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立恒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金淋巴瘤
  • 3篇霍奇金
  • 3篇霍奇金淋巴瘤
  • 3篇非霍奇金
  • 3篇非霍奇金淋巴...
  • 2篇特异
  • 2篇自体
  • 2篇维甲酸
  • 2篇PLZF
  • 2篇CD4
  • 2篇CD4^+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阳性
  • 1篇氧化砷
  • 1篇乙酰化
  • 1篇乙酰化酶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马立恒
  • 5篇王振义
  • 3篇沈志祥
  • 3篇陈赛娟
  • 3篇陈钰
  • 3篇糜坚青
  • 2篇王瑾
  • 2篇陈思宇
  • 2篇赵维莅
  • 2篇董颖
  • 1篇郑磊贞
  • 1篇陈丽娟
  • 1篇贾培敏
  • 1篇郭伟剑

传媒

  • 3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PLZF-RARα阳性U937细胞分化
2007年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SA)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PLZF-RARα阳性细胞的作用.方法:稳定转染PLZF-RARα基因的U937细胞(U937/PLZF)经TSA,ATRA作用一段时间后,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和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CD64,CD14等的表达,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融合蛋白表达,细胞化学染色和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试验观察细胞功能分化情况.结果:U937/PLZF细胞在去除四环素条件培养后,PLZF-RARα表达明显增加.TSA(30μg/L)联合ATRA(1μmol/L)使U937/PLZF细胞核质比缩小,生长增殖受抑,S期细胞减少,CD11b表达增高,PLZF-RARα蛋白表达减弱,分布以胞核弥漫细小颗粒为主,细胞功能上的分化可能尚不成熟.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联合ATRA可使U937/PLZF细胞发生部分分化.
陈思宇马立恒董颖贾培敏陈丽娟郑磊贞王振义
关键词:PLZF维甲酸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CD4^+ T细胞克隆对自体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特异的肿瘤杀伤作用
2007年
目的:研究CD4+ T细胞的抗肿瘤能力。方法:利用1例滤泡B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将缺乏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的恶性CH1细胞株作为惟一的刺激源,以梯度稀释法,得到3种自体的、细胞毒性的、具有肿瘤杀伤特异性的CD4+ T细胞克隆。结果:3种T细胞克隆可以杀伤来自于新鲜恶性B细胞的自体HLA-Ⅰ分子缺乏的淋巴瘤细胞株,但却对EB病毒(EBV)阳性的正常B细胞或K562细胞无杀伤溶解作用。3种肿瘤特异杀伤的CD4+ T细胞均为TCR Vβ17-Dβ1-Jβ1.2,并具有同样的CDR3。结论:研究表明,CD4+ T细胞克隆能够被扩增,其能够特异性地杀伤从自体淋巴瘤细胞衍生的细胞株。通过产生CD4+ T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及其相应的过继转移,特别是在肿瘤逃避CD8+T细胞介导的免疫杀伤作用时,CD4+ T细胞能起到替代作用。
糜坚青王瑾Olivier Manches马立恒陈钰赵维莅陈赛娟沈志祥Pascal PerronPatrice MarcheJean-Jacques SottoThierry Bonnefoix王振义
关键词:T细胞CD4淋巴瘤
氧化砷和维甲酸对PLZF-RARa阳性U937细胞的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氧化砷(As2O3)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PLZF-RARα阳性细胞的作用。方法:稳定转染PLZF-RARα基因的U937细胞(U937/PLZF)经As2O3、ATRA处理后,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CD64、CD14等的表达变化,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融合蛋白表达,细胞化学染色和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试验观察细胞功能分化情况。结果:U937/PLZF细胞在去除四环素条件培养后,PLZF-RARα表达明显增加。As2O3(0.5μmol/L)联合ATRA(1μmol/L)使U937/PLZF细胞核质比缩小,核仁减少但未消失;生长增殖受抑;S期细胞减少;CD11b表达增高;PLZF-RARα蛋白表达减弱,分布以胞核弥漫细小颗粒为主。细胞化学染色和NBT反应变化不明显。结论:0.5μmol/L As2O3联合1μmol/L ATRA可使PLZF-RARα阳性U937细胞产生轻微的形态学分化趋势,尚不足以引起其发生功能分化。
陈思宇马立恒董颖郭伟剑王振义
关键词:PLZF维甲酸氧化砷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CD4^+T细胞对自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作用
2008年
目的:研究浸润于肿瘤组织中的CD4+T淋巴细胞与自身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磁珠抗体分离法将1例B-NHL患者的脾边缘区恶性B淋巴细胞与浸润在肿瘤组织中的CD4+T细胞分离出来,共培养并观察恶性B淋巴细胞的生物学变化。结果:恶性的B细胞发生了形态学变化,逐渐向浆细胞转化;同时,逐渐丧失其细胞膜表面特异性标记CD19等B细胞特征性的标记,取而代之的是CD138等成熟浆细胞特有的标记分子。通过抗体分离得到CD138+细胞后,经重组免疫球蛋白(Ig)重链的PCR进一步证实这些细胞来源于恶性B细胞。结论:低分化恶性B细胞的正常分化过程并非完全阻断,适当的外界微环境能启动受阻的分化过程。肿瘤组织来源的CD4+T细胞具有促使自体肿瘤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的能力。
王瑾糜坚青马立恒陈钰沈志祥陈赛娟Pascal PERRONJean-Jacques SOTTOThierry BONNEFOIX王振义
关键词:CD4诱导分化非霍奇金淋巴瘤
CD4^+T细胞克隆特异性杀伤自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机制的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CD4+T细胞克隆特异性杀伤自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相关机制。方法:以患者自体恶性淋巴瘤细胞株(M-CH1细胞)为刺激源,培养得到具有特异杀伤性的CD4+T细胞,采用细胞毒试验、细胞毒抗体封闭试验及细胞流式等技术,研究该CD4+T细胞特异杀伤肿瘤的机制。结果:得到的3个特异的CD4+T细胞克隆(5.1、10.4和40.1)均可通过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分子中HLA-DP依赖途径杀伤M-CH1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这些CD4+T细胞克隆并非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来源。concanamycin A(CMA)和乙二醇双(2-氨乙基醚)四乙酸(EGTA)能够阻断这些T细胞克隆的特异性肿瘤杀伤作用。同时,这些CD4+T细胞克隆能高表达穿孔素和颗粒酶。结论:在该研究体系中,CD4+T细胞克隆特异性杀伤自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机制主要是通过HLA-DP限制性的穿孔素途径。
王瑾糜坚青马立恒陈钰赵维莅沈志祥陈赛娟Jean-Jacques SOTTOThierry BONNEFOIX王振义
关键词:CD4^+淋巴瘤细胞毒性穿孔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