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霏霏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艺术

主题

  • 4篇视觉
  • 3篇艺术
  • 2篇视觉传达
  • 2篇视觉传达设计
  • 2篇传达
  • 1篇艺术创新
  • 1篇艺术设计
  • 1篇造物
  • 1篇人造器官
  • 1篇人造物
  • 1篇设计教学
  • 1篇设计主题
  • 1篇视觉化
  • 1篇视觉图式
  • 1篇视觉艺术
  • 1篇视觉语言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生产
  • 1篇自然物
  • 1篇现代农业

机构

  • 6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广州美术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美术学院
  • 1篇中国美术学院
  • 1篇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

  • 6篇陶霏霏
  • 3篇何方
  • 1篇陈磊
  • 1篇方晓风
  • 1篇曾敏
  • 1篇钱磊
  • 1篇田博
  • 1篇张欣荣
  • 1篇王子源

传媒

  • 4篇装饰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 4篇2020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由具体科学模型到设计创意思考
2013年
科学研究中的各学科大多包含一些具体模型,其可作为一类素材线索在转换中形成多样并丰富的设计表达。本文从对科学模型的思考出发,就科学与艺术模型的基本认识、模型同公式的对应创作、3 D打印技术引导下的模型输出、6类设计创作手法与案例分析以及科学模型在创作过程和设计方法中的启发几方面作出解读,试探讨科学模型与艺术设计的多样结合。
陶霏霏
2020“毕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主题研讨会纪要被引量:1
2020年
《装饰》从2010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期与毕业设计有关的专题,聚焦一个专业,每5年轮换一次,依次为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以及信息艺术设计。从2015年开始,毕业设计专题的组稿增加了小型研讨会环节,邀请参与专题的院校专业负责人及一线教师就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定位、毕业设计的教学理念、组织形式、评价方式,以及专业学科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探讨。今年是新一轮的开始,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受邀院校代表以线上会议的方式交流,不仅探讨疫情之下的毕业设计如何进行,更侧重探索今后的设计教学如何去开展和评估。
李拓毕学锋陈磊张欣荣王子源何方陶霏霏曾敏田博钱磊方晓风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设计教学
从自然科学规则到视觉图式的生成
本文以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为出发点进行视觉形式语言生成方式的可能性探讨,试图从自然科学的一系列规则中寻找素材,讨论将这种秩序、结构、元素及可能的图示,转换、翻译、变化及重构为视觉化的语言,形成具有表现性的形式图式,并初步建构...
陶霏霏
关键词:视觉艺术
文献传递
“实验”所指——南京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毕业作品解读被引量:1
2020年
2014年,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首次为毕业展定名"实验"。此后,几乎所有的教学、艺术创作均围绕"实验"展开,至今已经7年。其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平面设计方向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设计语言与路径。本文结合近年平面设计方向的毕业作品,对作品提示的"社会""科学""媒介"议题展开分析,记录视觉符号表象之下的"实验"所指。
陶霏霏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失控——人造与天生的联姻
2020年
设计者自述:失控指的是人造世界,就像自然世界一样,很快就会自我进化与学习,变得具备自治力、适应力以及创造力,并逐渐脱离我们的控制。凯文·凯利的《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一书中谈及自然与人类的失控现象,人造物与自然生命之间有两种趋势当下正在发生:人造物表现得越来越像生命体,即机器生物化;而生物变得越来越趋近工程化,即生物工程化。机器生物化体现在视觉主体的构建由人造器官、人工智能等组成。生物工程化视觉主体的构建由系列转基因技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生物,以及被商品化的自然物等组成。
金洁何方王帆(指导)陶霏霏
关键词:人造器官人造物工程化现代农业生产自然物
混沌
2020年
设计者自述:从"科技推动艺术创新"议题,到数学与物理学领域,如何以混沌系统为理论基础,利用编程语言还原其形式美学的随机性和不可预知性。这一套毕业设计最复杂的地方就在于设计过程。对设计过程的再设计也是一种视觉语言,如静态海报中就运用到了大量的设计过程中的界面,充分地体现了设计背后的逻辑。在视觉化混沌系统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对混沌公式的处理。
曾钒洲何方陶霏霏王帆(指导)
关键词:视觉化混沌系统海报艺术创新视觉语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