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

作品数:172 被引量:1,007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22篇会议论文
  • 7篇学位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6篇天文地球
  • 3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0篇盆地
  • 38篇污染
  • 32篇羌塘
  • 27篇羌塘盆地
  • 23篇污染土
  • 23篇污染土壤
  • 22篇重金
  • 22篇重金属
  • 20篇土壤
  • 19篇地质
  • 14篇电动修复
  • 13篇地球化
  • 13篇地球化学
  • 13篇重金属污染
  • 13篇金属污染
  • 12篇三叠
  • 11篇油气
  • 11篇北羌塘
  • 10篇土壤修复
  • 7篇阴极

机构

  • 64篇中国地质科学...
  • 52篇成都地质矿产...
  • 27篇国家地质实验...
  • 26篇北京化工大学
  • 20篇成都理工大学
  • 18篇中国地质调查...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国土资源部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 5篇吉林大学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质环境...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天津市地质调...
  • 2篇光大环境修复...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172篇陈明
  • 26篇张佳文
  • 24篇王蕊
  • 22篇刘冠男
  • 22篇谭富文
  • 22篇王新宇
  • 21篇王剑
  • 19篇冯流
  • 16篇付修根
  • 15篇万方
  • 15篇余国强
  • 14篇李小赛
  • 13篇尹福光
  • 12篇陈华
  • 11篇杜佰伟
  • 11篇许效松
  • 11篇孙伟
  • 10篇曹晓娟
  • 9篇汪正江
  • 8篇陈玉衡

传媒

  • 20篇沉积与特提斯...
  • 16篇地质通报
  • 7篇岩矿测试
  • 5篇沉积学报
  • 4篇矿物岩石
  • 2篇环境工程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地质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环境化学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四川地质学报
  • 2篇岩相古地理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石化技术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10篇2018
  • 13篇2017
  • 5篇2016
  • 17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13篇2004
1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动修复污染土壤显示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修复污染土壤显示系统,该系统包含:检测子系统、实时采样子系统、传输子系统、处理子系统、显示子系统、记录存储子系统、反馈子系统。该发明通过对多种传感器的有效集成,实现对电动修复处理箱中任意位置电场强度、...
王新宇陈明余国强陈华张佳文王蕊刘冠男
文献传递
羌塘盆地半岛湖地区上侏罗—下白垩统礁灰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岩流体性质被引量:3
2015年
半岛湖地区生物礁以发育灰岩为主,包括以造礁生物为主的骨架岩和非礁碳酸盐岩,针对生物礁相碳酸盐岩的显微组构分析和阴极发光分析,测得不同点礁各类礁相碳酸盐岩的常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35件样品Mn,Sr,Fe元素平均质量分数为129×10-6,270×10-6和1 320×10-6,具有较低的Mn含量、较高的Sr含量、Fe含量,表明在成岩过程中海源流体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大气淡水成岩流体的影响;碳同位素值变化不大且都为正值,变化区间为1.4‰~3.5‰,平均值为2.61‰;氧同位素值变化区间为-7.4‰^-2.7‰,平均值为-5.25‰,古海水盐度指数Z值变化较小,为126.6~132.7,平均值为130.5。结果表明,成岩流体盐度较高,溶蚀孔洞较为发育的颗粒灰岩和礁灰岩具有相对更低的δ18 O值,晚侏罗—早白垩世时期,羌塘盆地北部大量有机碳被高速埋藏是导致半岛湖地区礁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值普遍偏高的首要原因。
孙伟陈明何江林曹竣锋曾胜强
关键词:地球化学成岩流体羌塘盆地
炭石灰体系对于土壤中Cd赋存形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了熟石灰与活性炭组成的炭石灰体系用于固定土壤中Cd的可行性,考察了熟石灰/活性炭配比及炭石灰用量、土壤有机质和pH等对固定过程中镉赋存形态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固定机理和耐酸冲击负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炭石灰的用量以及炭石灰中熟石灰用量的增加,交换态Cd均逐渐减少,同时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炭石灰对交换态Cd的固定效率,降低土壤中交换态镉的含量,同时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Cd含量增加.FTIR分析表明炭石灰主要通过化学沉淀、络合和物理吸附等方式固定土壤中的镉.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经炭石灰化学固定后的土壤对酸性高的降水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伊如汗张佳文陈明冯流
关键词:CD化学固定赋存形态重金属
朱诺斑岩型铜矿床外围遥感找矿预测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ETM+遥感数据源,利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云、雪被、第四系、水体、阴影等进行了掩膜;采用特征主成分分析技术对西藏自治区朱诺斑岩型铜矿床及其外围地区开展遥感羟基和铁染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并进行了地质解译。据此圈定找矿远景区,为朱诺铜矿床外围地区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
陈明张廷斌别小娟李建力降梅杨雪
关键词:矿化蚀变信息找矿远景区
永定河上游水体与底泥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被引量:21
2001年
永定河上游官厅水库到三家店段水体和底泥淤积物中的污染物分布受上游工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控制。当人类活动较弱时 ,水体中绝大部分污染物自然降解明显 ,苯并 (a)芘等一些有害组分的降解速率还十分迅速。虽然官厅水库水体中重金属元素低于国家标准 ,但河流淤泥中重金属元素聚集明显 ,淤泥中有引发“化学定时炸弹”的可能性。永定河上游河流底泥中大量多环芳烃污染物的积累情况说明 ,官厅水库上游及永定河沿途不充分燃烧的燃料可以导致水体的严重污染。
陈明刘晓端魏连伟陈鸿汉张玲金王羽虹林剑
关键词:水资源环境污染污染物底泥
土壤环境中化学定时炸弹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2
2006年
土壤环境中的化学定时炸弹对生态环境乃至人类自身危害极大,国内外均有大规模发生化学定时炸弹的实例,但是,由于其不易发现而常常被忽略,这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化学定时炸弹的分类问题比较复杂,目前较为妥当的做法是对各种分类方案进行有益的探索。化学定时炸弹的触爆机制研究十分重要,是进行地球化学灾害评价、预测和防治的基础;地球化学工程技术是将来预防和治理化学定时炸弹最主要手段。从科学的严密性和严肃性考虑,化学定时炸弹的概念应该由具有更深刻内涵和更广泛外延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来替代。
陈明曹晓娟谭科艳牟永明曹淑萍冯鑫冯流
关键词:土壤化学定时炸弹
羌塘中生代(T3-K1)盆地演化新模式
在羌塘盆地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陆相火山岩-沉火山碎屑岩及冲洪积相砂砾岩之下,作者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古风化壳.该风化壳穿时超覆于肖茶卡组(T3上三叠统?)及其以下的二叠系及石炭系地层之上,沉积超覆于古风化壳之上的那底岗日组...
王剑付修根谭富文陈明何江林
关键词:羌塘盆地基底
文献传递
上扬子台地晚震旦世灯影组中葡萄状-雪花状白云岩的成因意义被引量:27
2002年
葡萄状 -雪花状白云岩是白云岩形成之后经淡水淋滤作用而成 ,葡萄内或雪花周围的有机物质不是原生藻 ,而是蓝绿藻经细菌腐解后形成的细菌集合体。该套白云岩的形成与沉积环境关系密切 ,与藻类多少无关。葡萄状白云岩富含有机物质 ,而雪花状白云岩孔洞发育 ,因此葡萄状 -雪花状白云岩既是生油层 ,又是良好的储集层 ,对其重新认识和定位 。
陈明许效松万方尹福光
关键词:晚震旦世灯影组白云岩淋滤作用生油层储集层
增值型土壤修复的理念与可行性研究
2016年
在深入理解重金属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和对不同类型的增值型修复,指出在某些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分布区和选矿厂,可利用选择性稳定剂、功能微生物和EK-SS等技术形成"抑害扬益"的新工艺,生产出富硒、富锌、富锗等高附加值农产品而获利,也可通过提高产出、改进工艺和节省开支等手段,将污染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增值型修复,将赔本的治污难题变成有利可图,形成新的投资方向,吸引市场资金进入土壤修复领域等。
陈明孙春美刘冠男李小赛王蕊
关键词:土壤修复重金属土壤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模型和应用被引量:24
2005年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是通过长期积累而存在于土壤或沉积物中的包括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内的环境污染物,因环境物理化学条件(例如温度、pH值、湿度、有机质含量等)的改变减小了环境容量,某种或某些形态的污染物大量地被重新活化和突然释放出来并造成严重生态和环境损害的灾害现象。这种灾害具有明显的特征,其定量数学模型可较完整地概括出环境系统从“干净”到“污染”再到“灾害”的整个过程,可以用于灾害的风险概率评估、预测、灾害爆发轨迹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壤污染防治和灾害预警提供了定量研究工具和可供实际采用的基本手段,对当前国土资源调查中的“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明冯流周国华谢文明Jacques Yvon曹晓娟陈红军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