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
- 作品数:58 被引量:19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环孢素A治疗儿童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转归效果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总结环孢素(CsA)治疗儿童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长期效果,并探讨与CsA治疗NSAA起效和预后相关的早期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住院的36例NSAA患儿的病历资料,所有患儿在确诊后均接受CsA口服治疗,2周后检查CsA谷浓度以维持在200-250μg/L范围,评估时间点为口服CsA后3、6、12、18和24个月,评估项目为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及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与计数。结果:36例患儿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中位年龄5.46(2.92-7.99)岁,中位随访时间28.00(10.00-38.25)个月。口服CsA后24个月临床治疗有效的累计病例数为21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8.33%,药物起效的中位时间为3.0(0.5-10.0)个月。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儿表现为口服CsA后第3个月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显著升高,第6个月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显著升高(P <0.05);口服CsA 3个月后有效组除2例患儿在3-12个月内进行成分输血外,其余19例患儿均不再需要成分输血支持治疗。结论:NSAA患儿口服CsA总体有效率为58.33%。治疗3个月后是否停止输注血液制品可作为疾病转归的转折点,治疗3个月时的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6个月时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可作为评估疾病转归的指标。
- 卢文婕张琳杨李王卓聂应明陈智李晖李建新熊昊
- 关键词:儿童环孢素A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修饰的大鼠内皮祖细胞治疗糖尿病ED
- 目的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对糖尿病ED治疗的疗效欠佳。干细胞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治疗糖尿病ED的方法,大量实验已经证实其效果。本研采用人端粒酶...
- 张岩王涛杨竣李瑞陈智王少刚刘继红叶章群
- 关键词:端粒酶逆转录酶内皮祖细胞抗凋亡勃起功能障碍
- 文献传递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83例WHOⅡ~Ⅳ级原发性星型细胞瘤标本和52例复发病例肿瘤标本,其中Ⅱ级59例,Ⅲ级26例,Ⅳ级25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法探讨HDAC2在星型细胞瘤中的表达和分布。提取肿瘤组织、肿瘤干细胞和胶质瘤细胞株细胞RNA进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HDAC2表达水平。结果约85.6%的肿瘤细胞核阳性表达HDAC2,大约33.5%的肿瘤中有超过75.0%的肿瘤细胞阳性表达HDAC2。在10组WHO病理级别升高的标本中,可见HDAC2的表达强度在1例中减弱,在7例中增强,在其他2例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3组WHO病理级别无差异的复发肿瘤标本中,可见HDAC2的表达强度在6例中减弱,在10例中增强,在其他7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AC2仅仅表达于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和小胶质细胞都没有HDAC2的表达。HDAC2的表达与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在WHOⅣ级病例中,HDAC2的表达与患者预后临界相关[风险比(HR)=0.7343,95%可信区间(CI)(0.5252~1.0470);P〉0.05]。低于75.0%瘤细胞HDAC2表达的病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25d,远远高于超过75.0%瘤细胞表达HDAC2的病例的350d。结论HDAC2在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王俊文李俊韩林胡玲吴志敏陈智熊左隽陈文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 FcγRIIA和MTHF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流感染的关联
- 2023年
- 目的探讨Fcγ受体IIA(FcγRIIA)、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化疗后血流感染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010年2月-2021年11月130例初诊初治AML患儿接受首次诱导化疗的临床资料;首次诱导化疗后发生血流感染患儿62例纳入感染组,未发生血流感染患儿68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RFLP)对两组患儿外周血FcγRIIA、MTHF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血流感染患儿血培养标本共培养分离病原菌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4株占56.41%,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1株(26.92%),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3株,以白假丝酵母为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是AML患儿化疗后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FcγRIIA基因R131位点携带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MTHFR基因C677T位点携带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校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cγRIIA基因R131位点携带G等位基因的AML患儿化疗后发生血流感染风险是携带A等位基因的1.697倍(校正OR=1.697,95%CI:1.181~2.439);MTHFR基因C677T位点上携带T等位基因的AML患儿化疗后血流感染风险是携带C等位基因的1.659倍(校正OR=1.659,95%CI:1.239~2.221)。结论AML患儿化疗后血流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FcγRIIA基因R131位点携带G等位基因、MTHFR基因C677T位点上携带T等位基因的AML患儿化疗后血流感染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 杜宇熊昊杨李陈智陶芳孙鸣卢文婕付强祁闪闪龙飞
- 关键词:血流感染基因多态性
- 立体定向间质内^(32)P放疗治疗囊性胶质瘤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术间质内32P放疗治疗囊性胶质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利用CT引导立体定向术,根据立体定向系统仪中的CT定向法所计算出的不同靶点,抽取囊性胶质瘤囊液后分别穿刺注入32P胶体磷酸铬,共治疗23例。结果23例病人均随访1~3年,其中1年生存20例(87.0%),2年生存17例(73.9%),近3年来生存15例(65.2%)。结论利用立体定向间质内32P放疗治疗囊性胶质瘤,其疗程短,放疗反应轻,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有明显的近期疗效。
- 王雷姬绍先马安保周国俊梁健陈智
- 关键词:囊性胶质瘤立体定向术^32P间质内放疗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铁过载对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探讨铁过载对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疗效的影响。通过对武汉儿童医院血液科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间接受allo-HSCT的74例SA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移植前铁过载组[血清铁蛋白(SF)>1000μg/L]患儿移植前病程更长、红细胞输注量更大、回输CD34^(+)细胞数更多,且铁过载显著延迟了移植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重建,增加了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和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然而,铁过载对患儿的总生存率和无失败生存率并无显著影响。
- 晏黎熊昊龙飞陈智王卓杨李陶芳陈燕宋娜吴旻
-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性膀胱炎铁过载疗效影响
- 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
- 2005年
- 王雷姬绍先周国俊陈智
- 关键词: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硬脊膜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治疗
- 氧化应激诱导代谢综合征大鼠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氧化应激变化,探讨氧化应激导致代谢综合征大鼠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将40只3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个月)和正常对照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6个月)。喂养6个月后检测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体质量、血脂、空腹血糖、血压和胰岛素水平,筛选出代谢综合征大鼠,随后阿扑吗啡试验筛选出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勃起功能障碍(MED)大鼠。检测喂养后MED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阴茎海绵体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应用Westernblot检测两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NADPH氧化酶各亚基和eNOS表达,DHE染色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活性氧水平,ELISA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中cGMP浓度。结果 (1)喂养后MED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血浆中胰岛素和胆固醇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 <0.05);(2)喂养后MED组大鼠Max ICP/MAP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3)喂养后MED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gp91phox蛋白表达和活性氧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 <0.05);(4)喂养后MED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eNOS蛋白表达和cGM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氧化应激可能通过引起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大鼠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
- 李瑞刘康李浩张岩陈智袁彗星李明超王涛蓝儒竹刘继红饶可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氧化性应激勃起功能障碍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脑血管造影阴性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总结首次脑血管造影(DSA)呈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1例首次DSA呈阴性的S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头颅CT检查均发现SAH,其中伴脑室内出血3例、硬膜下血肿1例。所有患者首次DSA均呈阴性,18例患者复查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5例、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脊髓动静脉畸形1例,余11例复查仍为阴性;3例患者拒绝复查DSA,其中1例出院后半月再出血死亡。18例复查DSA的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至8年,未发现再出血病例。结论 SAH患者首次造影存在假阴性可能,复查DSA对此类病人十分重要。
- 陈智陈文何苗王俊文李俊
-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阴性
-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与前列腺增生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9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300例,同期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患者240例,前列腺大小正常的老年男性4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观察前列腺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时血清尿酸浓度。结果前列腺癌组CRP水平、Neu/Lym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前列腺癌组尿酸水平为(327.0±58.3)μmol/L、前列腺增生组为(375.2±68.4)μmol/L、对照组尿酸水平为(377.8±73.2)μmol/L,前列腺癌组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和对照组(F=55.6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尿酸是前列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93,95%CI:0.542~0.718,P=0.004)。不同年龄、病理分级的前列腺癌患者尿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F=12.73,均P<0.001),但血清尿酸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F=-2.72、t=0.77,P=0.068、0.460)。结论与前列腺增生患者和正常男性相比,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尿酸浓度降低,而炎性标志物水平升高,表明血清尿酸可能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
- 李建华王雷邱晓东陈智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