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琳

作品数:1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幽门螺
  • 11篇幽门螺杆菌
  • 11篇螺杆菌
  • 5篇蛋白
  • 5篇噬菌体
  • 5篇噬菌体展示
  • 5篇菌体
  • 5篇VACA
  • 4篇噬菌体展示技...
  • 4篇杆菌
  • 3篇球形幽门螺杆...
  • 3篇结合蛋白
  • 3篇抗体
  • 3篇基因
  • 3篇CAGA基因
  • 3篇CAGA
  • 2篇蛋白质
  • 2篇原核表达
  • 2篇噬菌体展示技...
  • 2篇基因表达

机构

  • 18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海南医学院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淮南第二矿工...

作者

  • 18篇陈琳
  • 14篇王克霞
  • 7篇汪雪峰
  • 5篇朱玉霞
  • 5篇李朝品
  • 3篇许礼发
  • 3篇吴静
  • 3篇崔玉宝
  • 3篇胡友莹
  • 2篇王健
  • 2篇王晓秋
  • 1篇杨庆贵
  • 1篇唐小龙
  • 1篇侯海龙
  • 1篇李庆
  • 1篇尹玲
  • 1篇秦志辉
  • 1篇张荣波
  • 1篇湛孝东
  • 1篇余新超

传媒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井冈山医专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3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球形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表达质粒构建及表达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构建球形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初步观察其在E.coli中的表达。方法采用亚克隆技术,用BamHⅠ和SacⅠ从重组质粒pMD-18T-vacA上切下vacA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32a(+)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在氨苄青霉素阳性的LB平板上筛选阳性重组子,并经双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质粒pET32a(+)-vacA转化大肠埃希菌,(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电泳和凝胶扫描定量分析。结果重组质粒酶切和PCR鉴定与预期结果相符,成功构建携带vacA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vacA。核酸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证实,表达质粒pET32a(+)-cagA中所含vacA基因与GenBank中的vacA序列同源性达到99.2%。vacA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后获得约156 kD蛋白,蛋白含量占全菌体蛋白含量15.5%。结论成功构建球形H.pylori vacA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并获得高效表达,为研究该基因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DNA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汪雪峰王克霞陈琳唐小龙
关键词:球形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基因重组原核表达
淮南地区矿工幽门螺杆菌vacA、cagA基因分布特征
2006年
[目的]研究淮南地区煤矿工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vacA、cagA基因分布特征。[方法]选择经胃镜及病理组织检查诊断证实有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的349名矿工为研究对象,取其胃窦部活检黏膜作H.pylori的分离培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测定分离培养出H.pylori菌株的vacA、cagA基因,并进行分型。[结果]349份样本中共分离培养出244株H.pylori菌株,其中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1.61%(69/112)、61.54%(48/78)、75%(72/96)及87.30%(55/63);基因测定结果显示,244株H.pylori菌株临床分离株中,84.84%(207/244)含vacA基因,73.36%(179/244)含cagA基因;其中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cagA、vac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66.67%(46/69)、50.72%(35/69)、85.42%(41/48)和70.83%(34/48)与93.06%(67/72)、84.72%(61/72)、96.36%(53/55)和89.09%(49/55),4种疾病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进一步分型发现,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vacA+、cagA+分别为44.93%(31/69)、66.67%(32/48)、79.17%(57/72)、87.27%(48/55),差异具显著性(χ2=30.80,P<0.01)。vacA+、cagA+菌株主要多见于损害较严重的胃黏膜表面,如萎缩性炎症、炎性坏死等,23例腺体不典型增生的胃黏膜表面均为vacA+、cagA+菌株。[结论]淮南地区矿工H.pylori感染多为vacA+、cagA+菌株,vacA+、cagA+H.pylori菌株为高毒力菌株,且与较严重的胃黏膜病理改变有关,可能是导致矿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临床应充分重视H.pylori菌株毒力因子的监测。
汪雪峰崔玉宝王钧王克霞陈琳吴静胡友莹
关键词:矿工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VACA基因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在肝炎病毒抗体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陈琳王克霞李朝品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技术肝炎病毒抗体蛋白质多肽
牙菌斑中幽门螺杆菌对胃内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牙菌斑中检测Hp对于胃部感染Hp有无诊断价值。[方法]取牙菌斑、胃黏膜标本置于快速尿素酶试剂盒检测Hp。[结果]36名患者牙菌斑中检测出Hp,检出率37.5%,其中胃部检测出Hp患者中,男性10高于女性9,牙菌斑感染Hp与胃部感染Hp无关联性(P=0.6)。[结论]牙菌斑中的Hp和胃内Hp感染可能不存在潜在相关性,牙菌斑中检测Hp对于胃部感染Hp可能无诊断价值。
陈琳王克霞
关键词:牙菌斑胃黏膜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CagA、VacA蛋白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王克霞陈琳王健许礼发汪雪峰朱玉霞尹玲湛孝东侯海龙王晓秋
该项目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幽门螺杆菌vacA、cagA基因片段作为固相筛选分子,筛选幽门螺植菌vacA、cagA基因结合蛋白,并对筛选结果进一步比对分析。为探索和研究vacA、cagA致病机理,为HP疫苗的研制和治疗等...
关键词: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致病机理
“项目-导师制”在微生物与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陈琳朱玉霞王健许礼发李朝品
关键词:微生物教学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VacA)基因结合蛋白被引量:1
2007年
陈琳王克霞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幽门螺杆菌结合蛋白
腹泻患者中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的实验检测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王克霞朱玉霞陈琳
关键词:腹泻阿米巴
淮南地区学生幽门螺杆菌vacA和cagA基因分布特征
2006年
目的研究淮南地区学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cagA和vacA基因分布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74例有消化道症状,年龄在7~24岁的在校学生进行胃镜检查,并在胃窦部取活检粘膜作H.pylori的分离培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测定分离培养出的H.pylori菌株的cagA和vacA基因并进行分型。结果74例学生中,分离培养出H.pylori菌株24例,基因测定结果显示,24株H.pylori临床分离株中,94.7%(23/24)含vacA基因,70.8%(17/24)含cagA基因;其中慢性胃炎vaeA和cag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94.7%(18/19),70.6%(12/17);2例胃溃疡及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全部为vacA和cagA阳性;进一步分型发现89.5%(17/19)的慢性胃炎为vacA+和cagA+,而5例溃疡患者均为vacA+和cgA+。结论淮南地区学生H.pylori感染多为vacA+和cagA+菌株,应充分重视H.pylori毒力因子的监测。
汪雪峰崔玉宝王克霞陈琳吴静胡友莹
关键词:螺杆菌基因胃镜检查
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结合蛋白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筛选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基因结合蛋白,探索CagA致病机理。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片段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人胃细胞cDNA文库进行4轮"吸附-洗脱-扩增"富集,噬斑裂解液PCR扩增后,进行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生物信息学搜索,确定编码结合蛋白的种类。结果噬菌体经富集后,筛选出36个阳性克隆,构建了克隆载体。序列测定后经过同源性搜索,确定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共编码核纤层蛋白B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两种已知蛋白。结论用噬菌体人胃cDNA文库筛选得到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DNA结合蛋白,为研究CagA致病机理,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制和治疗等提供依据。
王克霞陈琳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幽门螺杆菌结合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