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琳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造口
  • 4篇肠造口
  • 2篇护理
  • 2篇封堵
  • 2篇肠造口术
  • 1篇心病
  • 1篇婴儿
  • 1篇造口袋
  • 1篇造口护理
  • 1篇术后
  • 1篇皮炎
  • 1篇先心
  • 1篇先心病
  • 1篇患儿
  • 1篇患儿父母
  • 1篇儿童
  • 1篇封堵器
  • 1篇腹胀
  • 1篇病人
  • 1篇病人安全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作者

  • 6篇陈琳
  • 5篇陈劼
  • 5篇马丽丽
  • 3篇付翠霞
  • 2篇张玉侠
  • 2篇沈淳
  • 2篇戚少丹
  • 1篇顾莺
  • 1篇朱海涛
  • 1篇何炜婧

传媒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全科护理
  • 1篇第八届华东六...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49例小儿肠造口并发症分析及其护理被引量:30
2011年
[目的]探讨小儿肠造口围造口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肠造口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49例肠造口患儿,随访128例,共56例病人发生164例次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为营养不良(54.69%)、电解质紊乱(29.69%)、造口周围皮肤糜烂湿疹(23.44%)、造口肠管脱垂(8.59%)、造口肠管回缩(3.91%),均二期顺利关闭造口。[结论]小儿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小肠造口的并发症较结肠造口多见;专业造口技术、造口护理方法与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期手术的成功率有关。
陈劼马丽丽陈琳戚少丹张玉侠
关键词:儿童肠造口术造口护理并发症
关于先心病患儿父母照护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从孩子确诊患病到接受手术及术后恢复期的照护体验,其研究结果将指导广大护理工作者为先心病患几家庭提供更好的身心整体护理及行为方式指导。方法:用定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来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主要...
顾莺陈琳顾春怡胡雁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肠造口塞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肠造口塞,包括塞座和塞柱,所述塞座的上端表面的中部向上设有一体成型于所述塞座的凸环,所述塞座的下端表面的中部向下设有一体成型于所述塞座的塞柱,所述凸环、塞座和塞柱的中部由上至下构成...
马丽丽陈劼付翠霞陈琳
文献传递
10例婴儿T型肠造口运用新型封堵器的效果评价
2021年
目的:总结新型造口封堵器应用于T型肠造口术后进行造口封堵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10例T型肠造口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在造口关闭术前接受新型肠造口封堵器治疗,评估选用合适封堵器,观察封堵效果和相关并发症,分析和总结封堵护理要点和经验。结果:10例患儿关造口术前试验性封堵均获成功。封堵时年龄(8.3±4.7)个月,体重(7.1±2.4)kg,封堵前造口平均排出量为[(10.3±9.6)mL/(kg·d)],封堵时间2~34(10.4±12)d,封堵造口前仔细评估肠管直径选用适合新型封堵器进行封堵,在封堵过程中均未更换型号。使用封堵器封堵造口12 h后均未出现喂养不耐受、腹胀等症状,肛门口可见大便排出,造口未见漏气漏液,每2~4 h观察肠管颜色,每4~6 h更换纱布,每12 h评估水胶敷料及重新置入封堵器,达到完全封堵成功的效果。根据造口肠液排出情况及水胶敷料溶胶情况及时更换水胶敷料,封堵后未出现肠管黏膜破损、皮肤糜烂及压力性损伤,造口皮肤黏膜均未对封堵器过敏,10例关造口术后也均未出现腹胀、不耐受等相关症状。结论:新型肠造口封堵器使用简单、有效、可行;封堵前护理人员应评估造口排便性状、造口肠管直径及造口黏膜凸起皮肤高度,针对不同状态选用不同型号的封堵器,运用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造口封堵,可取得良好效果,封堵成功即为临床造口关闭术提供依据,也有利于减少术后肠道功能不耐受等相关并发症。
陈琳付翠霞陈劼沈淳马丽丽
关键词:造口封堵护理
149例小儿肠造口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肠造口的临床治疗经验和围造口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肠造口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49例行肠造口患儿的原发疾病包括: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45例,先天性巨结肠3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31...
陈劼马丽丽陈琳戚少丹张玉侠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儿童肠造口封堵器在T型肠造口术后造口封堵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初探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总结一种新型儿童肠造口封堵器应用于T型肠造口术后造口封堵的经验,并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4例使用新型肠造口封堵器进行造口封堵试验的T型肠造口手术病例为研究对象;评估置入封堵器后肠造口有无漏液,造口肠管色泽和周围皮肤情况及封堵期间腹胀、呕吐、排便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4例中包括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或不伴肠穿孔7例,巨结肠类源病4例,早产儿动力性肠梗阻、脐膨出伴肠穿孔及胎粪性腹膜炎伴肠闭锁和肠扭转各1例。行Santulli造口与Bishop-Koop造口各7例,均为小肠造口。造口封堵时患者平均年龄为(9.3±5.8)个月,平均体重为(7.3±2.5)kg,封堵前造口平均排出量为每日(13.6±7.7)mL/kg。新型造口封堵器包含柱体塞与中心塞两部件,13例采用中心塞封堵,1例因合并肠造口脱垂而采用柱体塞联合中心塞进行封堵。14例均耐受封堵试验,平均封堵时间为(9.5±10.9)天,封堵后肠造口平均排出量为每日(1.5±3.9)mL/kg。封堵期间均未出现过敏反应,无肠管黏膜破损、造口周围皮肤糜烂及压力性损伤发生,无腹胀、呕吐等症状,肛门口均能自主排气排便。13例随后接受肠造口关闭术,术后无并发症,预后良好,1例目前仍住院接受肠造口封堵治疗中。结论该新型肠造口封堵器使用与护理简便,安全性佳,并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两部件及不同规格大小设计使其适合于不同T型肠造口封堵试验需求。同时可为T型肠造口关闭术后肠功能状态及患者耐受性的术前评估提供可行方案。
付翠霞陈劼陈琳沈淳何炜婧朱海涛马丽丽
关键词:病人安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