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启文

作品数:22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白血
  • 15篇白血病
  • 14篇儿童
  • 13篇细胞
  • 13篇急性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细胞
  • 7篇急性淋巴细胞
  • 7篇儿童急性
  • 6篇淋巴细胞白血...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预后
  • 4篇脐血间充质干...
  • 4篇疗效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治疗儿童
  • 3篇体外

机构

  • 22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南昌大学
  • 2篇江西省儿童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丰县人民医院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陈启文
  • 11篇黄正刚
  • 9篇吴星恒
  • 5篇颜小华
  • 5篇张丽娜
  • 3篇占诗贵
  • 3篇刘赟
  • 2篇管让宪
  • 2篇袁高乐
  • 1篇严绍明
  • 1篇周治清
  • 1篇王缨
  • 1篇杨丽华
  • 1篇钟荣梅
  • 1篇万伍卿
  • 1篇何云燕
  • 1篇廖宁
  • 1篇徐昕
  • 1篇徐宏贵
  • 1篇沈艳红

传媒

  • 5篇江西医药
  • 5篇实用临床医学...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7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出血和浸润。急淋占67.10%和急非淋占32.90%;急淋诱导治疗第15d骨髓细胞学完全缓解率78.72%、第33d骨髓细胞学完全缓解率100%;急非淋M3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83.33%、非M3完全缓解率57.14%。结论急淋占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总数的2/3,急淋较急非淋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占诗贵陈启文黄正刚吴星恒
关键词:儿童急性白血病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致严重皮肤黏膜损害6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6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完全缓解后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预防髓外白血病出现严重皮肤黏膜损害继发感染的临床表现,探讨更加合理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6例ALL患儿完成诱导及巩固治疗方案后处于完全缓解期,分别给予甲氨蝶呤(MTX)3.0 g·m-2(标危)~4.0 g·m-2(高危),加三联鞘注1次,MTX静脉滴注36 h开始使用四氢叶酸钙(CF)解救,15 mg·m-2·次-1,共7次,间隔6 h 1次,同时予以2.5%碳酸氢钠液漱口。结果6例患儿于用药3~5 d出现全身皮肤潮红,5~7 d出现口腔及肛周黏膜损害,继而进展为糜烂、溃疡,均伴有高热,三系减少,经抗感染治疗,辅以输血、集落细胞刺激因子等支持治疗,同时加强口腔及肛周护理,患儿于治疗后14~28 d体温正常,口腔及肛周溃疡4~5周痊愈。结论 MTX血药浓度监测、合理的CF解救方案及充分的水化、碱化可减少HD-MTX化疗不良反应,应尽早完善MTX血药浓度的监测;早期、足量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可使患儿的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积极的支持治疗和护理可促进溃疡的愈合,减少并发症。
黄正刚陈启文吴星恒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皮肤黏膜损害儿童
黄芩苷体外扩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过程中核转录因子κB激活及白细胞介素6浓度变化被引量:2
2008年
背景:课题组前期实验通过广泛筛选,发现中药单体黄芩苷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向神经元定向诱导中效果良好,且其诱导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单纯的抗氧化剂,可能有另外的机制在起作用。目的:探讨黄芩苷体外扩增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过程中核转录因子kB的激活及白细胞介素6浓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2/07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孕妇足月顺产儿的脐带血10份,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提供。所用黄芩苷相对分子质量为446.35,经高效液相色谱一荧光法测定纯度〉95%。抗氧化剂β-巯基乙醇为北方同正生物技术公司产品。方法:采用明胶沉降加密度梯度离心两步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0×10^9L^-1接种,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2胎牛血清、谷氨酰胺、B27、300ug/L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ug/L干细胞因子的DMEM液体培养体系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按照添加抗氧化剂的不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抗氧化剂;黄芩苷组向DMEM液体培养体系中加入100umol/L黄芩苷;β-巯基乙醇组向DMEM液体培养体系中加入3mmol/Lβ-巯基乙醇。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培养时间点脐血单个核细胞的扩增情况;用发绿色荧光信号的细胞核百分率代表核转录因子kB的激活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脐血单个核细胞P65核移位细胞率;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贴壁细胞生长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结果:培养第1周,β-巯基乙醇组与黄芩苷组脐血单个核细胞数量基本相似(P〉0.05),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培养第2-4周,脐血单个核细胞数量黄芩苷组〉β-巯基乙醇组〉空白对照组(P〈0.01)。培养3d及1~4周,空白对照组与β-巯基乙醇组的脐血单个�
颜小华陈启文管让宪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黄芩苷核转录因子KB白细胞介素6体外扩增
蓝芩口服液佐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2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蓝芩口服液(1~3岁:每次5~10mL,每天3次;3~7岁:每次10mL,每天3次;7~14岁:每次15~20mL,每天3次),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陈启文潘小玲袁高乐刘赟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蓝芩口服液
10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及其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102例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按照ALL-XH-99方案分为低危(low risk,LR)组28例、中危(medium risk,MR)组50例、高危(high risk,HR)组24例。所有患儿均接受ALL-XH-99方案化疗,并随访6~28个月。在诱导治疗结束获CR、化疗6个月时利用CD45/SSC双参数图设门的三色流式细胞术(FCM)进行MRD监测。结果诱导治疗结束获CR及化疗6个月时3组MRD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HR组MRD阳性率明显高于MR、LR组(P<0.05或P<0.01);MRD阳性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MRD阴性者(P<0.05或P<0.001)。结论检测MRD有助于判断儿童ALL的疗效及预后。
陈启文黄正刚张丽娜占诗贵袁高乐刘赟吴星恒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预后复发儿童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在儿童APL微小残留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定量检测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leukemia,APL)PML/RARa融合基因,监测患儿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方法对初发、诱导缓解、巩固、维持治疗中的30例APL患儿进行常规形态学检查、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及利用FISH进行PML/RARa融合基因定量检测。结果 30例初发骨髓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诊断为APL患儿,诱导化疗结束后骨髓细胞形态学均完全缓解,FCM检测MRD阳性19例,阴性11例,但FISH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27例,阴性3例。经巩固治疗后细胞形态学完全缓解,FCM检测MRD阴性29例,1例持续阳性最终复发;而FISH检测有7例PML/RARa融合基因检查仍呈阳性,其中3例在第一轮维持治疗后转阴,4例仍呈阳性,经IA方案化疗后,1例转阴,3例持续阳性者最终复发。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FISH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较FCM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可以定量检测MRD,为早期预测复发,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黄正刚陈启文吴星恒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微小残留病灶
67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选择67例儿童急性白血病,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法流式细胞术进行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抗原表达规律。结果①FAB分型与免疫分型相符率为92.5%(62/67)。②B细胞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CD19敏感性最高,HLA-DR、cCD79a特异性强。T细胞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cCD3、CD7敏感性最高,cCD3特异性强。③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CD117、CD13、CD33敏感性高,CD117、cMPO的髓系特异性强。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伴髓系抗原表达(My+-ALL)占50.0%,主要表达的髓系抗原为CD33、CD13。AML中伴淋系抗原表达(Ly+-AML)占35.0%,主要表达的淋系抗原为CD7。结论①免疫学分型弥补了FAB分型的不足,更能反映白血病细胞的异质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②儿童B-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是CD19、HLA-DR、cCD79a,T-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是cCD3、CD7。My+-ALL主要表达的髓系抗原为CD33、CD13。③儿童AM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为CD117、CD13、CD33,而CD117的髓系特异性优于CD13、CD33,是鉴别ALL、AML的重要标志,Ly+-AML主要表达的淋系抗原为CD7。
黄正刚陈启文吴星恒钟荣梅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儿童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
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对比
陈启文钟楠
黄芩苷体外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体外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包括抗氧化剂法及细胞因子法,如何选择一种既能够如细胞因子般可广泛保护神经,又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的诱导剂?通过广泛筛选,观察中药单体黄芩苷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纯化、扩增及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2/06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①对象及药物:无内外科并发症和传染性疾病、无血液系统疾病、乙肝表面抗原阴性、非高危妊娠、年龄23-35岁的健康孕妇足月顺产儿的脐带血10份,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提供,孕妇及其家属对治疗及实验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黄芩苷,分子量446,纯度〉95%,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药剂科提供。抗氧化添加剂β-巯基乙醇为SABC公司产品。②实验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胎儿脐带血,肝素抗凝,用明胶沉降+密度梯度离心两步法分离出脐血单个核细胞,经冷冻保存和复苏后,调整细胞浓度为1×10^9L^-1,以含20%胎牛血清、谷氨酰胺、B27、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L、干细胞因子300μg/L的DMEM液体培养基进行纯化和扩增。按照抗氧化添加剂的不同分为4组:黄芩苷组加入黄芩苷100μmol/L:空白对照组不添加抗氧化剂;β-巯基乙醇组添加β-巯基乙醇2mmol/L;共培养组添加黄芩苷100μmol/L、β-巯基乙醇2mmol/L。连续培养4周。③实验评估: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制作细胞爬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评价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①细胞形态学观察: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第2—3天开始贴壁生长,2周左右达高峰,3周后细胞生长达80%-90%融合,此时脐血原始�
颜小华黄瑞滨陈启文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黄芩苷神经元
白血病化疗相关感染的CRP及PCT动态监测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小儿白血病化疗后早期细菌感染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化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42)和非感染组(n=48)。检测分析患儿入院当天化疗前,化疗后1、3、7 d的血清CRP、PCT水平。结果 42例感染组患儿在化疗后30 d内共发生感染67例次,其中呼吸道感染发生频率最高为41.79%;42例感染患儿共检出病原菌4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1.2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2.45%;化疗后1、3、7 d感染组CRP、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PCT水平对ALL患儿发生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截断值分别为12.53 mg/L、0.23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小儿白血病化疗后CRP、PCT的动态变化对于发生细菌感染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沈艳红张丽娜陈启文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