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波
- 作品数:61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李白隐逸行为的文化透视
- 李白隐逸已是老生常谈的题目,初步查阅,相关文章有几十篇之多。但文章虽多,由于对传统隐逸文化的分类不够细致,或者对隐逸的文化原型有所误解,所以这些文章大多对李白隐逸的文化溯源语焉不详,对其隐居原因的表述也略有欠缺。有鉴于此...
- 霍建波
- 隐士名称考略
- 2011年
- 隐逸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隐士是隐逸行为的实践者,是隐逸文化的主体,承载了隐逸文化的主要内涵。理清了"隐士"名称的种种迷障,便可把握住隐逸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本文主要考察了隐士的二十三种名称和两种别名的来历,并论及十个既可称呼隐士又含有对隐士分类性质的名词。
- 霍建波
- 关键词:隐士别名
- 论柳永羁旅行役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 2021年
- 在柳永之前,羁旅行役题材主要表现在诗歌中,而在唐与五代词中并不常见。柳永的出现,使这种题材在词中踵事增华。其《乐章集》录词212首,仅羁旅行役词就有60余首。这些羁旅行役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较为丰富的,具体有思念远方佳丽的痴情男子形象、漂泊旅途孤独寂寞的游子形象和仕途不顺抑郁苦闷的士子形象等。这些艺术形象的形成,蕴含着柳永在爱情、理想、性格等方面浓郁的悲剧意味。究其成因,与他奉儒守官的家庭背景、坚定的功名信念,烟柳花巷的经历、浓厚的市民意识以及功名仕途的坎坷、寂寞凄凉的游历等均息息相关。
- 霍建波姬丹丹
- 关键词:羁旅行役词抒情主人公形象悲剧情结
- 《左传》的小说因素
- 2021年
- 任何一种文体的发生,都离不开本民族土壤的浸润。中国古典小说从一开始就具有“史”的特征,与从先秦发展而来的史传文学有着密切的渊源。作为先秦叙事散文的代表,《左传》不管是从其人物塑造、情节叙述还是创作技巧来看,都带有后世小说的因素。它不仅开辟了中国史传文学的传统,也在行文叙事的很多方面奠定了古典小说的雏形,对后世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霍建波王菲
- 关键词:《左传》古典小说情节创作手法
- 李白隐逸行为的文化透视
- <正>李白隐逸已是老生常谈的题目,初步查阅,相关文章有几十篇之多。但文章虽多,由于对传统隐逸文化的分类不够细致,或者对隐逸的文化原型有所误解,所以这些文章大多对李白隐逸的文化溯源语焉不详,对其隐居原因的表述也略有欠缺。有...
- 霍建波
- 中西古典美学中的和谐美被引量:1
- 2005年
- 人类文艺思想、美学思潮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包括中国封建社会,这是一个阶段,即近三千年的古典主义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浪漫主义兴起到现实主义;第三个阶段就是近现代美学.中国自先秦到20世纪以前的美学,通常被称为古典美学,西方古典美学则指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开始到18世纪末德国古典美学的终结.
- 霍建波
- 关键词:古典美学艺术奴隶社会
- 怀安诗社研究述评被引量:1
- 2016年
- 延安时期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延安文艺的形成与演进是中国文学史上重大的历史文化事件,并直接影响和规范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怀安诗社是延安文艺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值得关注研究。怀安诗社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再到研究的逐步深入,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现在看来,怀安诗社还有较大的学术研究空间,应该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 霍建波
- 关键词:研究史
- 从苏轼隐逸词解读宋代隐逸文化被引量:4
- 2010年
- 本文选取苏轼具有代表性的隐逸词来分析其隐逸思想的发展历程,并对苏轼隐逸思想和宋代隐逸文化做了分析。文章阐述了苏轼"以儒治世、以佛静心、以道修身"的思想特点,说明宋代隐逸文化已经内化为人的心理需求,宋代文人更看重人内心的解脱与超越,这是对前代隐逸思想的继承和突破。
- 霍建波黄镇
- 关键词:隐逸词隐逸文化
- 毛泽东与怀安诗社被引量:1
- 2017年
- 怀安诗社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史上第一个古典诗歌诗社,该社主要创作旧体诗,这在倡导大众化、通俗化并以新诗创作为主流的延安时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人物,毛泽东虽喜爱并创作了大量的旧体诗词,却从不公开赞同怀安诗社,也不为诗社写诗。但怀安诗社与之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导精神是一致的,怀安诗人还创作了二十余首诗歌描写与歌颂毛泽东,表达了对领袖的拥护与热爱之情。
- 霍建波
- 关键词:毛泽东《讲话》旧体诗
- 从柳词看柳永的浪子行迹和科第情结
- 2005年
- 从柳词中可以看出,柳永人格结构的独特性集中表现为对世俗享乐的向往和热衷及对功名某种程度的漠视和厌倦。但自从科举制度产生后,便与士林阶层结下不解之缘,柳永也不能走出科举的怪圈,追求功名仍是他人格结构的主体。
- 霍建波呼格吉乐图
- 关键词:行迹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