28篇徐圣德
  • 25篇巢惠民
  • 24篇胡永胜
  • 19篇张宇东
  • 19篇李劲松
  • 15篇黄永翠
  • 12篇汪涛
  • 12篇李华
  • 11篇秦汉林
  • 11篇周泽俊
  • 9篇季亚莉
  • 9篇许国忠
  • 8篇杨会军
  • 6篇韩卉
  • 6篇张秀珊
  • 5篇文刚
  • 5篇徐宁
  • 4篇夏春华

传媒

  • 9篇介入放射学杂...
  • 9篇安徽医学
  • 9篇全国第七次外...
  • 7篇第九届中国介...
  • 6篇2009年全...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5篇2010年全...
  • 4篇中国CT和M...
  • 4篇第三届中华医...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21篇2010
  • 13篇2009
  • 11篇2008
  • 20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胸部穿刺活检质量的探讨
@@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应用导管,穿刺等技术在影像设备的监视下对疾病进行明确诊断,并进行组织学,细胞学等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及时对疾病进行治疗。它是诊断放射学的延伸,包括血管性介入放射技术和非血管性介入放射技术两大...
杨会军高斌
关键词:胸部穿刺介入放射技术
文献传递
兔VX2肝癌肝动脉栓塞术后肿瘤新生血管的变化与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兔VX2肝癌肝动脉碘化油栓塞术后残癌组织内新生血管生成的变化。方法将36只荷VX2肝癌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假手术组(n=6)及对照组(n=6)。于接种后第2周行肝动脉、门静脉造影检查,实验组以碘化油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假手术组经肝动脉灌注生理盐水2 ml,对照组于造影后处死。实验组、假手术组动物于第3周再接受造影检查并被处死。结果36只实验兔中35只为富血供肿瘤,主要由肝左动脉供血。在肿瘤周边癌组织内3组实验兔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04±19.91)%、(43.38±19.65)%、(43.18±14.01)%,MVD计数分别为39.26±6.80、28.69±5.43、28.71±5.68,实验组与假手术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阳性率与MVD计数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46,P=0.01)。结论TACE术后残癌组织的缺氧状态致VEGF表达及MVD计数较栓塞前明显增高,故加强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是必要的。
鲁东吕维富高斌张正峰
关键词:碘化油
术前区域动脉热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病理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进展期胃癌行术前区域性动脉热化疗对胃癌组织的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对107例进展期胃癌组织标本进行凋亡和细胞增殖的检测;107例进展期胃癌分3组,A组38例,采用单纯动脉灌注化疗,B组42例,采用动脉热灌注化疗,C组27例,单纯外科手术作对照。结果:A组进展期胃癌的细胞凋亡率为10.6%±4.5%,B组的细胞凋亡率15.9%±2.8%,C组的细胞凋亡率为4.4%±1.5%,两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的阳性率A组为57.9%(22/38),B组为33.3%(14/42),C组为85.2%(23/27)。结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及热化疗均可促进进展期胃癌组织的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前辅助化疗重要方法之一。
徐圣德高斌文刚李华张宇东李劲松张秀珊
关键词:胃癌术前动脉化疗
双源CT结构 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09年
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作为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在临床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98年,多层螺旋CT开始了真正意义的起步,主要表现在同步扫描的能力越来越强(4层/圈—6~8层,圈-10~16层/圈-32~40层/圈—64层,圈),扫描速度越来越快(0.5s—0.42s—0.37s-0.33S),图像分辨率越来越高(以Z轴分辨率为例:1mm—0.75mm—0.6mm—0.33mm)。
周泽俊高斌
关键词:成像原理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评价CT导引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8例Ⅲ~Ⅳ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联合治疗组43例57个病灶接受CT导引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联合同步支气管动脉内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GP),方案灌注化疗2~4个周期;灌注化疗组65例患者74个病灶仅接受支气管动脉内GP方案化疗2~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1、3、6、12个月的总缓解率分别为8.8%、56.1%、63.6%、84.0%和2.7%、21.%、41.9%、4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和6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3 d和42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导引下^(125)Ⅰ粒子植入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咯血、放射性粒子游走和胸腔积血,灌注化疗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等,患者可以耐受,联合治疗组和灌注化疗组患者各化疗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导引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贺克武高斌秦汉林李劲松黄永翠张宇东彭晓正汪涛杨会军陈昊
关键词:肺癌碘放射性核素近距离放疗介入治疗
叶酸偶联金纳米棒在兔VX-2肝癌的摄取状况研究
高斌徐军贺克武
CT与B超引导下肾活检效果比较观察
2001年
目的 :探讨CT定位与B超定位方法对肾活检应用的精确性 ,以提高诊断性穿刺的成功率。方法 :2 4例肾活检患者分成二组 :18例CT定位 (CT组 ) ,6例采用B超定位 (B超组 )。结果 :18例采用CT组均成功 ;6例B超组 3例成功。CT、B超导引者均无一例肉眼血尿。结论 :CT导引肾穿定位准确 ,操作安全 ,并发症少 ,成功率高于B超导引肾穿。
张琳高斌胡淑荣丁琼肖蓓
关键词:CT导引B超导引肾活检穿刺成功率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恶性梗阻性黄疸多由原发性肝癌、胆管癌、胰头癌、壶腹部癌、胆囊癌及其他转移癌对肝胆管压迫所致,此类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但由于肿瘤部位、分期及患者的自身情况多在黄疸基础上合并严重的胆管炎,病情凶险,全身情况差手术切除率很...
张宇东徐圣德高斌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16例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经皮肤穿刺股动脉超选择性插入两侧子宫动脉,行DSA血管造影,确认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后,再使用白芨微粒+明胶海绵条,栓塞两侧子宫动脉,阻断供养肿瘤的血管。共治疗子宫肌瘤患者16例。结果 选择性插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术后,全部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月经恢复正常或减少,贫血面容明显改善,肌瘤明显缩小。随访观察3—9个月时间,3个月缩小30%-40%,6个月缩小50%-60%,9个月缩小70%-80%,总有效率达80%,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术是1种微创技术,创伤小,安全,疗效好,病人痛苦少,并且可保持正常子宫的结构与功能。
何新胜高斌徐圣德
关键词:子宫肌瘤介入治疗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评价CT导向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操作方法、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21例26个病灶CT导向下穿刺并在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其中原发性病灶9个,转移性病灶17个。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恶性肿瘤病灶内,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125I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2、26、30、33MBq/粒,较大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5cm,较小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0cm。结果:21例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粒子在病灶内的分布与植入前计划基本一致。每个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数为540粒(平均14粒)。1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植入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术后随诊复查CT,18个病灶明显缩小,4个病灶内出现坏死组织,4个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结论:CT导向下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高斌李劲松巢惠民胡永胜徐圣德季亚莉
关键词:肿瘤近距离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