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芳
-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扬中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腺癌的影像诊断及误诊原因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影像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经B超、CT检查、手术病理证实及影像随访证实的胰腺癌30例。结果胰头癌18例,其中影像诊断误诊3例,胰体癌8例,胰尾癌4例。结论B超、CT是显示胰腺癌的可靠方法。能准确判断肿块的部位及范围,为术前估价提供可靠的依据。肿块的发现,胰头不规则增大,梗阻性黄疸和“双管征”是诊断胰腺癌的可靠征象。
- 陈爱芳
- 关键词:胰腺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误诊
- 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陈爱芳高思娥李莉严家宏蔡琴
- 关键词:胎儿畸形三维超声超声筛查出生缺陷干预立体成像围产医学
-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脑梗死预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了解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脑梗死预测中的作用。方法:128例脑梗死组和9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128例有90例检出颈动脉硬化斑块,斑块检出率为70.3%,显著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25.5%,颈动脉分叉处硬化斑块检出率为58.4%,显著高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脑梗死组中、重型患者软斑检出率显著高于轻型患者。结论:脑梗死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脑梗死病情的轻重在一定程度上与硬化斑块的性质有关。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脑梗死预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 陈爱芳李莉
-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超声检查
- 超声、钼靶与MRI三种检查方法合用于早期乳腺癌疾病患者诊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将超声、钼靶以及MRI三种检查方法联合用于早期乳腺癌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观察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笔者诊治的30例早期乳腺癌疾病患者为研究目标,30例患者均接受超声、钼靶以及MRI三种检查方法的联合检查,统计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超声检查、钼靶检查的钙化检测敏感度(82.5%、100%)与MRI检查(12.7%)对比,相关数据经由统计处理,P<0.05,超声检查、MRI检查的钙化检测敏感度(79.9%、83.6%)与钼靶检查(41.2%)对比,相关数据经由统计处理,P<0.05,三者联合诊断的诊断符合数据(96.67%)与超声检查、钼靶检查、MRI检查(76.67%、83.33%、86.67%)对比,相关数据经由统计处理,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疾病患者中采取超声、钼靶以及MRI三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查可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陈爱芳
- 关键词:超声钼靶MRI
-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率探头二维超声及彩色超声对 2 9例腮腺肿块进行检查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二维超声对病灶的检出率 10 0 % ,对腮腺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86 .7% ,恶性肿块为 83.3% ,囊肿为 10 0 % ,而彩色超声对良、恶性肿块的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 17.6 %和 91.7% ,两者有显著的差异。用脉冲多普勒测定肿块动脉血流 ,良、恶性肿块的平均血流速度分别 <2 5cm/s和 >30cm/s,阻力指数分别为 <0 .5和 >0 .6 ,两者的平均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有显著差异。结论 :二维超声对腮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肿块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陈爱芳
- 关键词:腮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二维超声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性。方法:对56例可疑异位妊娠的育龄妇女进行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异位妊娠包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了分析。结果:56例异位妊娠患者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53例,诊断准确率为94.6%。声像图显示,异位妊娠包块表现为输卵管环型19例,真妊娠囊型24例,不均质包块型8例,包块破裂型2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早期异位妊娠包块表现为环状彩色血流信号。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而且其操作简单、无创,值得推广应用。
- 陈爱芳蔡琴
- 关键词:异位妊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经阴道超声监测氯米芬对卵泡发育影响
- 2003年
- 陈爱芳
- 关键词:阴道超声不孕症妇女氯米芬卵泡发育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在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中的作用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60例EH患者(EH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60例EH组患者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中血压的分级标准分为三个亚组,1级EH组、2级EH组、3级EH组,每组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AB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动脉IM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及1、2、3级EH组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3.94±1.28)、(5.25±1.69)、(4.01±1.27)、(2.56±0.87)mg/L比(7.63±2.50)mg/L],颈动脉IMT增加[(1.30±0.42)、(0.94±0.30)、(1.32±0.44)、(1.65±0.51)mm比(0.69±0.2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H各亚组间两两比较,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颈动脉IMT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EH组及1、2、3级EH组血清TC、TG、LDL-C水平上升[TC:(6.53±2.09)、(5.14±1.66)、(6.59±2.20)、(7.86±2.42)mmol/L比(4.17±1.32)mmol/L;TG:(2.15±0.69)、(1.72±0.55)、(2.07±0.69)、(2.65±0.82)mmol/L比(1.38±0.44)mmol/L;LDL-C:(3.78.±1.21)、(3.12±1.01)、(3.74±1.25)、(4.48±1.38)mmol/L比(2.46±0.78)mmol/L],HDL-C水平下降[(0.96±0.31)、(1.39±0.45)、(0.85±0.28)、(0.64±0.20)mmol/L比(1.69±0.5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H各亚组间两两比较,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血清TC、TG、LDL-C水平上升,HDL-C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显著负相关(r=-0.435,P
- 陆洋钱纪银陈爱芳
- 关键词:高血压脂联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