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琳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霍英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也斯
  • 1篇代文
  • 1篇董启章
  • 1篇语词
  • 1篇钥匙
  • 1篇真理
  • 1篇散文
  • 1篇散文集
  • 1篇诗歌
  • 1篇世情
  • 1篇他者
  • 1篇情怀
  • 1篇情结
  • 1篇拳拳
  • 1篇自我
  • 1篇走路
  • 1篇无声
  • 1篇现代文
  • 1篇现代文化
  • 1篇香港小说

机构

  • 7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陈琳
  • 2篇袁勇麟
  • 1篇何肖朗

传媒

  • 2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华文文学
  • 1篇莆田学院学报
  • 1篇湖北教育学院...
  • 1篇品位·经典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语词意义理论的经验主义再解读
2012年
在实证科学与人文哲学日益分离的今天,特别是在哲学发生了语言学转向以来,对语词的研究成为哲学与语言学两大领域的焦点,而对语词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又指向了意义。纵观目前为止的意义理论,不外乎指称论、行为论、使用论、观念论等几种。前三种因其显而易见的缺陷,在本文中只是简要略过,而观念论则是谈论的重点。拟站在观念论基础上对语词意义理论进行经验主义再解读,以期获得观念论的不同视角。
陈琳
关键词:观念论经验主义
简论现代美英报刊的后现代文化
2008年
在列举和分析相关事实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具体文本相结合方法,探讨现代英美报刊在后现代文化影响下的消费文化和解构文化的演变和发展的一些轨迹。
何肖朗陈琳
关键词:美英报刊后现代文化消费文化
20世纪90年代香港小说中的空间书写——以也斯、董启章为例被引量:3
2007年
香港小说中有着城市书写的传统。从空间上来说,香港的城市面貌是需要全方位来体会的,反映在小说中,城市是可以用旅行、视觉、嗅觉、历史、想像等种种方式来勾勒的。也斯和董启章的小说,从文本内部所揭示的时空观,再到看待香港的视角,最后到叙事的策略,在小说的虚构世界里,将一个以"浮动"为特质的城市用一种"浮动"的立体方式展现出来,香港城市的精神内核就在他们的叙述中得以突显。
袁勇麟陈琳
关键词:也斯董启章
美籍华裔文学中的“他者”与“自我”——以《无声告白》为例
2022年
在《无声告白》中,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讲述了华裔男性和白人女性组成的跨族裔家庭发生的悲剧故事。作者通过“华裔—美国人”“女性—男性”等二元对立的冲突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问题,展现了文化夹缝中的“他者”面临的困境。
陈琳
关键词:他者自我
李白之诗与海德格尔之思
2012年
李白与海德格尔,一个是中国盛唐的著名诗人,另一个是德国现代最著名的哲学家,现象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两人远隔时空,很难想象会有什么交集的诗歌理论,然通过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理论,即以海德格尔的思来透视诗仙李白的诗,会发现李白诗的高度不完全来自其洒脱飘逸的风格,而从根本上说,是以亲在的体验体现了存在的真理,是把真理用诗的语言道出,从而达到了海德格尔所认同的诗意栖居的高度,达到了美与自由的境界。
陈琳
关键词:真理
寻找长河中的钥匙——读也斯散文集《在柏林走路》
2006年
也斯通过在柏林的“走路”而勾画出的城市心灵地图,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户,即如何从历史的角度,从空间的角度,从异乡人的角度看一个城市,看城市的文化。也斯特别由柏林反观香港,以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为自己的家乡寻觅着空间定位与人文定位。
陈琳
拳拳赤子心,悠悠半世情——顾长福诗歌浅探
2006年
印华诗人顾长福是个儒商,他在繁忙工作之余笔耕不缀。顾长福认为:“诗是倾诉感情、表达爱憎的工具。”他的诗作真诚朴素,既充满了“血浓于水”的故国情怀,又洋溢着“落地生根”的家园情结,更有对亲朋好友的真挚情愫,感人至深。他的诗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特别是文图并茂的漫画诗,更是别有风味。
袁勇麟陈琳
关键词:故国情怀家园情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