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常耕
- 作品数:73 被引量:1,056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促进我国林业市场经济发育的管见被引量:1
- 1993年
- 为实现党所确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作者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3个“有利于”准则和市场经济的本质,从若干方面讨论了为培育林产业市场所必须认识的若干林业特点。同时针对我国目前林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入改革的一些见解。
- 马常耕
- 关键词:林业市场经济
- 杉木无性系选育程序和苗木增殖技术被引量:9
- 1991年
- 为加速杉木无性系育种进程和提高育种水平,作者总结了15年来采穗圃经营和扦插育苗的经验,提出了杉木无性系育种的选育程序和方法及育苗增殖技术,供林业生产者应用。
- 马常耕
- 关键词:杉木无性系选育苗木
- 我国杨树育种中的若干问题商榷被引量:22
- 2004年
- 讲述了我国杨树育种历史和现状;提出杨树育种应选育高产低耗型品种的观念;杨树育种采取地域特型的生态育种和可持续发展策略;重视新品种的监管,保证育种者和栽培者的利益。
- 马常耕
- 关键词:杨树育种工作生态育种可持续发展
- 白榆子代测验的十年结果被引量:8
- 1990年
- 本文以河南省选出的白榆优树为材料,平行地进行的半同胞子代和无性系子代测验的结果,表明白榆优树半同胞子代间差异不显著,而且与对照也不显著,这可能是白榆生长条件复杂,选优准确性低和异花授粉又引起入选优树基因重组造成。同一批材料的无性系测验揭示优树的基因型间有极显著差异,因而对异花授粉树种进行无性系选择的育种效果要比现行的以混合选择为依据的种子园途径成本低,选种效率高。无性系测验的决选林龄也可以比家系选择提前。
- 马常耕李培菊孙战胜
- 关键词:白榆无性系
- 华北和日本落叶松种和种源选择
- 马常耕王思恭富裕华曹福庆游东森孙祝宾董太祥郭仲英祁万宜张东生宋仁校张世煜等
- 该成果首次全面揭示了日本、华北、西伯利亚、长白、兴安等落叶松种的适生范围,明确了落叶松种间生长差异显著大于种源和林分间差异的规律。首次进行了日本落叶松适生区的划分,确定了日本落叶松在我国有广泛的适生地区。查清了华北落叶松...
- 关键词:
- 关键词:落叶松种源选择
- 杉木有性与无性繁殖利用结合改良方案──育种实生种子园
- 1994年
- 根据杉木开花结实早,生长的早一晚龄相关紧密,又极易扦插繁殖的特点,并参照世界林木育种多群体多世代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建立一个兼具遗传测验群体,育种群体和增殖群体功能,同时能为种子园和无性系林业利用的单群体多功能改良方案,以求我国杉木良种事业能低成本地广泛开展,加速各地良种化进程。
- 马常耕
- 关键词:杉木种子园育种无性系
- 白榆种源试验中选择年龄的探索被引量:9
- 1991年
- 本文报道了根据白榆种源试验10年的结果,计算出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年一年秩次相关,表型和遗传相关是极显著的。认为造林后第4年的表现已能可靠地预测10年时的表现。从计算不同选择年龄时的相关增益和年选择效率看,从第5年时实行早期选择是妥当的。
- 马常耕田志和
- 关键词:白榆种源
- 水杉的无性系选育
- 1992年
- 本文报道了在湖北省黄冈地区种植的被誉为活化石树种——水杉无性系选择12 a的结果。研究表明,水杉个体间遗传差异极大,为无性系选择提供了可能,但在散生大树中开展选优,效果差,而以实生人工幼林为对象选优,效果很好。说明选种群体的生境一致有科学选种的基础。统计分析表明,水杉生长量早一晚龄相关十分密切,甚至一年生时,就表现出优良的特性直到12~13年生时仍处领先位次,如仅用生长性状作无性系选择可在较早龄进行,不必等到1/3个轮伐期。
- 马常耕程长元
- 关键词:水杉无性系育种
- 世界林木树种抗逆性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1996年
- 随着世界人口迅猛增长和工业化及大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森林树种将会遇到与自然选择下有重大不同的环境胁迫压力。为保障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不再劣化,人类必须学会协助林木去更好更快地适应所遇到的各种随人类社会现代化而加剧和新出现的环境胁迫因素。低质量立地的造林利用技术和抗逆性育种就是摆在当代林学家面前的两大艰巨研究命题。为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来推动我国林木抗逆性育种事业,作者对近些年来国际林学界在这一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 马常耕
- 关键词:林木环境胁迫抗逆性育种
- 我国杨树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对策被引量:62
- 2010年
- 简要介绍了我国杨树育种研究的发展历程、进展状况及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制约我国杨树良种选育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今后我国杨树育种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长短目标结合的系统育种计划,大力丰富并创新杨树种质,重视亲本选择,加强生态育种和低耗高效型品种选育,在不断革新的育种理论和技术基础上,探索建立现代杨树育种体系,从而促使我国杨树育种获得新突破。
- 苏晓华丁昌俊马常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