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先锋

作品数:194 被引量:581H指数:13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69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篇理学
  • 21篇矿业工程
  • 13篇文化科学
  • 11篇化学工程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建筑科学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6篇安全工程
  • 14篇爆破
  • 11篇预混
  • 10篇数值模拟
  • 10篇燃烧
  • 10篇值模拟
  • 9篇瓦斯
  • 9篇教学
  • 8篇抑爆
  • 8篇灭火
  • 7篇动力学
  • 7篇预混火焰
  • 7篇危化品
  • 7篇甲烷
  • 7篇光纤
  • 7篇爆轰
  • 6篇泄爆
  • 6篇火焰温度
  • 6篇粉体
  • 5篇隧道

机构

  • 184篇武汉理工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技术...
  • 9篇武汉电力职业...
  • 4篇应急管理部天...
  • 3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防化研究院
  • 2篇南阳防爆电气...
  • 2篇湖北楚帝智联...
  • 2篇清华大学合肥...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舰船研究...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192篇陈先锋
  • 37篇张英
  • 27篇牛奕
  • 21篇王玉杰
  • 17篇何松
  • 12篇刘丽娟
  • 11篇张洪铭
  • 10篇崔巍
  • 10篇张建华
  • 8篇李登科
  • 8篇马力
  • 7篇孙金华
  • 6篇谭海
  • 6篇吴浩
  • 6篇何新
  • 6篇刘艳艳
  • 6篇李乾
  • 6篇刘洋
  • 5篇章光
  • 5篇刘杰

传媒

  • 20篇中国安全科学...
  • 14篇爆破
  • 10篇工业安全与环...
  • 8篇爆炸与冲击
  • 7篇安全与环境学...
  • 6篇高压物理学报
  • 4篇武汉理工大学...
  • 4篇武汉理工大学...
  • 4篇中国安全生产...
  • 3篇实验室研究与...
  • 3篇煤炭学报
  • 2篇金属矿山
  • 2篇工程爆破
  • 2篇采矿与安全工...
  • 2篇课程教育研究...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电气防爆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21篇2022
  • 15篇2021
  • 26篇2020
  • 21篇2019
  • 20篇2018
  • 13篇2017
  • 13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预热式气体多级混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热式气体多级混配装置,包括多个待混气体气瓶,所述待混气体气瓶用于盛装待混合气体;多个气体输入支路,所述气体输入支路用于输送所述待混气体气瓶中的待混合气体;多级混气室,所述多级混气室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
代华明董智桥陈先锋赵齐王晓彤杨攀朱惠薇张冰倩梁广钱
文献传递
基于社会需求适应度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W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人才培养服务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检验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社会需求适应度不强的问题,采用“反向设计、正向评价”的方法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即由社会需求提炼出精准规范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培养目标分解成带权重系数的具体毕业要求,并设置若干带权重系数的课程来支撑各项毕业要求;在培养方案执行完毕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逐级评价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和培养目标的社会需求适应度,并将培养目标的社会需求适应度的评价值与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值进行对比,找出改进的空间,实现持续改进。从办学实践和理论论证的角度,采用“反向设计、正向评价”方法设计的培养方案,能较好地提升人才培养社会需求适应度,并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可计算、可衡量。
刘超赵自强陈先锋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无约束泄爆对甲烷/空气火焰传播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为防止可燃性气体爆炸事故,减小事故带来的危害,揭示无约束泄爆影响火焰结构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根据爆炸发生的环境和场所,建立开口泄爆管道试验平台,通过试验研究泄爆管道甲烷/空气预混火焰的传播特性。采用高速纹影摄像技术,清晰捕捉到预混火焰传播过程中的细微结构特征,并采用高频压力传感器采集管道内压力变化特性,分析泄压口比率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反射压力波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干涉作用明显;得出了泄压口比率与火焰传播特性的关系式;并发现泄压口比率为30%是火焰传播特性变化的拐点值,可作为有效泄爆设计的重要参考值。
任少峰陈先锋王玉杰李登科刘杰
关键词:甲烷
甲烷/空气预混气体泄爆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以甲烷/空气为研究对象,建立小尺寸管道气体爆炸实验平台,利用高速纹影技术,探测了泄爆过程中预混气体火焰在管道内的传播特性,并得出流场压力、火焰传播速度变化曲线;同时建立k-ε模型,对管道内甲烷/空气预混气体泄爆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数值模拟情况下的流场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变化曲线。模拟图像和实验图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徐进生陈先锋李登科刘杰胡军然
关键词:气体爆炸泄爆火焰传播速度
基于重特大事故预防的“五高”风险管控体系被引量:2
2017年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新的业态和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各类事故表明,安全生产事故具有从传统高危行业向一般行业转移的特点,想不到和管不到的行业、领域、环节、部位普遍存在。按照传统的区分重点与非重点行业领域的管理模式及隐患排查治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要求。重特大事故的预防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关键是辨识和管控重大安全风险。不以行业领域划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与非重点,创新性地提出了"五高"概念及基于重特大事故预防的"五高"风险管控体系,对风险辨识、分级标准、风险预警、分级管控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信息平台功能,并结合湖北省安全生产实际,论证了该体系的可行性。
徐克陈先锋
关键词:重特大事故事故预防风险管控
一种以氢气爆轰为驱动力的无针头式注射器
本发明涉及以氢气爆轰为驱动力的无针头式注射器,包括:驱动端、药管和活塞,药管的尾端与驱动端的出气端相连,活塞滑动设置于药管内,驱动端内具有爆轰气体。有益效果是:以气体爆轰作为驱动力的无针头式注射器,与现有的压缩空气或弹簧...
孙绪绪彭澳李萍张静雯陈先锋
一种减弱氢氧爆轰激波管稀疏波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弱氢氧爆轰激波管稀疏波的装置,其包括爆轰驱动段、过渡段、被驱动段、膜片和挡板;爆轰驱动段、过渡段、被驱动段依次连接;在爆轰驱动段、过渡段的连接处设置膜片;在过渡段、被驱动段的连接处设置挡板,挡板的上端与...
何松李乾马力孙国翔陈先锋
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预裂缝减震效果监测与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对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露天矿北帮爆破振动观测与分析,准确掌握水对预裂爆破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为今后合理进行露天矿爆破设计与施工组织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类似矿山有借鉴价值。
闫军龙陈先锋
关键词:预裂爆破爆破震动
工业容器气体泄爆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给降低受限空间爆炸事故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揭示约束条件下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动力学过程,研究气体爆炸时压力与速度相互作用的规律,利用小尺寸爆炸实验平台,采用唯象法捕捉气体爆炸过程中的动态影像,宏观上揭示火焰传播的变化特征,并利用高速摄影、纹影系统直观地记录火焰传播的瞬态过程以及层流向湍流转变的过程。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泄压口比率和不同泄压膜强度时的泄爆规律。实验数据表明,受限环境中爆炸压力不仅决定火焰的传播速度,还影响火焰的结构变化。
黄甄陈先锋董利辉李振
关键词:泄爆
丝瓜络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的阻火抑爆性能被引量:2
2021年
基于多孔材料阻火隔爆机理,采用管道爆炸系统、压力传感器、高速摄影仪等设备,研究了天然硬质丝瓜络在不同填充位置(距点火端1.9、4.4 m)及不同填充长度(5、8和10 cm)条件下,对甲烷体积分数为9.5%的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压力与火焰传播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丝瓜络在不同工况下均对爆炸压力和火焰传播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又具有障碍物加压效果。具体表现为:丝瓜络填充于距点火端1.9 m时,对爆炸压力与火焰传播速率的抑制效果优于其填充于距点火端4.4 m时;当填充位置一定时,材料的填充长度显著影响爆炸压力与火焰传播速率;当材料填充在距起爆点1.9 m时,3种长度的丝瓜络均完全阻断了火焰传播,尤以填充长度为10 cm时的抑爆效果最佳,相比于未填充工况,其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分别降低了73.90%和71.72%。
贺云龙张玉铎袁必和陈先锋陈文涛杨满江王馨陈公轻
关键词:丝瓜络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