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敬

作品数:18 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7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中学生
  • 6篇抑郁
  • 6篇自杀
  • 4篇地震
  • 4篇抑郁症
  • 4篇应激
  • 4篇应激障碍
  • 4篇症状
  • 4篇自杀未遂
  • 4篇汶川地震
  • 4篇儿童
  • 4篇创伤
  • 4篇创伤后
  • 4篇创伤后应激
  • 4篇创伤后应激障...
  • 3篇抑郁症状
  • 3篇自伤
  • 3篇检出
  • 3篇检出率
  • 2篇抑郁障碍

机构

  • 10篇四川大学
  • 5篇临沂市精神卫...
  • 3篇安徽省芜湖市...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6篇闫敬
  • 12篇黄颐
  • 12篇朱翠珍
  • 9篇司徒明镜
  • 5篇杜娜
  • 4篇梁素改
  • 3篇符雪垠
  • 2篇张毅
  • 2篇杜娜
  • 2篇方慧
  • 2篇季日峰
  • 2篇景璐石
  • 1篇唐振坤
  • 1篇孙仕田
  • 1篇王丹
  • 1篇陈德彩
  • 1篇孙振晓
  • 1篇王丹

传媒

  • 4篇山东医学高等...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urner综合征伴发精神障碍一例
2022年
Turn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该病由X染色体部分或完全缺失导致,发病率是1/2000-1/2500,主要表现身材矮小、性发育不良、心血管疾病和认知障碍等[1]。患者核型复杂,其中大约50%的核型为45 X[2],个体表现差异较大,常涉及多个学科,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该病伴发精神障碍非常少见,检出率仅为0.03%,现就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陈方侠闫敬孙振晓
关键词:TURNER综合征
汶川地震后2~3年灾区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抑郁症状的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2年及3年后灾区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变化情况。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应激量表儿童版(CRIES一13)、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分别于震后2年及3年调查了同一批来自于彭州灾区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震后3年CRIES一13及DSRSC量表总分比震后2年均有所降低(z=-8.772,P=0.00;z=-2.870,P=0.00)。震后3年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性别(OR=1.069,P=0.00)、家人伤亡程度(OR=1.141,P=0.02)、震后安全时间(OR=1.416,P=0.03)、是否目睹垮塌(OR=1.014,P=0.01)。震后3年与抑郁症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性别(OR=1.367,P=0.00)、年龄(OR=1.035,P=0.04)、绝望感(OR:2.490,P=0.01)。结论震后灾区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抑郁症状在时隔1年后有所下降。灾区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受到性别、年龄、震后被转移至安全地点的时间、家人伤亡程度、是否目睹垮塌、绝望感等的影响。
杜娜闫敬朱翠珍黄颐
关键词:地震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
汶川地震三年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研究
目的:探索汶川地震三年后受地震影响地区的青少年PTSD、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及自杀未遂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中4490名10至18岁中学生分别来自受地震严重影响地区和未受地震影响地区。利用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RIES-1...
朱翠珍闫敬杜娜司徒明镜付雪银黄颐
关键词:PTSD抑郁自杀意念自杀未遂
托莫西汀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2例多动症患儿,将其随机等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托莫西汀治疗,观察组加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IQ、VIQ、PIQ及PSQ各因子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托莫西汀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更优。
闫敬季日峰韩丹丹
关键词:托莫西汀感觉统合训练儿童多动症
汶川地震后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症状研究
目的:研究汶川地震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样本来自成都、都江堰、北川、汶川等地,分别选取受地震影响严重的12所中、小学,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RIES-13)、儿童抑郁障碍自...
朱翠珍司徒明镜张毅方慧景璐石王丹闫敬黄颐
关键词:汶川地震青少年心理应激障碍抑郁障碍
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检出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为今后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四川省共有18个地级市及14个县级市,随机抽取彭州市作为调查地点,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初中学校及高中学校各一所,每个年级...
闫敬朱翠珍司徒明镜黄颐
文献传递
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检出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闫敬朱翠珍司徒明镜黄颐
自杀未遂中学生家庭功能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中学生的家庭功能现状,为中学生自杀的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抽取都江堰市8所中学2 143名学生,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 143名中学生曾有自杀未遂行为的报告率为3.2%,其中女生高于男生(χ2=14.54,P<0.01),单亲家庭高于非单亲家庭(χ2=17.31,P<0.01)。自杀未遂者家庭亲密度及家庭适应性均低于无自杀未遂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自杀未遂者家庭类型多为极端型(81.4%)。结论中学生自杀未遂与单亲家庭及家庭功能不良有密切关系。应针对中学生的家庭功能不良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为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梁素改闫敬符雪垠朱翠珍黄颐
关键词:亲子关系自杀未遂
汶川地震后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 研究汶川地震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 样本来自成都、都江堰、北川、汶川等地,分别选取受地震影响严重的12所中、小学,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RIES-13)、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C),调查上述学校儿童青少年在震后3、6、24个月后的心理卫生状况.3、6、24个月调查有效的学生人数分别为:7341名、7387名、7395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震后3、6、24个月CRIES-13量表总分分别为(27.51±12.26)、(23.54 4-12.79)、(21.35±12.59)分(F=28.842,P≤0.05);DSRSC量表总分分别为(11.79±5.73)、(10.94±5.50)、(10.75 ±5.27)分(F=17.084,P≤0.05).震后3、6、24个月时与DSRSC得分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女性(OR值分别为2.14、2.72、2.31,95%CI/值分别为1.01~3.03、1.10~5.01、1.02~4.58),年龄小于12岁(OR值分别为1.97、2.22、1.93,95%CI值分别为1.43~3.17、1.02~3.54、1.32~3.27),家人伤亡(OR值分别为2.19、2.45、2.35,95%CI值分别为1.04~2.89、1.16~2.08、1.02~2.79),绝望感(OR值分别为2.24、2.09、2.16,95%CI值分别为1.00~2.54、1.70~2.58、1.00~4.56);震后3、6、24个月时与CRIES-13得分均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女性(OR值分别为2.16、2.94、1.96,95%CI值分别为1.36~2.53、1.36~2.53、1.06~3.92),年龄小于12岁(OR值分别为3.51、2.62、1.92,95%CI值分别为1.22~5.40、1.14~4.93、1.08~3.35),同学老师伤亡(OR值分别为2.32、2.48、2.36,95%CI值分别为1.17~2.48、1.30~2.72、1.02~2.85),家人伤亡(OR值分别为2.73、2.21、1.85,95%CI值分别为1.67~3.61、1.04~3.15、1.05~2.38),目睹受伤(OR值分别为2.17、2.36、2.34,95%CI值分别为1.15~3.65、1.17~2.67、1.02~3.67),目睹死亡(OR值分别为1.98、2.39、1.71,95%CI值分别为1.10~2.56、1.14~3.70、1.5
朱翠珍司徒明镜张毅方慧景璐石王丹闫敬黄颐
关键词:自然灾害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障碍
四川省1312名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47
2012年
目的了解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RBQ—A)、家庭环境量表简式(FES—F)、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SSSA)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量表,于2011年4月以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彭州市和三台县抽取的131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88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1288名中学生中,有22.67%的人在近一年内曾有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男女生检出率分别为22.70%、22.6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63.36%的人曾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自我伤害,割伤或烫伤白已者中以男牛居多,为26.88%,女生为11.36%。有非自杀性白伤行为者的ASLEC、CES-D的量表分数较无自伤行为者高,而SSSA量表分数则低于无自伤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矛盾、抑郁情绪、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少是中学生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当地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率很高,应依据其主要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闫敬朱翠珍司徒明镜杜娜黄颐
关键词:中学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