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超

作品数:38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3篇胰腺
  • 18篇成像
  • 14篇扩散
  • 14篇磁共振
  • 12篇腺癌
  • 11篇加权成像
  • 10篇扩散加权
  • 10篇扩散加权成像
  • 9篇胰腺癌
  • 9篇磁共振成像
  • 8篇表观
  • 8篇表观扩散系数
  • 7篇肿瘤
  • 7篇DWI
  • 6篇胰腺炎
  • 6篇腺炎
  • 6篇腺肿瘤
  • 5篇慢性
  • 5篇慢性胰腺炎
  • 4篇胰腺肿瘤

机构

  • 37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GE医疗集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上海卡勒幅磁...
  • 1篇西门子(深圳...

作者

  • 38篇马超
  • 31篇陆建平
  • 10篇王莉
  • 10篇陈录广
  • 10篇陈士跃
  • 8篇李晶
  • 6篇潘春树
  • 5篇张火俊
  • 5篇杨盼盼
  • 4篇汪剑
  • 4篇田冰
  • 4篇康钦钦
  • 4篇金爱国
  • 3篇边云
  • 3篇刘莉
  • 3篇阳青松
  • 3篇宋涛
  • 3篇郝强
  • 3篇王振
  • 3篇李延军

传媒

  • 10篇中华胰腺病杂...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大学物理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2006全国...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不同部位表观扩散系数正常值初探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DC)随胰腺形态学变化的特征。方法对393例胰腺正常的志愿者行上腹部横断面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SSEP—DWI,扩散敏感因子值为0,500s/mm2)。依据DWI计算出相应的ADC图,测量胰腺头、颈、体及尾部ADC。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3例正常胰腺头、颈、体及尾部ADC平均值分别为(1.52.4±0.29)×10—0、(1.644±0.34)×10-3、(1.67±0.35)×10-3、(1.58±0.31)×10-3mm2/s。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表明,胰腺不同部位AD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8748,P〈0.0001);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胰腺头与颈部、头与体部、头与尾部、颈与尾部和体与尾部的ADC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1、〈0.0001、0.0008、0.0062、〈0.0001),而颈与体部AD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1)。结论正常胰腺ADC随胰腺形态结构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特征可为DWI及ADC在胰腺疾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
潘春树马超汪剑王鹤陈士跃张华高陆建平
关键词:胰腺表观扩散系数
胰腺癌表观扩散系数(ADC)测量:感兴趣区(ROI)对ADC影响
目的:探究感兴趣区(ROI)大小对胰腺癌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影响及ADC值的组内和组间变异性.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证实的64名胰腺导管腺癌患者MRI资料,患者均行3.0-T上腹部统一参数的DWI(b值=0...
马超
关键词:DWIADC胰腺癌ROI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射波刀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rcinoma,LAPC)是指癌灶累及局部周围重要结构失去根治性手术切除机会,但暂时尚未发现远处转移的患者,在所有胰腺癌患者中比例高达40%。
张瑜张火俊居小萍马超陈世跃清水汪方芳陆建平
关键词:进展期胰腺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疗效评估射波刀根治性手术切除
磁共振上腹部快速自动化增强扫描流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建立磁共振(MRI)上腹部快速自动化扫描方案,初步探究该扫描方案在3T MR系统上的可行性。方法设置MR上腹部扫描流程:包括定位像、冠状位T2加权成像、横断位T2加权成像、单次激发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DWI,b值1000s/mm^2)、同反相位兼DIXON T1 VIBE平扫及增强压脂T1 VIBE,并设置自动视野(FOV)定位、自动屏气提示及自动造影剂团注监测。前瞻性招募上腹部3T MRI增强扫描患者36名,行上腹部增强MR扫描,记录扫描时间,两位观察者利用两分法评价各序列图像诊断质量。结果所有参与者皆可按照自动屏气提示完成检查,自动造影剂团注监测方法可以有效监测造影剂到达主动脉时间,整个扫描方案的平均检查时间为12mins(16±70)s,两位观察者评价所有患者图像质量皆可用于临床诊断。结论本研究所提出的基于自动FOV定位、自动屏气提示及自动造影剂监测的3T上腹部快速自动化MR扫描方案可以用于临床。
陈玉坤王振阳青松陈录广傅彩霞翁得河张乐金爱国王莉陆建平马超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自动化上腹部
3-T 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癌最优b值探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以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究3-T MR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优b值。方法前瞻性招募临床拟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43例,于穿刺前行包括常规T2WI及10个b值(0、50、100、150、200、500、800、1 000、1 500、2 000s/mm2)DWI在内的MR检查。采用DWI联合T2WI对病灶进行分析判断,根据MR诊断结果选择穿刺方式。MR提示有可疑病灶者行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未提示可疑灶者行单纯系统穿刺。选择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测量不同b值病灶及正常组织的DWI信号强度。采用Wilcoxon Signed Ranks非参数配对检验分析不同b值病灶和正常组织信号强度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b值诊断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入组病例共43例,22例确诊为前列腺癌,16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5例为前列腺炎。在确诊为前列腺癌的22例中,16例病灶在b值为1 500s/mm2 DWI上显示较为清晰,6例病灶在b值为2 000s/mm2 DWI上显示较为清晰。Wilcoxon Signed Ranks结果显示当b值为500s/mm2时病灶和正常组织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6),在其他b值图像上病灶和正常组织信号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ROC曲线分析提示b值为1 500s/mm2时AUC最大(0.933)。当诊断的信号强度cut-off值为49.2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09和0.909。结论3-T MR DWI在b值为1 500s/mm2时具有最佳显示病灶能力,在b值为500s/mm2时无法区分诊断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
阳青松王振陈玉坤陈录广马超高旭王燕余勇伟陆建平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扩散加权成像信号强度
胰腺癌与肿块型慢性胰腺炎ADC测量:优化的感兴趣区(ROI)
<正>目的:探究胰腺瘤、慢性肿块型胰腺炎及正常胰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测量中最优感兴趣区(ROI)尺寸。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64名、肿块型胰腺炎患者7名及18名胰腺正常志愿者相同扫描参数的...
马超李晶Mbaiaoure Barak Boukar杨盼盼王莉陈录广苏笠曲建勋陈士跃郝强陆建平
正常胰腺小视野高分辨DWI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比研究正常胰腺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和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图像质量、ADC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胰腺健康志愿者分别行上腹部自由呼吸触发的SS-EPI DWI和rFOV DWI检查(b=600s/mm2)。从形态学方面,分别计算两种方法获得的胰腺头、体及尾部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rFOV DWI及SS-EPI DWI图像分辨力分别为0.55mm×0.55mm和1.56mm×1.56mm。②SS-EPI DWI获得正常胰腺头、体及尾部ADC值分别为(1.61±0.37)×10-3、(1.93±0.43)×10-3和(1.77±0.36)×10-3 mm2/s;rFOV DWI获得正常胰腺头、体及尾部ADC值分别为(1.10±0.48)×10-3、(1.21±0.38)×10-3和(1.11±0.34)×10-3 mm2/s。符号秩检验表明两种方法获得的胰腺头、体及尾部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5,P=0.700>0.05)。③Wilcoxon秩和分析表明SS-EPI DWI获得的胰腺头、体及尾部ADC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26,P=0.045<0.05),而rFOV DWI获得的胰腺头、体及尾部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0,P=0.373>0.05)。结论:rFOV DWI较SS-EPI DWI图像分辨力高,且胰腺组织及总管显示更为清楚;统计学分析表明rFOV DWI获得的胰腺ADC均值不随胰腺形态学区域发生显著变化,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SS-EPI DWI获得的ADC均值在胰头部最小,胰体部最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较高分辨力和稳定的ADC测量值,将使rFOV DWI在胰腺疾病早期及准确诊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陈士跃马超李子文金爱国王鹤张华高陆建平
关键词:胰腺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胰腺癌是最主要的胰腺肿瘤,其5年生存率不足5%,早期发现、有效评估及采取恰当的治疗十分关键。自1984年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首次被报道以来,其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日益凸显。DWI作为磁共振成像检查序列之一,为胰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等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DWI技术及其在胰腺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马超陆建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胰腺癌表观扩散系数
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代谢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大鼠胰腺组织代谢特征,以期发现胰腺炎症的标记性代谢物。方法Wistar大鼠22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NP,7只)、慢性胰腺炎组(CP,6只)和对照组(9只)。ANP组经腹腔注射20%L-精氨酸溶液制模;CP组经尾静脉注射二丁基二氯基锡(DBTC)溶液制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血清淀粉酶含量,胰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利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波谱对离体胰腺组织进行代谢成分分析,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比较ANP与CP的代谢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P组小分子代谢物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含量增加,而CP组这些代谢物含量减少。ANP组和CP组的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胆碱含量均升高,脂肪酸、乳酸、甜菜碱、甘氨酸含量均下降,CP组中脂类代谢产物含量明显高于ANP组,且仅在CP组中观察到牛磺酸含量升高。结论胰腺炎症疾病造成胰腺组织内代谢异常,升高的牛磺酸水平可能是区分CP和ANP的标记物。
潘春树马超田冰汪剑杨根金陆建平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坏死性慢性胰腺炎主成分分析
胰腺CT扫描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胰腺CT扫描方法,包括:患者仰卧位于CT扫描床,以胰腺作为扫描中心区域;进行胰腺CT平扫;以3.5ml/s~5.5ml/s注射速度注射造影剂;造影剂注射后20~25s行动脉早期扫描,此时扫描视野为350×3...
边云方旭曹凯李晶马超陆建平王莉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