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设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镧系离子与L—组氨酸配合物^(13)C NMR波谱及其结构的研究
- 1989年
- 本文以XL-200型超导NMR谱仪对镧系离子与L-组氨酸配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测得微酸性条件下的顺磁诱导位移,对这些诱导位移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各磁性核的配合物生成位移、接触位移和准接触位移,同时以准接触位移为依据,对配合物结构进行模拟,获得了有关的结构参数.并对镧系离子在磁学性质上的特征进行了讨论.
- 陈建设沈联芳徐元植姚克敏
- 关键词:镧系离子L-组氨酸碳13NMR波谱
- Eu^(3+)离子与α-氨基酸配合物与介质酸度关系的^(13)C NMR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本文对Eu^(3+)离子与α-氨基丙酸及组氨酸配合物体系在不同酸度条件下所表现出的^(13)CNMR波谱进行了研究,发现配合物的^(13)C NMR化学位移位随介质酸度的不同而发生规律性变化,认为这是由于不同的酸度促使配合物的结构形式产生变化所致.对长期有争议的α-氨基参与配位的酸度条件作了讨论,指出α-氨基在微酸性条件下配位的可能性,并通过计算予以进一步证实.
- 陈建设鲁桂魏丹毅姚克敏沈联芳
- 关键词:铕组氨酸配合物NMR
- 镧系离子与α—氨基丙酸配合物的^(13)C NMR波谱及其结构的研究
- 1990年
- 本文以XL-200型超导核磁共振谱仪对镧系离子与α-氨基丙酸配合物体系进行了研究,测得微酸性条件下配合物中各^(13)C核的诱导化学位移值,以独立结构法将诱导位移进行分离得到配合物生成位移、接触位移及准接触位移。分析这些不同性质的位移贡献得出镧系离子在磁学性质上同样存在“四分组现象”及“钆断效应”。以准接触位移为依据,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计算机模拟,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 姚克敏陈建设沈联芳徐元植
-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碳13NMR
- α—丙氨酸和L—组氨酸的分子力学计算及其镧系离子配合物结构的NMR研究被引量:2
- 1994年
- 应用分子力学计算得到了α-丙氨酸和L-组氨酸在溶液中的分子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镧系离子诱导位移的分析和模拟,计算了氨基酸镧系离子配合物的^(13)CNMR准接触位移,模拟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在α-丙氨酸镧系离子配合物中,Ce^(3+),Pr^(3+),Nd^(3+)与内氨酸的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形成双齿配位;Sm^(3+),Eu^(3+),Tb^(3+),Dy^(3+),Ho^(3+),Er^(3+),Tm^(3+),Yb^(3+)则与两个氧原子形成双齿配位 在L-组氨酸镧系离子配合物中,Ce^(3+)~Eu^(3+)与组氨酸的两个氧原子和α-氨基的氮原子形成三齿配位,镧系离子Tb^(3+)~Yb^(3+)则与两个氧原子形成双齿配位.同时,还讨论了pH值条件对氨基酸镧系离子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 田清平沈联芳姚克敏陈建设
- 关键词:丙氨酸组氨酸
- 镧系离子与α-氨基酸配合物的13C NMR波谱及其结构的研究
- 本文以XL-200型超导核磁共振谱仪对镧系离子与α—氨基丙酸及组氨酸配合物进行了研究,获取了微酸性条件下配合物中各
- 陈建设沈联芳徐元植姚克敏
- 文献传递
- 稀土元素与α-氨基酸配合物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9
- 1989年
- 本文以pH电位法系统地研究了钇与八种不同结构的α-氨基酸的配位作用。这八种氨基酸为DL-α-氨基丙酸,L-丝氨酸,L-苏氨酸、L-半胱氨酸、L-天冬氨酸,L-天冬酰胺、L-谷氨酸及L-组氨酸。在30.0±0.1℃及离子强度μ=0.10M(NaClO_4)的条件下,测定了各氨基酸的质子化常数及这些氨基酸与钇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后者数据多数未见文献报导。同时,着重研究了组氨酸与十四种稀土元素的成配规律,见到有明显的“钆断效应”及不甚显著的“四分组效应”。提供了重稀土元素与组氨酸配合物稳合常数的新数据。文中讨论了不同取代基团对氨基酸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钇在镧系元素中的位置及稀土氨基酸的成配规律。
- 姚克敏陈建设
- 关键词:稀土元素Α-氨基酸络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