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绍琴

作品数:180 被引量:660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7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2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6篇血清
  • 34篇乳腺
  • 32篇乳腺癌
  • 32篇腺癌
  • 25篇荧光定量
  • 24篇蛋白
  • 24篇酶链反应
  • 24篇聚合酶
  • 24篇聚合酶链反应
  • 22篇乳腺癌诊断
  • 22篇腺癌诊断
  • 22篇基因
  • 21篇新生儿
  • 20篇定量聚合酶链...
  • 20篇荧光定量聚合...
  • 19篇细胞
  • 16篇肿瘤
  • 13篇酸酶
  • 13篇磷酸酶
  • 13篇碱性磷酸酶

机构

  • 164篇四川省人民医...
  • 15篇成都市妇产科...
  • 13篇四川省临床检...
  • 11篇四川大学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医院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四川省卫生管...
  • 2篇成都市第一人...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四川联合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成都市儿童医...
  • 1篇什邡市人民医...
  • 1篇内江市第二人...
  • 1篇成都市计划生...

作者

  • 180篇饶绍琴
  • 92篇邓君
  • 44篇传良敏
  • 37篇黄文芳
  • 37篇杨明清
  • 31篇兰大丽
  • 25篇李良忠
  • 24篇叶长宁
  • 23篇黄文方
  • 22篇陈昌辉
  • 22篇洪华
  • 16篇毛晓兰
  • 12篇杜琼
  • 12篇刘华
  • 10篇赵相发
  • 10篇李顺君
  • 9篇马凤鸣
  • 9篇林嘉
  • 9篇何屹
  • 8篇石伟

传媒

  • 17篇四川医学
  • 14篇实用医院临床...
  • 12篇现代检验医学...
  • 11篇四川省卫生管...
  • 9篇医学科技
  • 7篇临床检验杂志
  • 7篇中国输血杂志
  • 7篇现代肿瘤医学
  • 7篇检验医学与临...
  • 5篇国际检验医学...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3篇中国儿童保健...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检验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淮海医药
  • 2篇江西医学检验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6篇2009
  • 14篇2008
  • 11篇2007
  • 15篇2006
  • 5篇2005
  • 12篇2004
  • 15篇2003
  • 8篇2002
  • 8篇2001
  • 8篇2000
  • 10篇1999
  • 9篇1998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方法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1表达水平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表达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t quantific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检测35例健康女性体检者(正常对照组)、40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良性乳腺疾病组)和96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外周血中Brca-1基因表达量,并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o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Brca1 mRNA在乳腺癌组表达低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FQ-PCR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RT-PCR法(P<0.05)。结论 FQ-PCR检测Brca1对乳腺癌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可有效辅助诊断乳腺癌。
邓君孙昌瑞饶绍琴传良敏
关键词:BRCA1乳腺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推行科学用血体会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探讨进一步作好合理输血和成分输血工作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2004年用血量及成分用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1999年相比,2004年用血量增长了93.1%,住院总人次增长了34.3%,手术例数增长77.1%,5年平均年用血增长为13.9%,其中全血用量减少63%,红细胞制品用量增长503.5%,血浆用量增长131.4%,血小板用量增长140.3%,成分输血率已迭90%以上。结论我院成分输血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差距,应进一步进行输血医学教育、建立约束血浆使用的评价指标,提高临床科学用血水平。
林嘉吴艳红何屹周良明赵欣饶绍琴
关键词:红细胞制品血浆成分输血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HBV标志物及肝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DNA含量、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ALT、AST)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ELISA检测211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和HBV标志物,并与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Pre S1抗原在HBeAg阳性模式中的阳性率(66.2%)高于HBeAg阴性模式中的阳性率(22.1%)(P<0.01);HBeAg和Pre S1抗原的阳性率随HBV-DNA拷贝数的升高而升高;HBV-DNA(-)组与HBV-DNA(+)组的ALT和AST差异显著(P<0.01),而HBV-DNA(+)组之间HBV-DNA拷贝数与ALT和AST无相关性。结论 Pre S1抗原、HBeAg和HBV-DNA含量三者彼此相关,均反映了HBV复制活性,其中HBV-DNA是最理想的指标;HBV-DNA能用于粗略判断肝功能是否正常。
邓君饶绍琴杜琼文安阳杨明清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标志物前S1抗原
早期新生儿不同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被引量:18
1998年
探讨早期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随日龄增大的变化特征。方法:对241例1~7日龄新生儿作血清IgG、IgA、IgM、C3、C4和蛋白电泳测定,并与33例成人比较。结果:(1)新生儿血清IgG、IgA、IgM、C4显著低于成人,C3与成人接近。(2)新生儿α1球蛋白的绝对含量、α2、β、γ球蛋白的百分含量和绝对含量均显著低于成人。(3)新生儿血清IgG与γ球蛋白的变化一致,IgA、IgM、C3与γ球蛋白的变化无关,IgA、IgM与α1、α2、β球蛋白的变化一致,C4与α1、α2球蛋白的变化一致。(4)性别、胎龄和W/H指数不影响新生儿检测结果;IgG含量与日龄变化无关,IgA、IgM、C3、C4随日龄的增大而增加。结论:早期新生儿血清IgG、IgA、IgM、C4显著低于成人,C3与成人接近。IgG含量与日龄变化无关,IgA、IgM、C3、C4含量随日龄的增大而增加。
陈昌辉李良忠叶长宁饶绍琴毛晓兰李海马凤鸣赵相发
关键词:新生儿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清蛋白电泳日龄
非酯化脂肪酸在肾脏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2004年
目的 :探讨肾脏病时非酯化脂肪酸 (non -esterifiedfattyacid ,NEFA)的浓度与脂肪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is ,AS)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各种肾脏病患者的血清NEFA水平进行观察 ,以 4 4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作对比分析。结果 :各肾脏病患者NEFA ,LP(a) ,APO -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 (P <0 .0 5 )。APO -A1,APO -A1/APO -B明显低于健康对照 (P <0 .0 5 )。慢性肾功衰 (CRF)和肾病综合症 (NS)时NEFA与TG ,APO -B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5或P <0 .0 1) ,与LP(a) ,TC ,APO -A1,HDL等无相关性。结论 :(1)NEFA在肾脏病时会升高 ;(2 )NEFA同载脂蛋白一样可作为肾脏病心血管合并症的诱发因素。
沈伟饶绍琴李晋蜀冉丛兰
关键词:肾脏病载脂蛋白
血清肿瘤相关物质在乳腺肿瘤及炎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SGF)在乳腺恶性肿瘤及炎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乳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同时以健康体检者,急、慢性乳腺炎症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组患者TSGF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慢性炎症组(P均<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但与急性炎症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SGF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良好指标,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筛查具重要价值。
张丁丁刘新饶绍琴
关键词:肿瘤相关物质乳腺肿瘤
临床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03年
饶绍琴杨明清
关键词:实验室质量管理世界贸易组织
四川省二三级医院输血科(血库)现状调查被引量:5
2009年
饶绍琴林嘉何屹邓君
四川省临床医生用血知识调查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掌握四川省临床医生用血知识现状,分析存在缺陷,探讨改进措施。方法由医学伦理委员会授权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由2大部分共20个问题组成,内容包括输血相关法规和标准、输血相容性实验室检测技术、输血反应、血液成分选择。调查对象为四川省二、三级医院的临床医生。调查结果采用Epi Data 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家医院786名医生完成了问卷调查,平均分12.02±2.77,正确率60.1%。输血相关法规和标准正确率较高(74.50%),与其余3部分(输血相容性实验室检测技术56.20%、输血反应52.20%、血液成分选择53.1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率最高(93.4%)的1题是关于复核交叉合血结果和血袋标签确认的问题,正确率最低(15.8%)的1题是"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在输血前应选用哪种介质做交叉配血"。工龄>15年的医生在输血相容性实验室检测技术、输血反应、血液成分选择方面优势显著(P<0.05)。学士组得分高于学士以下组(P<0.05)和硕士及以上组(P<0.05)。高级职称组在"输血反应"得分高于初级组(P<0.05),"血液成分选择"得分高于初、中级(P<0.05)。麻醉科医生在"法规和标准"、"血液成分选择"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医生(P<0.05)。结论当前四川省临床医生对用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执行情况尚可,仍应加强监管、沟通和针对性培训。
钟凌赵洁何屹林嘉吴艳红杨佳杨静李倩饶绍琴
关键词:临床医生用血
早期新生儿血化学正常参考值测定被引量:5
1997年
报道了生后1周的足月新生儿血化学正常参考值。依据严格的健康标准,参照性别、孕周、日龄和体重/身长(W/H)指数的分布情况,选择241例早期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受试者空腹血2ml,由专人用同一仪器和同批试剂,同时完成全部血化学指标(包括电解质、葡萄糖、脂类、蛋白质、非蛋白氮、胆红素和常用酶)的检测工作。计算每项指标的均数、标准差和百分位数,对男女间检测结果作显著性检验,并分析孕周、日龄和W/H指数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关系。检测指标有性别差异者,分别列出结果;不同日龄、孕周和W/H指数对早期新生儿血化学指标的影响及结果另文报道。建立的血化学正常参考值为新生儿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工作提供了比较完整系统的重要参数。
陈昌辉李良忠马凤鸣饶绍琴李海毛晓兰赵相发叶长宁杨以桡兰大丽
关键词:新生儿血液化学参考值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