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汉芳

作品数:44 被引量:206H指数:9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磁共振
  • 22篇成像
  • 16篇磁共振成像
  • 8篇关节
  • 7篇膝关节
  • 6篇血管
  • 6篇MRI
  • 5篇弥散
  • 4篇血管成像
  • 4篇造影
  • 4篇软骨
  • 4篇脑梗
  • 4篇关节软骨
  • 4篇磁共振血管
  • 3篇血压
  • 3篇膝关节软骨
  • 3篇弥散加权
  • 3篇脑部
  • 3篇脑梗死
  • 3篇疾病

机构

  • 37篇暨南大学附属...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暨南大学
  • 2篇暨南大学第四...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8篇陈汉芳
  • 14篇王秀河
  • 14篇黄力
  • 13篇刘斯润
  • 10篇林志超
  • 8篇吴何嘉
  • 4篇罗良平
  • 4篇冷晓明
  • 4篇李恒国
  • 3篇欧志强
  • 3篇陈棣华
  • 3篇曹宗伟
  • 3篇马立恒
  • 2篇许卫国
  • 2篇蒋光愉
  • 2篇李冰肖
  • 2篇李启权
  • 2篇朱天缘
  • 2篇钟兴
  • 2篇凌雪英

传媒

  • 8篇中国医学影像...
  • 8篇暨南大学学报...
  • 6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2010中华...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脑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弥散加权像的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研究人脑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弥散加权像 (DWI)上豆状核及放射冠的表现特征。方法 利用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对 5 0例正常人脑施加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检查 ,测量豆状核及放射冠的信号强度及其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 )。结果 豆状核的ADC值及信号强度在不同弥散梯度方向上差异无显著性 ,而放射冠的ADC值及信号强度在不同弥散梯度方向上有明显差异。结论 豆状核信号强度及其ADC值不受弥散梯度方向影响 ;而放射冠的信号强度及ADC值则受其影响 ,定量地研究放射冠的弥散应该描述弥散梯度方向。
王秀河黄力刘斯润陈汉芳
关键词:豆状核放射冠弥散加权像MRI
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技术在膝关节软骨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 (3DFSPGR)技术在膝关节软骨病变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疑为膝关节软骨病变的患者共 6 0例 ,常规行MR的SET1、FSET2 /PD、3DFGRE及 3DFSPGR扫描。结果 :在膝关节软骨病变检查的众多序列 (SET1、FSET2 /PD、3DFGRE及 3DFSPGR)中 3DFSPGR序列图像的关节软骨显示清晰、图像的组织分辨力高、病变的检出率达 95 % ,且扫描时间短 ,既可显示出软骨的内部多层结构及病变 ,又可显示软骨表面改变。结论
林志超冷晓明陈汉芳刘斯润黄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关节软骨膝关节
MR膝关节矢状位显示前后交叉韧带扫描方法探讨
目的:面对绝大多数关节疾病,设计常规可行优化的膝关节矢状位扫描方案,使之能够在同一次采集层面上同时较好地显示前交叉和后交叉韧带影像。方法:5名年龄在24岁左右,膝关节无损伤史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健康志愿者,利用GE1.5T磁...
吴何嘉关舒元陈汉芳
文献传递
影像学检查在外科肝胆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选择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比较B超、CT、ERCP和MRCP在肝胆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并探讨最优的方法选择。方法 选择68例涉及肝胆管疾病患者,病例包括肝胆管结石、肝门区癌、胰头癌、肝胆管囊肿和十二指肠乳头状瘤等,全部患者行B超检查,其中部分患者分别做CT、MRI和ERCP检查。结果 MRCP在检查成功率、梗阻诊断率和定位定性率方面较其它的方法为高。结论 B超与MR-CP联合应用能在肝胆管疾病定位、定性诊断中取得满意结果。
王宁霞傅元芳陈汉芳王永安罗羽宏
关键词:肝胆管梗阻ERCPMRCP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早产儿脑髓鞘发育的影响
李冰肖凌雪英陈汉芳柳国胜
高分辨磁共振T_1成像(HR-T_1WI)技术参数优选在显示胸壁结构及病变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T1WI(HR-T1WI)技术参数优选在显示胸壁结构及病变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5名正常自愿者和45例胸膜病变患者行常规T1WI、T2WI及HR-T1WI平扫,患者再行常规T1WI增强及HR-T1WI增强扫描。对HR-T1WI不同技术参数成像的图像在胸壁结构及病变显示清晰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对胸壁结构及病变显示清晰度评分达到3分者,Torso线圈和5in表面线圈分别占87%、40%,激励次数4和激励次数2分别为85%、40%,采集矩阵512×256和256×256分别为85%、35%(P<0.05);另外视野18cm×18cm与12cm×12cm分别为80%、60%;层厚/层间距3/0.5(mm)、2/0.5(mm)分别为86%、80%(P>0.05)。结论HR-T1WI提高了图像空间分辨率及具有较高信噪比,可作为胸部常规扫描的重要补充序列。采用5in表面线圈、视野≤18cm×18cm、层厚/层间距≤3/0.5(mm)、采集矩阵≥512×256和激励次数≥4时,对胸壁结构及病变显示较满意。
林志超罗良平王秀河陈汉芳
关键词:胸膜病变磁共振成像
DWI技术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探讨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 弥散加权成像 (DWI)技术参数选择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应用探讨。方法 搜集 80例脑梗塞患者 ,其中超急性 11例 ,急性 2 7例 ,亚急性 42例 ,全部进行DWI扫描。结果 三期的DWI检出率均为 10 0 % ,超急性期T2检出率为 0 % ,急性期T2检出率为 5 5 % ,亚急性期T2检出率为 10 0 % ;DWI的弥散全方向比单方向对于显示梗塞灶较清楚 ;b值越高 ,弥散效果越好 ,显示梗塞灶越清楚 ;12 8× 12 8的采集矩阵比 12 8× 64的DWI像效果好 ;视野为 2 4× 18与 3 6× 18(CM )时 ,DWI的图像的几何变形程度一样。结论 DWI是诊断急性脑梗塞的好方法 ,其弥散方向、b值及采集矩阵的选择是成像的最主要因素。
林志超陈汉芳刘斯润王秀河黄力
关键词:MRIDWI急性脑梗塞
高血压大鼠脑部MRI表现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高血压鼠颅脑MRI表现的演变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旨在提高对高血压引起慢性脑损害的认识。方法:成年SD大鼠28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和高血压模型组18只,术前及术后每间隔2个月测量鼠尾血压并行MR扫描,同期两组随机各处死1只,进行鼠脑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免疫组织化学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MRI表现均正常,髓鞘结构呈团状,结构紧密,边界规整;高血压大鼠术后最早第8个月开始,MRI图像上出现侧脑室扩张,其尾壳核区域神经胶质细胞变性和少许髓鞘空泡;而脑室旁线条状高信号影,其尾壳核区域可见胶质细胞变性增生,髓鞘层次紊乱。结论:慢性高血压大鼠直到鼠龄较大时,尾壳核区域出现明显的髓鞘变性,才在MRI上显示出来。
欧志强李恒国陈汉芳钟兴
关键词:高血压SD大鼠免疫组织化学
MRI和DTI评价早产儿脑白质髓鞘发育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 应用磁共振(MR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早产儿脑白质髓鞘发育的特点。方法 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的31例早产儿根据头部MRI检查分为早产脑损伤组(12例)和早产无脑损伤组(19例)。选取24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均于胎龄或纠正胎龄37~40周之间完成头部MRI及DTI检查。测定3组相同感兴趣区的部分各向异性参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 早产脑损伤组内囊后肢FA值小于早产无脑损伤组和足月对照组(P〈0.05);早产脑损伤组和早产无脑损伤组的额叶白质和豆状核的FA值小于足月对照组(P〈0.05);3组间枕叶白质的FA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产脑损伤组和早产无脑损伤组内囊后肢、豆状核、枕叶白质、额叶白质的ADC值高于足月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脑损伤容易出现内囊后肢深部脑白质髓鞘化障碍或延迟。早产儿至纠正胎龄足月时,无论有无脑损伤,脑周围白质及灰质成熟度均低于足月儿。
李冰肖柳国胜凌雪英陈汉芳罗先琼
关键词:脑发育磁共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表观扩散系数早产儿
ASSET联合EPI-DWI技术在脑梗死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并行采集技术(ASSET)联合平面回波扩散加权像(EPI-DWI)技术在脑梗死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搜集40例脑梗死患者资料,均行T1WI、T2WI、ASSET-EPI-DWI及EPI-DWI扫描。比较分析ASSET-EPI-DWI及EPI-DWI对脑梗死灶显示图像质量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1)ASSET-EPI-DWI的对比噪声比(CNR)均值高于对应EPI-DWI(t=6.327,P=0.0001)。(2)ASSET-EPI-DWI丘脑的ADC值均高于对应EPI-DWI的ADC值(t=10.494,P=0.0001);其梗死灶/对侧的脑组织ADC值的比值均大于对应EPI-DWI的ADC值的比值(t=4.844,P=0.0001)。(3)与EPI-DWI相比,ASSET-DWI序列的病灶清晰显示率高(EPI-DWI:80%,ASSET-DWI:100%,P<0.05)。结论ASSET-EPI-DWI技术不但具有成像时间短的优势,而且图像质量较高,正常的ADC值及病灶与对侧脑组织的比值有助于对脑梗死临床分期诊断,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优于EPI-DWI技术。
林志超王秀河罗良平陈汉芳黄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并行采集技术脑梗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