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平原

作品数:320 被引量:1,80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央文史研究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3篇文学
  • 105篇文化科学
  • 24篇历史地理
  • 15篇社会学
  • 12篇经济管理
  • 11篇语言文字
  • 9篇政治法律
  • 5篇艺术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3篇文学
  • 37篇教育
  • 34篇文化
  • 32篇学术
  • 27篇小说
  • 24篇读书
  • 23篇学史
  • 23篇文学史
  • 18篇国文
  • 17篇中文系
  • 16篇学者
  • 15篇中国文学
  • 15篇北大
  • 14篇学术史
  • 13篇代文
  • 13篇文体
  • 12篇叙事
  • 12篇人文
  • 10篇小引
  • 8篇知识

机构

  • 267篇北京大学
  • 17篇中国人民政治...
  • 14篇香港中文大学
  • 13篇中央文史研究...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哈佛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传媒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昌吉学院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邯郸学院

作者

  • 282篇陈平原
  • 2篇王德威
  • 2篇钱理群
  • 1篇曾一果
  • 1篇李浴洋
  • 1篇张福贵
  • 1篇黄子平
  • 1篇杨天石
  • 1篇蒋国华
  • 1篇饶毅
  • 1篇康香阁
  • 1篇文贵良
  • 1篇陈述彭
  • 1篇邹承鲁
  • 1篇孙郁
  • 1篇柳冠中
  • 1篇孟庆澍
  • 1篇季剑青
  • 1篇欧阳哲生
  • 1篇任景华

传媒

  • 29篇文艺争鸣
  • 22篇社会科学论坛
  • 14篇同舟共进
  • 13篇北京大学学报...
  • 11篇云梦学刊
  • 9篇文学评论
  • 9篇学术月刊
  • 8篇中国现代文学...
  • 7篇探索与争鸣
  • 7篇北京观察
  • 6篇北京社会科学
  • 5篇文史知识
  • 4篇南方文坛
  • 4篇新华文摘
  • 4篇学术研究
  • 4篇中国民族博览
  • 4篇教育科学文摘
  • 4篇现代中文学刊
  • 3篇中国大学教学
  • 3篇学术界

年份

  • 7篇2023
  • 18篇2022
  • 8篇2021
  • 16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19篇2016
  • 14篇2015
  • 16篇2014
  • 10篇2013
  • 18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 17篇2009
  • 5篇2008
  • 13篇2007
  • 10篇2006
  • 16篇2005
  • 14篇2004
3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陈平原访谈:关于八十年代被引量:7
2005年
陈平原查建英
关键词:访谈中文系
小引
2011年
2010年春,我五次在北京大学讲授“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课程。因中文系规定,此乃各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很怕众口难调,耽误了大家的好时光,每回讲课,都努力变出一点新花样。总的思路是,软中有硬,寓劝诫于故事讲述与知识传授中。这回八讲的题目分别是:“学者生涯与学术道德”、“何为‘大学’——阅读《蔡孑民先生言行录》”、“永远的‘笳吹弦诵’——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追忆及其阐释”、
陈平原
关键词:知识共同体注释引文学术规范知识传授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下)被引量:61
2003年
陈平原
关键词:思想史现代文学研究艺术技巧《青年杂志》
鹦鹉救火与铸剑复仇——胡适与鲁迅的济世情怀被引量:7
2017年
胡适和鲁迅以其鲜明的特点分别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的两翼.他们所传述和改写的鹦鹉救火和铸剑复仇这两个古老的故事,非常形象地传达出了建设者和革命者两种情怀的不同。这里既有反抗目标以及斗争策略的不同,更有审美意识和气质性情以及学识修养的迥异。同是理想主义者,都在反抗压迫,但基于各自的精神气质与哲学渊源,一则苦口婆心、理性冷静,一则痛快淋漓、深刻而偏激,这也内在于其所选择的文体——"论文"抑或"杂感"之中,而形成现代思想史、文学文化史的双峰。
陈平原
关键词:杂感
“清道夫”与“建筑工”——余三定著《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序被引量:3
2005年
学术史(广义的,包括当代学术批评)与各项专门研究之间的关系,用一个比喻来说,那就是“清道夫”与“建筑工”的关系。对于学者来说,眼界、天资、基础知识等固然重要,锲而不舍的心志,更是必备条件。
陈平原
关键词:学术史锲而不舍
读书的“风景”与“爱美的”学问
2009年
在一个注重知识、欣赏休闲、标榜品味的年代,“读书”会成为风景,“行旅”会成为风景,“踏青”也会成为风景。这一道道靓丽风景的背后,蕴含着我们对于知识、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新理解。当然,“风景”有大小、高低、雅俗之分。就让我们沿着这个思路,讨论这一道道“风景”是如何酝酿、怎样浮现、可否转化,以及是不是“即将消逝”的。
陈平原
关键词:风景读书学问知识
论传统文学在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从"新小说"到"现代小说"
陈平原
关键词:传统文学小说中国文学
弄花香满衣——阅读大学的六种方式被引量:1
2009年
十年前的金秋十月,我应邀到上海讲学,归来时转道南京,拜访程千帆先生。此前虽也有缘面谒以及书札往来,但难得深入交谈。这回专程前往拜见,没有确定的话题,也不谈具体的学问,只希望听程先生随意发挥。这是我向老一辈学者请教时屡试不爽的“不二法门”——与其规定题目,像新闻发布会那样有问有答,不如任其天马行空,更能展现饱学之士的风神潇洒。学者并非都如生姜越老越辣,
陈平原
关键词:新闻发布会学者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2010年
作为“戏剧研究”的圈外人,我之介入此话题,最初是基于“中国文学研究百年”的思路.将“戏剧”与“小说”、“诗歌”、“散文”等并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来讨论。这就决定了.在兼及案头与剧场这方面。
陈平原
关键词:中国戏剧研究路向中国文学研究文学样式小说散文
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被引量:46
2005年
在20世纪的中国,作为思想家及文学家的鲁迅,其业绩始终得到极大的肯定;而作为学者的鲁迅,则相对不太受重视。《中国小说史略》的开创意义固然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并在相关著述中被不断引用,但鲁迅的学术理想、治学方法,乃至其别具一格的述学文体,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兼具思想家、文学家与学问家的鲁迅,其对于述学文体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被认可的程度,与现代中国学术进程密不可分。因此,本文所论,希望借描述鲁迅述学文体的来龙去脉,凸显现代中国学术历来被忽视的另一侧面。
陈平原
关键词:述学文体《中国小说史略》趣味中国学术学术理想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