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景治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叶片
  • 4篇羧化
  • 4篇羧化酶
  • 4篇露花
  • 4篇PEP羧化酶
  • 2篇蛋白
  • 2篇干旱
  • 2篇PEPC
  • 1篇蛋白合成
  • 1篇蛋白量
  • 1篇调节特性
  • 1篇水分
  • 1篇水分胁迫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证据
  • 1篇脱羧
  • 1篇胁迫
  • 1篇磷酸烯醇式丙...
  • 1篇酶催化
  • 1篇基因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6篇陈景治
  • 6篇施教耐
  • 5篇王岳浩
  • 1篇凌俊
  • 1篇汤小仪

传媒

  • 5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年份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水分胁迫对露花叶片中PEP羧化酶活性及其调节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1989年
水分胁迫期间露花叶片中PEP羧化酶的活力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复水后PEPC同工酶的活力下降。从露花叶片中分离到3个具有不同动力学和物理学特性的PEPC同工酶(PCⅠ,PCⅡ,PCⅢ),其中同工酶PCⅠ只存在于水分胁迫下露花叶片中,复水后消失。 这3个同工酶的K_m(PEP)值不相同;PCⅠ的K_m(PEP)值介于PCⅡ与PCⅢ之间,它在PAGE上的相对迁移率(Rm)比PCⅡ和PCⅢ大,对效应剂G—6—P及Mal的反应不敏感,分子量为PCⅡ之半;PCⅡ被G—6—P激活和被Mal抑制的程度介于PCⅠ与PCⅢ之间,它在PAGE上的相对迁移率和分子量与PCⅢ极相近。
陈景治王岳浩施教耐
关键词:水分胁迫露花PEP羧化酶
光/暗对高粱叶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表达的调节
1992年
高粱幼苗黄化叶片经照光转绿后,其PEP-Case活性提高4~15倍,mRNA含量提高了1.03倍,并测定出PEPCase mRNA的分子量为3.4kb。以等量的总RNA及mRNA进行体外翻译,发现转绿后PEPCase专一性翻译活性提高了51%~53%。这表明光照可以在转录水平上调节PEP-Case的基因表达。
凌俊陈景治董龙英施教耐
关键词:高粱基因表达光调节PEP羧化酶
干旱过程中露花叶片PEPCase酶蛋白量的变化被引量:2
1991年
干旱和盐胁迫使露花叶片中PEPCase活性水平提高数倍。经双相电泳和蛋白免疫印溃(Western immunoblot)发现干旱后露花叶片中PEPCase蛋白量有明显增多。火箭免疫电泳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过程中,PEPCase活性水平的提高主要基于其酶蛋白量的增加。干旱引起的这些变化是可逆的,在恢复供水一定时间后可以完全恢复。RubisCO蛋白量在干旱处理的露花叶片中明显减少,恢复供水后又回复到原初水平。PEPCase蛋白量增多,RubisCO蛋白量减少可能是露花叶片CAM途径诱导的生化特征之一。露花叶片中PEPCase活性水平及蛋白量受到叶片发育状况的控制,干旱引起的这两者的变化在中部成熟叶片中最明显,在幼嫩叶片中最小。
王岳浩陈景治施教耐
关键词:露花干旱叶片
偶联法测定PEPCase活性时OAA非酶催化脱羧引起的误差及其在一定范围内的校正
1991年
PEPCase(EC4.1.1.31)广泛存在于植物与微生物中。自1953年被发现以来,尤其是近10年,作为C_4双羧酸途径和景天科植物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PEPCase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人们主要应用了4种活性测定方法:1.苹果酸脱氢酶(EC1.1.1.37,简称MDH)偶联测定法;2.H^(14)CO_3^-放射化学测定法;3.
王岳浩汤小仪陈景治施教耐吴敏贤
关键词:草酰乙酸
露花叶片PEP羧化酶的纯化及某些分子特性被引量:2
1990年
经硫酸铵分部沉淀,DEAE-纤维素(DE52),DEAE-Sephadex A-50,SephacrylS-200和二次羟基磷灰石等柱层析,从露花叶片中分离得到纯化63.9倍、电泳均一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此酶的天然分子量经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测定为260kD,经SephadexG-200凝胶过滤法测定为240kD。用SDS-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测得酶的亚基分子量为115kD,表明此酶是个二同聚体。此酶的等电点为PI=5.6。免疫双扩散的结果表明此酶与高梁PEPG的抗原决定簇呈部分同一性。
王岳浩陈景治施教耐
关键词:露花PEPC纯化CAM
干旱影响露花叶片PEP羧化酶蛋白合成的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
1992年
After drought treatment, marked increase in quantity of PEPcarboxylase protein in the leaves of M. cordifolium, an inducible CAM plant, was shown by SDS-PAGE and western immunoblot (Fig. 1). Further investigation with incorporation of L-[^(35)S] methionine into leaf discs and immunoprecipitation revealed that de novo synthesis of PEP-carboxylase protein was responsible for this increase (Fig. 2).
王岳浩陈景治施教耐吴敏贤
关键词:PEP羧化酶露花干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