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燕 作品数:22 被引量:146 H指数:7 供职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中原城市群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6 2020年 提高生态效率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3—2016年中原城市群2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超效率SBM模型, Super slacks-based model)模型对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综合运用GIS技术与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及空间关联特征,研究了生态效率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3—2016年,中原城市群生态效率总体上呈"阶梯状"的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形成了北部和南部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2)中原城市群生态效率呈正向空间自相关,空间集聚趋势逐步增强,冷点区在西北部地区动态变化,东南部地区形成稳定的热点区。(3)中原城市群生态效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产生显著正向效应,而科技水平产生显著负向效应。 韩燕 邓美玲关键词:生态效率 影响因素 甘肃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 被引量:23 2021年 以甘肃省各地级市为对象,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2009—2018年甘肃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动态演变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甘肃省各市城镇化及生态环境子系统水平均呈上升趋势,80%的城市城镇化水平低于生态环境水平,属于"城镇化滞后"型城市。(2)甘肃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提升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耦合度整体上处于拮抗阶段和磨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中度失调水平,且空间差异较大。(3)各影响因子对研究区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存在差异,10年间绝大多数因子对耦合协调度影响力加强。其中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拥有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等指标对耦合协调度影响较大。因此,应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精准发展策略,促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韩燕 张玉婷关键词:城镇化 生态环境 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时空分异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5 2019年 不同因子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及热点问题,探究县域经济时间过程演变和空间格局分异的主导影响因子,科学揭示各因子的作用机制,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重要指导依据。本文以甘肃省县域为研究单元,利用空间化表达、标准差椭圆分析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现象,借助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和地理探测器对县域经济时空分异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甘肃省县域经济之间的总体差异明显,随时间波动较大;②县域经济空间分布重心不稳定,变动较大;③财政收入、城镇化率和工业产业比重是主导的时间影响因子;④铁路密度、公路密度、河流密度是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地理因子,且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强于单因子对经济空间分异的作用。在协调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根据主要影响因素精准实施发展策略,合理利用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加快经济协调发展。 韩燕 张苑关键词:县域经济 时空分异 浅谈微观经济学课程改革 被引量:5 2015年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理论的教授,使学生对市场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培养经济学直觉,培养运用基本的微观经济学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韩燕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式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东北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4 2020年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以2003-2013年东北地区4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在使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对其经济差异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标准差椭圆和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一是研究期间内东北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果,城市经济差异总体表现出在波动中缩小的态势,但区域内部差距依旧突出。二是东北地区城市经济总体呈现出较稳定的西南-东北方向的空间分布格局,经济重心缓慢向北迁移,而且城市经济在长轴和短轴方向上都呈持续扩张的趋势。三是由空间马尔可夫链可知,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存在趋同现象与空间溢出效应,但不同邻域环境对各城市经济类型的转移存在异质性。 韩燕 李衡关键词:经济差异 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与空间驱动 被引量:10 2022年 文章基于黄河流域96个城市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利用核密度估计模型、重心模型考察其时空分异特征,借助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绿色发展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分地区看,上游最高,中游次之,下游最低,且呈“M”型双峰分布,两极分化严重;(2)绿色发展效率重心迁移分为“2003—2009年北向迁移”“2009—2012年西南向迁移”和“2012—2018年东南向迁移”三个阶段,且东西区域不平衡性突出;(3)总体上,环境污染、环境规制、经济实力和科技投入抑制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年降水量促进作用显著;(4)空间差异上,科技投入的抑制作用、年降水量的促进作用在中游较明显,环境污染在东部地区的阻碍程度大于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的抑制程度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环境规制除个别地区外整体呈负向影响。 者彩虹 韩燕关键词:时空分异 高速铁路对城市可达性及其时空格局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高速铁路是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交通可达性的改变可直观体现高速铁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借助ArcGIS可视化功能,以全国省会城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最短时间距离、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连接性等指标,从多尺度的视角研究2014-2019年五年间铁路高速化对我国省会节点城市可达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高速铁路网络建设显著提高我国各省会节点可达性,各项指标提高幅度存在差异,且可达性较低的节点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可达性较高的节点.2)铁路高速化在提高节点可达性的同时,产生时空收敛的不均衡效应,铁路可达性水平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中心向外围递减,各指标固有的两极分化现象及“中心—边缘”空间格局依旧.3)大型区域枢纽型城市高铁的开通使得周边区域可达性整体提高,且边缘城市可达性与核心城市差距逐渐减小. 张玉婷 韩燕 王久梗关键词:高速铁路 可达性 承载力理论文献述评 被引量:5 2013年 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及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对城市发展的约束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何与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不仅关系到城市自身未来的命运,也关系到其周边地区能否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韩燕关键词: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脱钩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2 2021年 为揭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互关系及演变特征,文章借助Tapio弹性系数构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脱钩指数,对1992—2018年甘肃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脱钩程度和规律进行定量判定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脱钩指数呈现"W"型波动变化趋势,总体呈现扩张负脱钩—弱负脱钩—相对脱钩—绝对脱钩—扩张负脱钩—相对脱钩的时序变化,脱钩指数总体上介于0~1,处于弱负脱钩阶段。经济结构是引发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脱钩指数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韩燕关键词:经济发展 资源环境承载力 熵值法 脱钩指数 黄河流域PM_(2.5)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2022年 选取2000—2017年大气PM_(2.5)遥感反演数据集,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了黄河流域PM_(2.5)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7年黄河流域PM_(2.5)年均浓度整体呈现先快速增加后又波动变化的演变趋势,空气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黄河流域PM_(2.5)空间集聚性明显,低值区稳定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西南部高原地区,高值区一方面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差的西北内陆,另一方面集中在人类活动强度较高的地带;黄河流域PM_(2.5)污染总体呈现出"西北-东南"方向的分布格局,其浓度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分散化的趋势,即污染的主要范围有所扩大;人口密度、工业化水平、外商投资以及科技支出等经济社会因素对PM_(2.5)浓度存在显著影响,但其作用强度及方向存在差异。 李衡 韩燕关键词:PM2.5 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