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杰

作品数:47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0篇小麦
  • 12篇基因
  • 10篇花青素
  • 8篇性状
  • 7篇花青素合成
  • 6篇人工合成小麦
  • 6篇籽粒
  • 6篇节节麦
  • 5篇蛋白
  • 4篇蛋白质
  • 4篇等位
  • 4篇等位变异
  • 4篇性状分析
  • 4篇育种
  • 4篇品系
  • 4篇普通小麦
  • 4篇主效基因
  • 4篇小麦品种
  • 4篇克隆
  • 4篇白质

机构

  • 46篇中国科学院
  • 30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四川农业大学
  • 6篇青海大学
  • 5篇青海师范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2篇青海省农林科...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47篇陈文杰
  • 41篇张怀刚
  • 35篇刘宝龙
  • 29篇张波
  • 18篇刘登才
  • 13篇刘瑞娟
  • 12篇魏乐
  • 11篇沈裕虎
  • 8篇曹东
  • 7篇刘韬
  • 6篇张连全
  • 6篇刘德梅
  • 5篇李建民
  • 5篇王寒冬
  • 3篇张波
  • 3篇师瑞
  • 3篇师生波
  • 3篇李妙
  • 3篇尚玥
  • 2篇王蕾

传媒

  • 11篇分子植物育种
  • 6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草业学报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1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富硒地区31份小麦新品系硒、铁、锌含量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青海省海东富硒地区小麦籽粒中硒、铁、锌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种植于高原硒都-青海省平安县石灰窑镇黎明村富硒土壤中的31个小麦新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测定样品籽粒中硒、铁、锌3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品系间微量元素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硒平均含量为0.21 mg/kg,铁平均含量为40.80 mg/kg,锌平均含量为24.51 mg/kg。所测品系中94%样品的硒含量集中分布在0.15~0.30 mg/kg范围之内,达到富硒水平,而87%样品的铁含量以及所有样品的锌含量均未达到国际推荐值。样品籽粒中硒与铁(r=0.10)、硒与锌(r=0.27)、铁与锌(r=0.10)含量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硒与锌含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本研究不仅为特殊功能营养品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参考,也为功能营养品质遗传基础的解析提供基础材料。
周让让刘韬陈红陈文杰陈文杰刘宝龙
关键词:小麦富硒微量元素ICP-MS
四倍体小麦Langdon HMT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2017年
硒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人类必须补充足够的硒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homocysteine-S-methyltransferase,HMT)基因与植物富硒关键酶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selenocysteine methyltransferase,SMT)基因同源。为了发掘并利用麦类作物中的富硒关键酶基因,基于NCBI已公布的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1基因(AetHMT1)的序列设计HMT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H1-F/H1-R,克隆四倍体小麦Langdon HMT1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后进行序列分析,并通过原核表达验证该基因。结果表明,利用H1-F/H1-R从四倍体小麦Langdon(LDN)克隆出两条长度均为975bp的序列,分别命名为LDNHMT1-1和LDNHMT1-2。LDNHMT1-1、LDNHMT1-2与AetHMT1基因一样,均编码342个氨基酸,分子量大小分别为35.19kDa和35.18kDa。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LDNHMT1-1、LDNHMT1-2与其他HMT、SMT有较高的相似性。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SDS-PAGE鉴定,成功获得LDNHMT1-1、LDNHMT1-2的原核表达菌株,且原核表达的蛋白质与预测分子量大小一致。
吴丽军尚玥刘韬刘韬刘宝龙陈文杰刘登才刘宝龙张怀刚
关键词: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青海香日德农业区春小麦旗叶PSⅡ光化学效率及对强太阳光的适应被引量:1
2014年
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4个高原春小麦品种为材料,结合光合色素含量、叶面积等光形态参数的测定,采用调制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青海香日德农业区春小麦抽穗期旗叶远轴向光面和近轴背光面的PSⅡ光化学量子效率及对强太阳光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高原314、高原363和高原584的旗叶多呈直立转披型,高原913因叶面积小而宽其旗叶多倾向直立型;4个品种春小麦的光合色素有较大差异,且与充分暗适应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呈正相关;全晴天中午时分旗叶远轴向光面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现象较严重,但下午随太阳光强的降低,准确20 min暗适应的Fv/Fm恢复很快,其PSⅡ反应中心属可逆失活;旗叶向光和背光部位间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的差异均达极显著,但两者的相对变化趋势截然相反,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一致的变化趋势;尽管旗叶近轴背光面的ΦPSⅡ和qP均较低,但Fv'/Fm'明显较高,说明其潜在的PSⅡ激发能捕获效率仍较大.研究证明光合机构的光化学和非光化学猝灭过程可有效耗散强光下累积的过量激发能,高原春小麦品种对青藏高原的强太阳光辐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师生波陈文杰师瑞李妙张怀刚孙亚男
关键词:强光胁迫春小麦
青藏高原春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及PSII反应中心光化学效率的恢复分析被引量:26
2014年
在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镇东盛村,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为材料,主要采用调制叶绿素荧光分析手段,研究了抽穗期旗叶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现象,并分析了非光化学猝灭组分的光诱导和非光诱导耗散的量子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高原春小麦各品种间旗叶光合色素含量和比叶重存在差异;全晴天3个典型时段准确暗适应20 min后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比较分析证实,高原春小麦存在着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现象,Fv/Fm的降低是由于PSII反应中心的可逆失活;稳态作用光下PSII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易受持续强光胁迫的影响,而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在各春小麦品种间的差异略为明显;上下午间4个春小麦品种的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较一致的变化趋势,显然qP和NPQ既属品种的内禀特性,又与强太阳光胁迫的累积密切相关;非光化学猝灭组分中光诱导的PSII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ΦNPQ)所占比例较大,下午时分ΦNPQ的上调反映了高原春小麦对青藏高原持续强光胁迫的驯化适应。
师生波张怀刚师瑞李妙陈文杰孙亚男
关键词:强光胁迫光抑制PSII光化学效率青藏高原春小麦
波兰小麦在青藏高原饲用性能的评价
2023年
青藏高原是世界典型的高寒牧区,气候寒冷干燥,生态环境脆弱,天然草原初级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工草场现有适宜草种单一,品质较差,难以满足放牧家畜的营养需求,急需筛选和培育适宜该地区种植的优质饲用作物。本研究对40份波兰小麦饲用相关性状进行了测定,运用熵权法对测定指标进行了权重确定,采用灰色关联度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青藏高原等高寒牧区种植的波兰小麦优异饲用种质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材料籽粒产量权重最高为7.04%,开花期鲜草产量次之为6.98%,同时籽粒和鲜草产量变异系数(%)均较高,分别为28.57%和22.26%;(2)饲用品质分析表明,供试波兰小麦植株、籽粒中粗蛋白含量均较高,分别为23.86%和20.28%,植株ADF、NDF含量较低;(3)关联分析表明,综合评价较高的3个品种分别为来自阿根廷的9号、来自埃塞俄比亚的18号和来自罗马尼亚的20号,其中20号综合评价最高为0.635,18号为0.617,9号为0.607。上述综合评价较高、饲用性状较突出的材料可作为筛选和培育青藏高原等高寒牧区高蛋白含量优质禾本科牧草的良好供试材料。
赵彩霞沈吉成尹淑香叶发慧杨淼思刘瑞娟刘德梅刘德梅沈裕虎张怀刚
关键词:波兰小麦饲草产量籽粒产量饲用品质青藏高原
TaGW2-6A等位变异对青海省小麦育成品种千粒重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已有研究表明,TaGW2-6A基因的等位变异与小麦千粒重呈正相关关系。为了明确TaGW2-6A基因的优异等位变异,以青海省育成的64份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了3个环境下千粒重表型数据,鉴定了TaGW2-6A基因的等位变异,并评价了TaGW2-6A基因各等位变异对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64份小麦品种中,Hap-6A-A单倍型材料有40份,Hap-6A-G单倍型材料有24份;在3个环境下,Hap-6A-G单倍型平均千粒重显著高于Hap-6A-A单倍型。说明在青海小麦育成品种中,单倍型Hap-6A-G是优异等位变异,可用于小麦高产品种的选育。
李娜曹东陈文杰陈文杰刘宝龙张波
关键词:小麦千粒重等位变异
调控花青素合成与代谢的小麦新基因ThMYC4E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花青素合成与代谢的小麦新基因ThMYC4E,该基因ThMYC4E具有序列表中SEQ ID NO.1第1位到1707位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所获得的基因可应用在培育转染植株方面,从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
刘宝龙李娜张怀刚魏乐张波陈文杰刘登才
文献传递
枸杞基因以及其编码蛋白质、重组载体、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枸杞基因以及其编码蛋白质、重组载体、及其用途。所述枸杞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或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含...
刘宝龙张怀刚宗渊朱雪冰曹东席杏媛陈文杰沈裕虎
文献传递
不同倍性小麦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差异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揭示不同倍性小麦适应盐胁迫的差异,该研究以人工合成六倍体(AABBDD)小麦及其四倍体(AABB)小麦(Triticum turgidum)和二倍体(DD)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亲本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200 mmol·L^(-1))胁迫处理下小麦幼苗K^+、Na^+含量以及K^+/Na^+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浓度(0、50、100、200 mmol·L^(-1))盐胁迫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四倍体表现出显著的高Na^+低K^+以及较低的K^+/Na^+,二倍体表现出显著的低Na^+高K^+和较高的K^+/Na^+,NaCl胁迫时离子含量变化大,对盐胁迫的适应性更强,六倍体在积累K^+的能力上也有一定的优势。低浓度(50~100 mmol·L^(-1))盐胁迫使3种倍性材料的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四倍体在累积渗透调节物质和调节抗氧化酶活性的能力上显著强于二倍体和六倍体,六倍体在POD活性以及积累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能力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根据研究结果推测,含有DD染色体组的二倍体节节麦主要通过调节K^+/Na^+来适应盐胁迫,而含有AABB染色体组的四倍体小麦主要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的活性累积渗透调节物质来适应盐胁迫,作为二倍体和四倍体远缘杂种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则表现出了综合的耐盐适应性机制,相较于两亲本具有更加广泛耐盐适应性。
尚玥刘韬刘韬张波刘宝龙张波张连全刘宝龙刘登才
关键词:小麦盐胁迫抗氧化系统
耕作措施对旱农区农田土壤质量与碳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依托2001年布设在陇中旱农区的田间定位试验,于2018年研究了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和免耕+秸秆覆盖(NTS)对麦豆轮作体系下豌豆田土壤碳排放、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NTS处理可以提高黄绵土土壤质量。NTS处理下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质量均最高;2)NT、NTS可以减少黄绵土土壤碳排放量,增强土壤碳汇功能。各处理下土壤碳排放量表现为T>TS>NTS>NT。较T处理,NTS、NT处理下碳排放量分别减少21.58%、22.96%;不同处理下土壤碳排放效率(CEE)表现为NTS>NT>TS>T,NTS、NT和TS处理下土壤CEE较T处理分别提高了91.43%、34.29%和28.57%;T处理下豌豆田生态系统碳平衡(NEP)最低,NTS处理下最高;且较T处理,NTS处理下NEP显著提高114.18%,NTS处理下豌豆田表现为碳汇。因此,在陇中旱农区采取免耕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既可以提高土壤质量,也可以减少土壤碳排放,增强农田土壤碳汇功能,是有利于陇中旱农区农田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的适宜耕作措施。
沈吉成赵彩霞刘瑞娟叶发慧李亚鑫李玲玲李玲玲
关键词:旱农区土壤质量耕作措施秸秆还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