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仕玺

作品数:55 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7篇弹涂鱼
  • 17篇大弹涂鱼
  • 12篇中华乌塘鳢
  • 12篇塘鳢
  • 12篇乌塘鳢
  • 9篇黄鱼
  • 9篇大黄鱼
  • 7篇细胞
  • 5篇养殖
  • 5篇体色
  • 5篇产卵
  • 4篇水泥池
  • 4篇土池
  • 4篇池塘
  • 3篇蛋白
  • 3篇盐度
  • 3篇荧光
  • 3篇渔业
  • 3篇稚鱼
  • 3篇人工繁殖

机构

  • 55篇厦门大学
  • 5篇宁德市鼎诚水...
  • 2篇宁德市南海水...
  • 1篇福建省水产研...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厦门出入境检...

作者

  • 55篇陈仕玺
  • 38篇洪万树
  • 27篇张其永
  • 10篇王琼
  • 8篇吴仁协
  • 5篇张钰霆
  • 4篇毛勇
  • 4篇黄晶
  • 4篇马细兰
  • 3篇雷霁霖
  • 2篇刘小亮
  • 2篇江国强
  • 2篇苏跃朋
  • 2篇倪子绵
  • 2篇李哲
  • 2篇叶启旺
  • 2篇孙倩
  • 2篇蔡珠金
  • 2篇陈原
  • 2篇崔阔鹏

传媒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厦门大学学报...
  • 3篇水产科学
  • 2篇Curren...
  • 2篇海洋水产研究
  • 2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渔业研究
  • 1篇鱼类种子工程...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0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弹涂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大弹涂鱼的人工繁殖方法涉及一种鱼类的人工繁殖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弹涂鱼的人工繁殖方法。提供一种利用大弹涂鱼生殖的生理和生态特性,采用内分泌调控和模拟生殖环境的方法,提高大弹涂鱼亲鱼的催熟率、产卵量和受精率的人工繁殖方法...
洪万树张其永蔡珠金江国强陈仕玺叶启旺
文献传递
潮间带滩涂颗粒有机碎屑生物组成及其游离氨基酸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福建省福宁湾潮间带滩涂表层粉砂质粘土海泥中含有丰富的颗粒有机碎屑和粉砂颗粒。有机碎屑颗粒大小悬殊,其长径5.3~95.0μm,平均46.08±27.52μm。粉砂颗粒粒径4.0~37.0μm,平均17.18±9.63μm。具有生物群落的颗粒有机碎屑包含拟铃虫(细弱拟铃虫、圆钝拟铃虫、肿状拟铃虫、百乐拟铃虫和妥肯丁拟铃虫)、底栖硅藻(圆筛藻、斜纹藻、布纹藻、舟形藻、斑条藻、卵形藻、菱形藻和筒柱藻)和细菌(微球菌密度7.728×109个细胞/g~13.136×109个细胞/g),偶见许水蚤卵粒和海洋线虫。应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颗粒有机碎屑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其总量为385.3~569.7μmol/kg,平均473.24±62.40μmol/kg。15种游离氨基酸中以甘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较高,其百分组成分别为16.41%、15.95%、13.32%、7.29%、6.96%和6.91%。研究结果表明,在潮间带滩涂形成了颗粒有机碎屑、细菌(微球菌)、微型硅藻、原生动物(拟铃虫)和大弹涂鱼的食物链营养关系。
张其永洪万树陈仕玺吴仁协王琼
关键词:游离氨基酸
一种鱼类细胞体外培养简易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类细胞体外培养简易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装置本体与焊接板,还包括用于方便控制温度的水冷机构、自动加营养剂的加液机构以及便于细胞拿取的升降结构,所述盖体的外侧安装有冷水外罩。本实用新型过加热块工作产生...
王琼史琛琛张子豪陈仕玺
文献传递
褪黑激素受体亚型Mel_(1a)在大弹涂鱼体内的分布被引量:1
2012年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褪黑激素受体亚型Mel1a在大弹涂鱼视网膜、脑部、垂体、松果体、性腺和小肠中的分布.结果表明,Mel1a分布于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层、外丛状层、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小脑分子层;视顶盖边缘层和视觉层;垂体的神经垂体和腺垂体的中外侧部;松果体终囊及背囊;精巢的间质细胞、精原细胞、精母细胞以及精子细胞;卵膜的滤泡细胞;小肠的柱状上皮细胞外沿和肌肉层.研究结果提示褪黑激素参与大弹涂鱼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为进一步揭示Mel1a在硬骨鱼体内的分布及其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朱文博连惠波洪万树陈仕玺陈原王琼张其永
关键词:大弹涂鱼免疫组织化学
一种室内的中华乌塘鳢苗种中间培育方法
一种室内的中华乌塘鳢苗种中间培育方法,涉及鱼类苗种培育。将管和充气石放入塑料箱内,往塑料箱内盛满海水,加入漂白粉消毒,再用海水清洗,遮阳网用海水清洗后暴晒;测定苗种捕获之前的生活水盐度,若生活水盐度与塑料箱内的海水盐度相...
张钰霆洪万树毛勇李哲陈仕玺
文献传递
蜥形副平牙鰕虎鱼的繁育方法
蜥形副平牙鰕虎鱼的繁育方法,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方法。提供一种蜥形副平牙鰕虎鱼的繁育方法。培育池准备;亲鱼采集和培育;自然产卵和人工处理;肥水育苗。土池内定向培养硅藻解决蜥形副平牙鰕虎鱼亲鱼在水泥池不摄食任何饲料的问题;用敌...
苏跃朋洪万树陈仕玺崔阔鹏刘小亮黄啓雷霁霖
大弹涂鱼室内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本文进行了大弹涂鱼室内人工繁殖和育苗研究.性激素注射雌性亲鱼864尾,雄性亲鱼846尾,以陶瓷管道诱导产卵和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受精卵,采用塑料箱和塑料桶两种容器孵化受精卵,比较了不同的仔稚鱼培育密度和培育方法与成活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雌鱼的催熟率为40.0%~65.0%;管道产卵率为10.0%~26.0%,管道内卵子的平均受精率为60.0%~75.0%,人工授精卵平均受精率为45.0%~65.0%;管道内卵子在塑料箱内的孵化率为17.8%~28.0%,人工授精卵在塑料桶内的孵化率为38.5%~57.0%;共投放初孵仔鱼264000尾,经42~46d培育后变态为幼鱼,共培育出幼鱼31098尾,幼鱼平均全长为1.89cm,平均成活率为11.78%.
蔡珠金洪万树张其永江国强王昌各陈仕玺叶启旺
关键词:人工繁殖大弹涂鱼激素注射诱导产卵培育密度初孵仔鱼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对黑鲷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研究池塘内循环流水(IPA)养殖模式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肌肉品质的影响,对采用IPA模式和传统池塘模式(TPA)养殖的两组黑鲷进行随机抽样、取样,分别进行了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组分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IPA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TPA组,IPA水分含量显著低于TPA组(P<0.05),IPA组粗脂肪和灰分含量高于TPA组,差异不显著(P>0.05)。IPA组和TPA组黑鲷肌肉中均检出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每种氨基酸含量IPA组均极显著高于TPA组(P<0.01),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84.32和76.9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两组黑鲷均检出脂肪酸10种,其中饱和脂肪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4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IPA组均高于TPA组,差异不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IPA组低于TPA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IPA养殖模式可以明显提高黑鲷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但降低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张艺周振平林培华黄伟卿张伟陈仕玺
关键词:池塘养殖模式黑鲷肌肉品质
大弹涂鱼仔稚鱼和早期幼鱼的消化酶活性被引量:11
2006年
采用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弹涂鱼前期仔鱼、后期仔鱼、稚鱼和早期幼鱼发育过程中胰腺酶、肠酶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4种胰腺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羧肽酶A)和8种肠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海藻糖酶、纤维二糖酶、碱性磷酸酶、氨基肽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的比活力均在仔鱼期较高,稚鱼期降至最低,早期幼鱼则急剧上升,而每尾鱼酶的总活力却随着幼体的发育而逐渐增加;(2)胃蛋白酶活性在后期仔鱼才开始检测到,此后一直呈显著上升趋势;(3)早期幼鱼肠部位的4种胰腺酶活性分别占其酶总活性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稚鱼期;(4)稚鱼期仅3种肠酶(麦芽糖酶、纤维二糖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高度富积在肠刷状缘膜上,而早期幼鱼除蔗糖酶外的7种肠酶在肠刷状缘膜上的富集系数均大于5.1。由此得出结论,(1)在仔鱼期,蛋白质的消化是依靠胰腺酶进行的,进入稚鱼期,胃蛋白酶开始对蛋白质的消化起重要作用;(2)在早期幼鱼,胰腺分泌机制及肠细胞已完全成熟,标志着成鱼的消化模式的形成。
吴仁协洪万树张其永陈仕玺王琼
关键词:大弹涂鱼仔鱼稚鱼胃蛋白酶
池塘跑道式养殖黑鲷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在一口2 667 m^2的池塘中配备相应设施,采用"跑道式"养殖方式养殖黑鲷(Sparus macrocephlus).结果表明:与同时投放平均体重40.2 g的黑鲷鱼种、采用传统养殖方式的一口6 667 m^2面积普通养殖池塘相比,经过14个月养殖,试验池塘黑鲷单位面积产量为2.3 kg·m^(-2),以跑道面积117.5 m^2计算,单位面积产量为52.4 kg·m^(-2);对比池塘黑鲷单位面积产量为2.76 kg·m^(-2);试验池塘黑鲷平均体重378.4 g,对比池塘黑鲷平均体重370.7 g;试验池塘养殖成活率96.3%,对照池塘成活率81.4%;试验池塘饵料系数2.06,对比池塘饵料系数2.28,综合经济效益,试验池塘的利润率为38.8%,对比池塘为32.24%.
张艺黄伟卿陈洪清刘招坤余祚溅陈仕玺
关键词:黑鲷生态养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